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问·阳明脉解论》有云:“四肢者,诸阳之本也。”意为:四肢是人体阳气(阳经)起发的部位。后世医家多从其说,或从脾与四肢的关系,或从经脉循行的角度加以阐述解释。如王冰等认为:“阳气受于四肢,故四肢为诸阳之本”;而高士宗则认为:“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四肢者,诸阳之本也”。但笔者认为“本”为“末”之衍字,四肢并非为“诸阳之本”,而为“诸阳之末”。其原因有四:  相似文献   

2.
“四支为诸阳之本”出自《素问·阳明脉解论第三十篇》:“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对此解释众说纷纭:其一认为“诸阳之本”之“本”应易为“末”;其二将“本”释为“依据”、“表现”;其三:认为“本”应为“夲”tāo。笔者推崇第二种说法,经文“四支为诸阳之本”,是言四肢为人身阳气的盛衰、存亡表现的根本,并非指产生阳气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素问·阳明脉解》云:“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自此以降,世之习医者遂有“四肢为诸阳之本”之诵。然细味之,此谚颇悖经旨,且有障于临床辨治,故有必要澄清之。 以余之见,四肢非但不能为“诸阳之本”,由于人身之阳生化于脏腑而充实于四末,故四肢仅仅能为“诸阳之末”而已,理由如次。 首先,就语法而言,“四肢者,诸阳之本也”既是一个判断句,又是一个倒装句,正而言之即“四肢者,本诸阳也”,此句式类似《孟子·齐恒晋文之事》中的“‘他人有心,余忖度之’,夫子之谓也。’他们的宾语“诸阳”、“…  相似文献   

4.
“四肢者诸阳之本”,语出《素问·阳明脉解》篇。对此古之大家认识不一。如王冰曰“阳受气于四肢,故四肢为诸阳之本也”,高士宗曰“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四肢者诸阳之本也”。今之学者亦仁智互见,多力从“本”字解惑。如胡永年认为,“本”作“依据”解(《陕西中医》,1982年2期);齐金成认为,“本”应作“末”(《河南中医》,1982年3期);赵喜新则认为,“本”应读若滔  相似文献   

5.
“四肢者,诸阳之本也,”见载《素问·阳明脉解篇》。是岐伯在解释足阳明之脉病“登高而歌……窬垣上屋”的病机时提出来的。两千年来一直被医者注释、诵习和引用。细揣文意“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应为“四肢者,诸阳之末也。”这是否与经文相违呢?否!笔者认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的“本”字系“末”字之误。本、末不容倒置,故敢正其误  相似文献   

6.
(一)《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对原文中的“四维相代”,历代医家解释不一,一般认为“四维”指四肢,“四维相代”是指四肢更迭为肿。如张景岳云:“四维,四肢也;相代,更迭而病也。”马莳云:“水气泛溢于四肢,而为肿胀之疾,其手足先后而肿,此四维之所以相代也。”姚止庵亦云:“四维者,四肢也;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气虚,则手足浮肿,或手已而足,或足已而手,是相代也。”此外,或谓为四时之气相代,如杨上善云:“四时之气,各自维守,今四气相代,则卫之阳气竭。”或谓筋骨血肉相代,如王冰说:“筋骨血肉,互  相似文献   

7.
“四肢为诸阳之本”出于《素问·阳明脉解篇》。原文说:“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它是解释阳明热盛,何以能“登高而歌,……踰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该篇紧接《太阴阳明论》而来。彼篇则重点阐述脾胃之间以及脾胃与四肢之间的关系。论中云:“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  相似文献   

8.
“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出自《素问·阳明脉解篇”。近年来,中医刊物陆续刊载了数篇文章,其诠释一改前人之说,从中颇受教益。在此不揣谫陋,再添一说并就正于同道。一、关于“本”的训解“本”常训为根本,与“末”相对。前人多遵此训,不但文意晦涩,且有本末倒置之  相似文献   

9.
“四支者,诸阳之本也。”语出《黄帝内经素问·阳明脉解篇》,历代医家对其各有心释,引用颇广。但对其确切含义,至今尚有争论。自王冰注为“阳受气于四支,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后,张景岳、张隐庵辈皆从其说。但这样注释,既不彰著,又难以理解,且有本末倒置之嫌,曾引起不少注家异议。之后,高士宗注为:“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四肢者,诸阳之本也。”试图从经络循行方面去说明这个问题,然若照此解释,“手之三阴,从胸走手,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足三阴经亦循行于四肢,岂  相似文献   

10.
<正> “四肢者,诸阳之本也”,语出《素问·阳明脉解篇》。历代医家对此句的注解颇有争议,如王冰注:“阳受气于四支,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而高士宗则试从经络循行方面加以说明,但都未能阐明经义,使人难以理解。近年各地中医杂志也陆续刊登了一些探讨文章,见解亦各不相同,约括之有两说:一种观点认为“四肢是人体十二经脉阳气起始和发源的地方。”与此相反,另一说则认为阳气是四肢的根本,阳气从内脏而授达于四肢。但各自的论据又不尽相  相似文献   

