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患者长期总体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的生存率,并对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静脉浸润、淋巴结转移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明确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26例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5.6%、16.8%,3例生存超过5年;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腹膜扩散、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肝转移预后因素,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前两者是有显著意义的预后因素。在H1/H2P0患者中,根治性手术、孤立性肝转移灶、无远处淋巴结转移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转移、腹膜扩散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改善H1/H2P0胃癌患者的预后,应进行包括转移性肝癌在内的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胃癌组织中PER1和CRY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106例胃癌患者,将106份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106份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所有标本组织均行PER1和CRY1蛋白检测。比较两组PER1和CRY1蛋白表达水平,不同临床特征和预后患者间PER1和CRY1蛋白表达水平,并进一步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寻找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研究组中PER1蛋白和CRY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不同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的胃癌患者在PER1和CRY1蛋白表达阳性率方面存在差异(P 0. 05或P 0. 01)。PER1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 00%和68. 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264,P=0. 048);而CRY1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9. 31%和58.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484,P=0. 019)。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浆膜、低分化肿瘤、TNM分期Ⅲ+Ⅳ期、出现淋巴结转移、PER1阳性及CRY1阳性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PER1和CRY1蛋白均呈过高表达,且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可将PER1和CRY1蛋白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C- erb- B2 在胃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的发生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同步检测 30例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粘膜不典型增生、15例肠腺化生及 5 0例胃癌组织切片 ,观察 C- erb- B2 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的阳性率。结果 :C- erb- B2 在重度不典型增生、肠腺化生及胃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 ,与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 P<0 .0 1,伴淋巴结、肝转移胃癌患者 C- erb- B2 强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结论 :C- erb- B2 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C- erb- B2 过度表达提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 ,C- erb- B2 检测在胃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胃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我国的发病率为 2 5 / 10万 ,占恶性肿瘤病死率的 2 3.2 4 % [1] 。胃癌病因复杂 ,其发生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本文对4 5例原发性胃腺癌及 4 0例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原位分子杂交检测 ,旨在探讨端粒酶在胃癌形成中的作用 ,以寻求诊断胃癌较理想的生物学标志。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5例胃腺癌均取自本院病理科1992年至 1994年病例 ,其中 4 0例的癌旁可见较完整的正常胃粘膜组织。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性 2 5例 ,女性 2 0例。1.2 方法与试剂 端粒酶活性采用原位分…  相似文献   

5.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二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认为胃癌的发生除了与遗传、饮食、环境及生物等多种因素相关外,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 )的感染与部分胃癌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1990年,Burke首次报道用聚合酶链反应(PC R )技术在未分化淋巴上皮瘤样胃癌组织中检出EBV DNA[1],之后Tokunaga等将经原位杂交技术(EBER‐ISH )证实胃癌细胞原位杂交(EBER)阳性者定义为EBV相关胃癌(Epstein Barr Virus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 ,EBVaGC ),其余为非 EBV 相关胃癌(EBVnGC )[2]。本文就 EB‐VaGC的致病机制、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T_2N_0M_0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建立临床病理因素评分,预测T_2N_0M_0期胃癌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06-2013年收治的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T_2N_0M_0期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1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行生存率比较,采用Cox模型做多因素分析,找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建立T_2N_0M_0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判断该病理分期患者的预后。结果患者的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69%、87.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cm、分化等级差、血管或淋巴管浸润、神经侵犯、CA19-9≥37U/mL、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2.3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等级差、血管或淋巴管浸润、神经侵犯、NLR≥2.3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利用上述4个临床病理因素建立临床病理因素评分,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发现临床病理因素评分可以有效预测T_2N_0M_0期胃癌患者预后,低危组5年生存率为98.46%,10年生存率为98.46%;高危组5年生存率为78.82%,10年生存率为70.59%。结论分化等级差、血管或淋巴管浸润、神经侵犯、NLR≥2.3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病理因素评分可以有效预测T_2N_0M_0期胃癌患者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7.
