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丛神经阻滞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来评定阻滞效果。结果试验组中麻醉效果为优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颈丛神经阻滞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法臂丛阻滞对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20例,超声引导下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B组20例肌间沟法臂丛阻滞(对照组),两组局麻药均采用0.5%罗哌卡因。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采用针刺法评价阻滞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痛觉阻滞起效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麻醉效果优良率A组明显高于B组;A组未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B组1例局麻药毒性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对尺神经阻滞更加完善,定位准确,起效快,局麻药用量少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1]。  相似文献   

3.
王超红 《现代保健》2011,(13):167-168
目的 单纯臂丛神经阻滞对锁骨骨折手术麻醉效果欠佳,观察臂丛加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75例患者,用2%利多卡因加0.75%布比卡因1:1共15~18 ml行臂丛神经阻滞,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0 ml加注射用水5 ml配麻药共10 ml行颈浅丛阻滞后,观察术中患者的麻醉情况.结果 臂丛加颈浅丛阻滞麻醉阻滞范围理想,麻醉效果均可.结论 臂丛加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低剂量局麻药在传统两点法臂丛阻滞用于肘及以下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取广东省湛江市西南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时段接纳的上肢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配为单点阻滞组及两点阻滞组,单点阻滞组28例患者接受肌间沟阻滞,两点阻滞组28例患者则在肌间沟阻滞同时进行腋路臂丛阻滞,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吕有文 《现代保健》2009,(22):37-38
目的观察在三种不同的神经阻滞法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锁骨骨折患者90例,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随机平分为A、B、C三组,每组30人,A组为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B组为横突点阻滞麻醉组,C组为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横突点阻滞麻醉组。结果C组的麻醉效果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都明显好于A组与B组。结论采用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横突点阻滞麻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锁骨骨折手术的最有效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按压肌间沟底部一针法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及肩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82例实施上肢及肩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按压肌间沟底部阻滞组(按压组,98例)和不压肌间沟阻滞组(非按压组,84例).比较两组神经阻滞效果及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按压组对尺神经、正中神经、C4神经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率高于非按压组(P<0.05),按压组神经阻滞优良率明显高于非按压组[97%(95/98)比73%(61/8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针法按压肌间沟底部臂丛阻滞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器械,臂丛神经阻滞完善,阻滞范围广,能够安全满意地完成上肢及肩部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彩超引导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上肢手术时接受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彩超定位组(三维彩超引导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传统定位组(盲探式臂丛神经阻滞)。两组患者均给予0.37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合剂麻醉。记录所有患者的阻滞定位时间、完成阻滞所需时间、神经阻滞后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阻滞维持时间,评价麻醉效果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结果彩超定位组的阻滞定位时间、完成阻滞所需时间、神经阻滞后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定位组,而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传统定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三维彩超引导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方式能帮助麻醉师更快和更准确地找到臂丛神经,缩短完成神经阻滞的时间,且维持的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锁骨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方法:76 例锁骨手术病例随机分为 A 组 (n=38) 和 B 组 (n=38),ASA I~Ⅱ级,A 组均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进行手术,B 组先臂丛阻滞 10 min,之后再行颈丛阻滞,对比两组阻滞效果,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结果:A 组阻滞优良率为 86.8%,B 组优良率为 100.0%,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 组和 B 组均并发喉返神经阻滞 2 例 (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锁骨手术应用臂丛 - 颈浅丛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能达到满意的神经阻滞效果,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与喙突锁骨下入路的麻醉阻滞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86例上肢手术行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喙突锁骨下入路,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方法及麻醉有效率、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2组患者运动及感觉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麻醉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喙突锁骨下入路两点麻醉法是上肢手术效果较好的麻醉方式,其对尺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经的麻醉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臂丛麻醉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的1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高频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实施传统穿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两组下臂丛神经组织麻醉患者的麻醉完成时间、麻醉用药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分析对比;将两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完成时间、麻醉用药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实施上肢手术的患者使用高频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有效减少了患者麻醉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显著提高了麻醉的质量,对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6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臂丛神经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上干组(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肩臂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的麻醉总有效率、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上干组的肩臂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臂丛神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臂丛神经组(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有利于肩臂功能恢复,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胡轶  孟莉莎  何芨 《现代保健》2010,(16):65-66
目的总结与探讨锁骨上臂丛神经麻醉的应用体会。方法2007年4月~2010年月4月,随机选取笔者开展的肘关节及其远端肢体历时较长的手术88例,通过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开展手术,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优:79例,良:8例,差:1例。结论改方法具有安全、简便和效果可靠的优点,只要临床操作时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可以有效减少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并发症,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周围神经刺激器(Peripheral nervestimu lator PNS)用于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对60例小儿上肢手术应用PNS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60例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定位准确,效果确切,术中无需再用镇痛药,术毕10 m in内患儿清醒,无并发症。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PNS,其定位特异性强,准确率高,阻滞效果好,减少神经损伤、出血及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于颈肩部患有疾病的患者,手术麻醉时采用颈丛一点法以及臂丛肌间沟法阻滞进行。方法:选择50例颈肩部手术病人,将这50例病人划分为两组。Ⅰ组中的25位患者进行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Ⅱ组25位患者进行行肌间沟臂丛以及颈浅丛神经阻滞。记录镇痛等级、生命体征、并发症。结果:镇痛效果Ⅰ组有效率为60%,Ⅱ组为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命体征,Ⅰ组患者BP、HR术中较术前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中Ⅱ组BP、HR较Ⅰ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Ⅱ组经过手术,复合麻痹用于肩锁关节脱位减缓疼痛效果明显,安全可靠,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冯玲玲 《现代保健》2011,(22):61-62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中出现的止血带反应的阻抑效果.方法 选择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25例,记录出汗、烦躁、肢体胀痛等症状的止血带反应时以及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处理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苏醒时间以及麻醉苏醒期精神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用麻醉药物处理后,血流动力学明显趋于稳定,停药苏醒时间为(5.0±2.2) min,苏醒期未见精神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在臂丛神经阻滞下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可以有效地阻抑止血带反应,从而弥补单纯臂丛神经阻滞的不足,完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可控性好的复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患儿60例上肢骨科手术患儿,并且将这些上肢骨科手术患儿,可以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麻醉治疗,给予研究组患儿,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组患儿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经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在手术时间、临床并发症、麻醉时间等方面对比,临床疗效明显对照组(P〈0.05),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小儿上肢骨科手术中发挥积极应用效果。结论在临床小儿上肢骨科手术中,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发挥实际应用价值,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改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发挥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中上肢神经阻滞的麻醉处理方法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上肢手术患者麻醉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由于臂丛阻滞作为上肢手术的麻醉方法安全可靠,尤其是腋部臂丛阻滞,因此目前临床上对上肢远端神经阻滞的需求已明显减少。结论在上肢远端实施主干神经和末梢分支阻滞不仅麻醉效果可靠、成功率高和操作简便易行,而且所用的局部麻醉药量较臂丛阻滞少,因此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和使患者能够在做完一些不要求卧床的手术后迅速出院。  相似文献   

18.
锁骨远端骨折手术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范围常达不到手术要求.本文采用颈丛神经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法,使阻滞平面广泛,满足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江磊 《医疗装备》2022,(2):37-3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在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进行上肢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麻醉效果及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针头找寻异感定位法作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骨科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用针头找寻异感法,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材料简单、操作简便、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结论临床应用7号注射器针头找寻异感法,准确向筋膜间隙注入足够量的局麻药,可以满足上肢尺侧和肩部手术,无需联合颈丛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