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去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乾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33例TIA确诊患者立即应用去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45滴/分-60滴/分,以后隔日静脉点滴50u,共4次,总剂量25u并对另外30例TIA患者应用常规治疗(20%甘露醇250ml静脉点滴,每日二次,706代血浆50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连用5d-7d为对照)。治疗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能降低纤维蛋白、血粘度、血浆比粘度及红细胞聚集率等,结论:去纤酶是治疗TIA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克林澳)联合脑脉泰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成3组: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克林澳)组、脑脉泰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给予对应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用药治疗效果。结果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克林澳)组、脑脉泰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6%(82/129),48.5%(64/132),83.7%(113/135)。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克林澳)组疗效优于脑脉泰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克林澳)组及脑脉泰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克林澳)和脑脉泰胶囊联合用药对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或脑脉泰胶囊。  相似文献   

3.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育炬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942-2943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TIA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用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用脉络宁注射液加口服拜阿司匹林,疗程15 d.结果:观察组临床速控率或基本痊愈率64.3%,对照组为18.4%,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TIA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碟脉灵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碟脉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8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然后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判定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情况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9%),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全血低切粘度改善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血浆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除全血低切粘度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外,余不显著。结论:碟脉灵注射液能有效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改善血液粘度,增加脑血流量,是一种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李洪凤  石广莲 《临床医学》2011,31(11):49-51
目的比较巴曲酶及其序贯奥扎格雷两种方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组60例,序贯治疗组60例。两组均采用血塞通、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作为基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分别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均有临床疗效,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液流变学近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巴曲酶治疗组停药后2周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上升至用药前水平,而序贯治疗组可维持理想浓度。结论两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均有较好疗效,而序贯治疗组对纤维蛋白原及血液流变学远期亦有明显改善,可作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应用LMWH治疗38例TIA患者,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LMWH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明显,较治疗前改善(P<0.05),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并异,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LMWH是治疗TI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王常有 《临床医学》2010,30(9):44-45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95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治疗组50例和传统常规治疗对照组45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内及3 d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62.0%和8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2%和60.0%(P〈0.01),降纤酶治疗后血液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结论应用降纤酶治疗频发的TIA疗效显著,起效快,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血液流变特性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5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析其血液流变性改变和危险因素.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全血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吸烟、酗酒、高甘油三酯血症.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血液流变性异常密切相关,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液流变性改变起着重要作用,血液流变学指标是TIA的有效观察指标;短暂性脑缺血易发生致死性脑卒中,公众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脉络宁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预后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将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脉络宁治疗组(35例)和706代血浆对照组(25例),在用药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显示:两组用药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均有明显改变,治疗组用药后全血比粘度(低切)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用药后半年内TIA复发率17.14%,无一例发生脑梗塞;而对照组TIA复发率36.00%,脑梗塞发生率8.0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脉络宁是治疗和预防缺血性中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凯时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预后。方法:13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给予凯时10mg静点,连续应用10d,对照组56例。两组病人均常规应用尼莫地平,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控制原发病治疗。结果:半年内治疗组TIA发作完全控制87.5%,无出血并发症,无一例发生脑梗塞;对照组TIA发作完全控制35.7%,发生脑梗塞8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凯时治疗TIA完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TIA患者及8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各参数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TIA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故应对TIA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078-307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TIA发作控制率观察组95.8%,对照组70.8%;随访6个月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目前被公认为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因此探讨TIA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对TIA患的病情演变、发展、估计预后、预防性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5-06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2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患者发病24 h内,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单纯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70例患者在其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脑梗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0.91%,脑梗死发生率为4.29%明显低于对照组16.36%(P0.05);另外,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ηb、FIB及PAG)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减少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脉络宁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后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脉络要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预后及血液流变学指的影响,将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才随机分为两组,脉络宁治疗组(35例)和706代血浆照组(25例),在用药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结果显示,两组用药前各项指对比均有明显改变,治疗组用药后全血比粘度(低切)下降较对照组晚明显(P<0.01),治疗组用药后半年内TIA复发率17.14%,无一例发生脑梗塞;而对照组TIA复发率36.00%%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40例反复发作的短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是治疗TI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100例,分为A、B2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同时加用体外反搏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及B组比较,A组血液流变学及平均血流速度均改善明显(P〈0.05)。6个月后随访,TIA再发例数及血栓形成例数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尿激酶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组(对照组)。结果:小剂量尿激酶组有效率为83.33%;低分子肝素钙组总有效率为57.69%。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探讨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TIA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TIA终止小于1d者观察组14例,对照组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凝血指标PT、APTT和F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常规治疗的差别。方法:80例TIA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40例)和银杏叶,胞磷胆碱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比较用药前后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的差异。观察治疗后TIA发作停止的时间、例数。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TIA起效快,效果好,安全性高。早期应用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