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9名婴幼儿佝偻病发病现状及对策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危害较大,是我国儿童“四大疾病”重点防治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疗及预防,内江地区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自1997年起,对我院儿保查体中900多名3岁以下儿童进行佝偻病的摸底测试,其中城市612人,郊县(区)农村儿童297人。调查结果明显表示,城市发病率20.00%,农村发病率45.00%,城乡有显著差别P≤0.1。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1997—2001年,内江地区内,抽查人数909名。1.2 方法 诊断标准按照“1980年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会议修订标准”,抽样方法随机抽样。1.3 统计方法 根据系统管理,城乡差别和能否合理喂养对佝偻病发病率的影响进行分类,然后进行统计处理与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佝偻病诊断及防治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婴幼儿佝偻病是我国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经过多年的治疗及预防,使其发病率已有了明显的下降。现就诊断及防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以下几点意见。1 流行病学佝偻病曾经在我国婴幼儿中广泛流行。1984年统计婴幼儿佝偻病患病率为40.7%。此后经过大面积的防治工作,佝偻病的患病率明显下降,1987年全国抽样调查婴幼儿佝偻病患病率为26.7%。若以0~5岁儿童佝偻病患病率计算佝偻病患病率为15.9%,其中城市为17.8%,平原为19.2%,丘陵为15.2%,山区及高原为12.3%,总的趋势是佝偻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1720例2岁以内婴幼儿佝偻病致病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淑艳  柳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264-2265
佝偻病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佝偻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重症在城镇已很少见,但在北方地区冬季轻度佝偻病仍较多见。为了解长春市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病情况,我们于2005年12月~2006年3月对朝阳区市区2岁以内的婴幼儿佝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与儿童佝偻病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佝偻病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部分治疗效果很不理想。近年来,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微量元素异常对机体骨代谢的干扰可能是目前我国儿童佝偻病高发病率及部分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介绍了目前有关微量元素障碍对儿童佝偻病的发病及治疗影响的研究,旨在探讨佝偻病的干预措施,以更有效地防治儿童佝偻病,保障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5.
儿保门诊家长佝偻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儿保门诊家长佝偻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对儿保门诊508名家长采用自制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保门诊家长佝偻病防治知识不容乐观。家住城区,高社会阶层,高文化程度及复诊婴儿的家长得分较高。结论:儿保门诊应加强佝偻病防治知识宣教,降低佝偻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正>佝偻病是我国卫生部重点防治的四病(小儿肺炎、腹泻、佝偻病、贫血)之一,目前仍然是我国基层医院儿科临床工作的难点和盲点。晚发性佝偻病是近年来发现并受到重视的疾病,据调查,山东省东营市和淄博市的8~15岁学龄期儿童中本病的发病率高达10%~15%。  相似文献   

7.
佝偻病在我国小儿中发病率较高,维生素D3是防治佝偻病的主要用药,但受自然、经济、文化条件的食物结构的影响,疗效有差异。随着科研进展,证明微量元素是人体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且以多种疾病相关。我院采用肌注D3和锌剂联合治疗佝偻病,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当前本市城镇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病率,分析其发病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把1994年-2000年在我院入保的2225名婴幼儿每次体检的各项指标登记在册,对发现有佝偻病者建立专案进行统计。结果调查的2225名婴幼儿有174名患有轻重不同的佝偻病,发病率为7.82%。结论 本市区城镇婴幼儿佝偻病发病率高于儿童保健宣传不到位。家长缺乏对本病认识,育儿方法不当等有关。因此,应加强佝偻病的防治工作,广泛宣传,为家长做好科学的喂养和护理指导,同时要认真执行儿保和计划免疫一体化管理,方能有效降低佝偻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家长对佝偻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对XX乡7个村的368名0~3岁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长对佝偻病防治知识了解甚少。文化程度较高及小儿按时体检、容易生病常到医院就诊的家长得分较高。结论:乡村医生及防疫保健工作者应加强防治知识宣教,降低佝偻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鹤壁地区7岁以下儿童佝偻病发病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小儿血中骨碱性磷酸酶活性,临床诊断和分期采用《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1〕中的"简易诊断标准"。结果:1319例儿童中,3月~1岁以内佝偻病发病率为45.88%,1~3岁发病率为26.68%,3~6岁发病率为13.79%,6岁以下发病率为24.79%。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且大部分儿童为可疑病例,随年龄的增长佝偻病发病率降低。结论:小儿骨碱性磷酸酶(BALP)测定是诊断佝偻病的特异、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泰兴镇0~3岁儿童佝偻病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680名门诊体检儿童外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活性,并对其母亲作佝偻病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680名儿童中佝偻病发生率22.1%,其发病与孕期缺钙、早产、低体重、双胎、喂养及辅食添加不当等因素有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居住地区、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佝偻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母亲给予营养及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儿童喂养方式,促进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2.
骨碱性磷酸酶在诊断婴幼儿佝偻病中的应用华青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266003赵珊山东省青岛市卫生局妇幼卫生处徐国梁,刘菊珍山东省青岛市妇产医院小儿佝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本组83.70%的小儿因其它疾病来院就诊,同时发现有佝偻病症状与体...  相似文献   