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基因(NES1),又称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0(kallikrein10,KLK10)[1],在调控正常上皮细胞生长、分化等方面起一定作用。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s,KLK)存在于不同组织和生物液体中,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具重要的生物学功能[2,3]。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NES1基因作为一种在上皮细胞中表达的抑癌基因[4],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了NES1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组织标本收集与制备:收集2005年5月~2006…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胃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8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E2E-1表达情况,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E2F-1的阳性表达率为71.25%(57/8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3.75%(P<0.05);E2F-1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位置、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E2F-1阳性表达患者2年生存率为47.37%(27/57),低于阴性表达的73.91%(17/23)(P<0.05);Cox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胃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E2F-1阳性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2F-1是胃癌恶性行为的标志之一,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
胃癌、大肠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2 7蛋白在胃癌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 4例正常大肠组织、2 1例胃癌组织及 3 8例大肠癌组织 p2 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p2 7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 10 0 % (3 4/3 4) ,而在胃癌及大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 5 2 5 % (3 1/5 9) ,p2 7在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而且p2 7低表达与胃癌及大肠癌的分级高、淋巴结转移多与TNM分期晚显著相关。结论 p2 7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 ,可能是一个预测胃癌、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癌黏膜组织中微小RNA-127(miR-127)、乳腺癌易感基因相关蛋白2(PALB2)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收治且已确诊为胃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研究对象胃癌黏膜组织、癌旁黏膜组织中miR-127和PALB2相对表达水平,对两者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以及COX生存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癌旁黏膜组织中miR-127相对表达水平高于胃癌黏膜组织,而PALB2相对表达水平则低于胃癌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7高表达组生存率为30.00%,miR-127低表达组生存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浸润程度、PALB2高表达和miR-127低表达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胃癌黏膜组织miR-127、PALB2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患者早期检测和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13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存在Hp感染75例,未发生Hp感染25例;存在淋巴结转移45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55例。随访2年,56例患者发生复发或死亡,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44例纳入预后良好组。取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对组织中CD133、HER2、HIF-1α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并探究CD133、HER2、HIF-1α表达情况与患者Hp感染、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133、HER2、HIF-1α表达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胃癌组织中CD133、HER2、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00%、25.00%、66.00%,均高于癌旁组织(18.00%、4.00%、4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Hp感染的患者中胃癌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叉头框M1(FOXM1)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68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进展期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OXM1及GRP78的表达情况;应用χ2检验分析进展期胃癌病理特征与FOXM1及GRP78表达的相关性,并应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进展期胃癌预后危险因素。 结果进展期胃癌组织中FOXM1和GRP78的表达率分别为53.57%(90/168)和67.26%(113/168),癌旁组织中二者无表达或弱阳性表达。二者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呈正相关(r=0.41,P<0.001)。FOXM1蛋白表达与脉管癌栓(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T分期(P=0.022)、TNM分期(P<0.001)及分化程度(P<0.001)相关,GRP78蛋白表达与脉管癌栓(P=0.003)、淋巴结转移(P=0.002)及分化程度(P<0.001)相关。FOXM1及GRP78共表达阳性患者术后总生存期显著低于共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1189,P<0.001)。FOXM1、T分期是影响进展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FOXM1及GRP78可能协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并可能成为进展期胃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叉头框蛋白P1(FOXP1) 和叉头框蛋白Q1(FOXQ1) 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 2017 年2 月在宜宾市中医医院普外科确诊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癌患者156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法分别检测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OXP1 和FOXQ1 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胃癌组织中FOXP1 和FOXQ1 表达的相关性;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法分析FOXP1,FOXQ1 表达与总体生存时间(OS) 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FOXP1 高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FOXQ1 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521,35.193, 均P < 0.05);胃癌组织中FOXP1,FOXQ1 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脉管神经侵犯和浸润深度相关(χ2=6.054 ~ 14.909, 均P < 0.05);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FOXP1 与FOXQ1表达呈负相关(r=-0.526, P < 0.05);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FOXP1 低表达、FOXQ1 高表达、FOXP1 低或无表达/FOXQ1高表达均是影响患者OS 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Kaplan‐Meier 法分析结果显示,FOXP1低或无表达/FOXQ1 高表达患者OS 短于其他患者(χ2=57.228, P < 0.05);FOXP1低或无表达/FOXQ1 高表达组OS 短于FOXP1 低或无表达患者和FOXQ1高表达患者(χ2=8.112, P < 0.05)。