11.
《素问·阳明脉解篇》中的“四支者,诸阳之本”一句,历代医家有不同认识,如王冰解释为“阳受气于四支,故四支为诸阳之本”;高士宗则从经络循行的角度去解说。另一种认识以为它是本末倒置,而应是诸阳为四支之本。即“四支者,诸阳之本”的“本”字系“末”字之误。最近又有一种新的解释方法是从改变语法入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7期苏礼、洪文旭撰写的《“四支者,诸阳之本”疏证》一文即是此种方法。该文认为:从语法看,《内经》中的“之”字,常见两种用法,一作代词,一作助词。因此,在“……者……之……也”这一句式中,往往也有两种含义。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句中的“之”为助词,作“的”字解。但《灵  相似文献   

12.
柴胡是最常用之药,也是争讼最多之药。关于治疟,“禁用”,“必用”,就是二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为求得正确理解,以便临床使用有所依据,本文拟就此作一分析评议。一、“治疟必用柴胡”“治疟必用柴胡”语出《本草害利》,该书作者凌奂是主张“疟非少阳勿用”的,所以他说这是一种误解。但古今不少医者,确是治疟必用柴胡的。如李东垣主张:“诸经之疟,皆以柴胡为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转录了此说,也认为肺疟、肾疟等皆可用之。张锡纯说:“柴胡为疟疾之主药,而小心过甚者,谓其人若或阴虚燥热,可以青蒿代  相似文献   

13.
谈论扶阳问题,首先要知道阳气在人体哪里?《内经》言人体阳气在胃脘,《素问·阴阳别论》说:"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因为脾胃主四肢,故《素问·阳明脉解篇》说:"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内经》没有一处讲阳气在肾,故张仲景多用大小阳旦汤(桂枝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和四逆汤(太阴病主方,亦云小泻脾汤)温中扶阳。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问:怎样理解“四支者,诸阳之本也”? 答:“四支者,诸阳之本也”出于《素问·阳明脉解篇》,历代医家对其各有异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人体四肢是全身阳气的根本;一是阳气为四肢的  相似文献   

15.
《素问·生气通天论》有:“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瘘。”本节经文中的“因于湿,首如裹”,唐·杨上善曾解释为:“用水湿头而以物裹人”。王冰亦谓:“反湿其首,若湿物裹之”。从二家的注释来看,显然他们都是以“因于湿首”为句的。至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生气通天论病因章句辨》始定为“因于湿,首如裹,各三字为句”。朱氏并解释说:“首为诸阳之会……浊气熏  相似文献   

16.
唐雪梅 《中医杂志》1998,39(4):200-202
“病在中,傍取之”,出自《素问·五常政大论》,为《内经》“气反”治法之一。对其含义,历代注家大多将之解释为针刺治法。然考“傍”字,亦作“旁”,《说文解字注》云:“傍,近也……亦假旁为之。”《礼记·聘义》有“孚尹旁达”,孔颖达《疏》:“旁者,四面之谓也。”由此可见,与“中”相对而言,上下左右皆可称“傍”。从人体内外来说,“中”是指内在脏腑,“傍”是指躯体、四肢;从五脏来看,“中”可指脾胃,“傍”则指心、肺、肝、肾四脏。且观《五常政大论》,在此段文字前后均  相似文献   

17.
1 手按摩与足按摩的作用机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实四肢”。《灵枢·动输篇》曰:“夫四肢末阴阳之会也,此气之大络也。”《素问·手足阴阳流注论》亦载:“凡人两手足各有三阴脉、三阳脉以合十二经也。”经络标本根结理论也认为,经脉之根始于四末,经脉之本在四肢。以上论述均强调说明了四肢的末端是阳气之根、阴气之本所在,而且与十二正经密切联系。由于位于手足部位的经穴(多为特定穴)在临床治疗中不仅具有近治作用,而且具有治疗循经远端的头面、躯干、脏腑病的远治作用,并可作为疾病的反应点用于协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梁之变,足生大丁”“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唐·王冰注解为;“高,膏也;梁,粱也。……膏染之人,内多滞热,皮厚向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四肢为诸阳之本也”。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略陈管见如下:王注“丁生于足”实属望...  相似文献   

19.
一、词解1.类疟——是指①症状不典型的疟疾,如热多寒少的“温疟”,但热不寒的“癉疟”,但寒不热的“牝疟”。②似疟非疟之症,即指其它病症出现类似疟疾寒热往来的症状,在病机上亦可类同,惟发作常无定时。2.痿躄——病证名,指足软无力,不能任地为主症。《素问·痿论》:“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灵枢·经脉篇》:“虚则痿躄,坐不能起。”本证多因肺热伤津,湿热浸  相似文献   

20.
“性情”一词,很早就出现于先秦古籍。如《周易·乾卦》:“利贞者,性情也。”又如《庄子·缮性》:“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二例的“性情”皆指人的禀赋和气质。后世如唐·元稹《遣行》诗之九“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清·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其余若江南省凤、颍、淮、徐之民,及山西大同、朔平之民,亦皆性情强武,敢于行路”,其中“性情”亦皆为此义。性情又指思想感情。如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