13.
泰兴市婴幼儿佝偻病调查分析泰兴市妇幼保健所(泰兴225400)何昌林,蔡秉海,钱玉美为了解我市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摸清发病因素,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特进行本次调研工作,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调查对象及方法1.1调查范围及方法在全市37...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偏远地区由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和饮食结构的影响,仍存在着一些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营养性疾病。本期我们特组织一些专家专题讨论一下维生素缺乏性营养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知识。希望帮助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营养性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使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能够逐年下降。以下我们分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治、维生素B缺乏症的防治、维生素C缺乏症的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防治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防治6个题目讨论。  相似文献   

15.
李晓春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367-4367
小儿佝偻病在我国发病地区广泛,患病率较高,尤其是1岁以内的宝宝是高发人群。据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的调查,虽然目前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缺钙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变,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下降,这一点更应该引起重视。为了解长春市乡村散居儿童佝偻病患  相似文献   

16.
骨碱性磷酸酶在诊断婴幼儿佝偻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小儿佝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在我国婴幼儿发病率很高。佝偻病由于成骨障碍,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升高,且随着病变加重,活性不断上升,因此测定血中BALP的高低,就可以诊断是否患有佝偻病。我院于2002年1月至12月,利用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剂盒对市区770名0-3岁健康婴幼儿进行了佝偻病筛查,对相关因素进行了探析,作出以下报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保门诊家长佝偻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对儿保门诊316名家长采用自制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保门诊家长佝偻病防治知识不容乐观:家住城区、高社会阶层、高文化程度及复诊婴儿的家长得分较高。结论儿保门诊应加强佝偻病防治知识宣教.降低佝偻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小儿佝偻病是小儿时期,尤其是3个月至2岁由于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重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已显著减少,但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在防治佝偻病的过程中.尚缺乏合理应用维生紊D的认识.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维生素D的中毒现象,造成婴幼儿多脏器的损伤。因此.在治疗小儿佝偻病的同时,如何预防维生素D中毒的问题应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营养性维生素D(Vit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儿科重点防 治的四病之一,我国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为5%~40%。发病 年龄越来越小,其中先天性佝偻病占一定比例。尽管全国各地 已为佝偻病的防治做了大量工作,但其发病率依然很高,这提 示我们仍应加强佝偻病的防治,提高先天性佝偻病及亚临床型 佝偻病的检出,了解当地引起本病的相关因素,做好围产期保 健,对降低佝偻病的发病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昆明地 区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病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本地 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佝偻病在我国小儿中发病率较高,维生素D_3是防治佝偻病的主要用药,但受自然、经济、文化条件的食物结构的影响,疗效有差异。随着科研进展,证明微量元素是人体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且以多种疾病相关。我院采用肌注D_3和锌剂联合治疗佝偻病,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