结论 FOXP1 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FOXQ1 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两者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术后的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1999年12月-2005年12月135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计算3年生存率,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手术方式等影响因素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的早期诊断是医学难点,而肿瘤的浸润转移和分化程度一直是判断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试图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探讨cyclinD1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为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寻找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J1(FOXJ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76例胃癌患者,选取胃癌组织观察,同时选取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观察FOXJ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FOXJ1表达与预后关系。结果胃癌组织FOXJ1阳性表达率为47.3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TNM分期Ⅲ~Ⅳ期、浸润深度T3+T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FOXJ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90%、26.09%和23.33%,明显低于TNM分期Ⅰ~Ⅱ期、浸润深度T1+T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FOXJ1阴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明显低于FOXJ1阳性表达患者的2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FOXJ1表达、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725、2.779和2.259,P0.05)。结论 FOXJ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减弱,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预后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嘧啶核苷磷酸化酶 (PyNPase)在胃癌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肿瘤病理类型、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癌组织 4 0例、乳腺癌组织 4 4例及正常组织 12例 (6例胃黏膜组织、6例乳腺组织 )中PyNPase的表达。结果 PyNPase在胃癌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10 0 % ,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及乳腺组织中的表达 (33 3%和 16 7% ) (P <0 0 1) ;在不同病理类型肿瘤中PyNPase的表达差异不显著 (P>0 0 5 ) ;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及乳腺癌组织中 ,PyNPase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0 %和 5 7 9% ,而在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3 6 %和 8% ,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5 ) ;在术后生存 <5年的病例中 ,PyNPase的强阳性表达率为 5 4 5 % ,生存 >5年的病例为 7 8% ,两者差异极显著 (P <0 0 1)。结论 PyNPase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 ,与肿瘤的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表达与胃癌患者疾病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15例新鲜胃癌组织和临近非肿瘤组织中ATAD2 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6例胃癌组织石蜡包埋样本中ATAD2表达情况,分析ATAD2表达与166例胃癌患者疾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与临近非肿瘤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ATA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肿瘤临床分期、肿瘤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为影响胃癌组织ATAD2过表达的显著性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TAD2过表达是胃癌患者疾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 ATAD2过表达胃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ATAD2过表达可以作为胃癌患者疾病预后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北保定市解放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18例胃癌患者,采集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胃癌组织中的KDM2B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其与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KDM2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占57. 63%(68/118),与对照组胃黏膜的10. 00%(5/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组织学分型、淋巴结状态、TNM分期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与KDM2B阳性表达密切相关; KDM2B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22. 06%(18/68),显著低于KDM2B阴性表达组的52. 0%(2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KDM2B阳性表达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低于KDM2B阴性表达组的5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KDM2B在胃癌形成及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参与作用,其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应给予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0.
胃腺癌发生过程中Fas、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 Fas、Bcl- 2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 ABC方法检测 4 8例胃腺癌组织 ,74例非癌胃粘膜组织。结果 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 Fas蛋白表达率较正常 ,胃粘膜上皮中显著下降 (P<0 .0 5 )。中、高分化胃癌中 F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癌 (P<0 .0 5 ) ,而 Bcl- 2阳性表达在高分化癌中显著低于低分化癌 (P<0 .0 5 )。本组 Fas和 Bcl- 2呈负相关 (P<0 .0 5 )。结论  Fas、Bcl- 2蛋白表达变化发生在胃粘膜癌变的早期阶段 ,并与胃癌的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