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及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关心  罗英华  邓忠勇 《当代医学》2011,17(6):111-112
目的 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效果,总结临床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方法 对9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其意识情况、出血位置及出血量等基本情况分别使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和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然后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93例患者中,死亡1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适宜的手术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13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血肿大小及出血部位等将138例患者分成3组,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组46例,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48例,小骨窗显微手术44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的致残率及临床死亡率。结果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的致残率为26.09%,临床死亡率为17.39%;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的致残率为27.08%,临床死亡率为20.83%;小骨窗显微手术的致残率为25%。临床死亡率为18.18%,三组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要根据血肿大小、出血部位等基本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手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共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2例。结果:根据不同病情灵活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根据病情变化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符合微创原则,三种术式各有其相对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宜手术方式,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1~2009年7月间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手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共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不同病情灵活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根据病情变化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符合微创原则,三种术式各有其相对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宜手术方式,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保证。方法: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脑室钻孔外引流术。共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4例。结果:根据不同病情灵活采用4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根据病情变化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符合微创原则,4种术式各有其相对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徐鹏飞  和宁 《安徽医学》2013,34(7):946-948
目的通过比较3种高血压脑出血常用手术方式,来探讨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6例,比较3种术式出院时GOS预后分级。结果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49例,良好26例(52%),有效13例(26.5%),不良7例(15.3%),死亡3例(6.1%);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13例,良好9例(76.9%)有效3例(19.2%)不良1例(3.8%),无死亡病例;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44例,良好26例(59.1%),有效12例(25%),不良4例(10.2%),死亡2例(5.7%)。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诊疗方法。方法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部位以及临床表现,采用开颅清除血肿术和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对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使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以后,此130例患者中恢复工作能力的有15例,生活能够自理的54例,需要照顾患者有29例,死亡的23例。结论对于出血量较大和临床表现较重以及部位靠近内囊外侧者宜采用传统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如果出血量在30mL以下,临床表现比较轻,宜采用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对于原发性脑室出血则以额角钻孔脑室外引流术较为合适。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于术后患者病情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每组各39例患者.结果:在接受手术3个月后,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低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方式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适应症.方法 将74例有手术指征的(基底节区≥30ml,丘脑≥10ml,小脑≥10ml,皮层下≥30ml,额叶颞叶≥20ml)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别分两组:1组35例,出血量达手术指征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钻孔引流术;2组39例,出血量这手术指征,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前后GCS评分对比.术后半年观察疗效.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GCS评分与术前对比不下降,术后半年病人恢复良好(穿刺后再出血1例除外).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选手术标准,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GCS评分大部分不下降,术后半年病人恢复可.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最好行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最好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适应症。方法将74例有手术指征的(基底节区≥30ml,丘脑≥10ml,小脑≥10ml,皮层下≥30ml,额叶颞叶≥20ml)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别分两组:1组35例,出血量达手术指征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钻孔引流术;2组39例,出血量达手术指征,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前后GCS评分对比。术后半年观察疗效。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GCS评分与术前对比不下降,术后半年病人恢复良好(穿刺后再出血1例除外)。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GCS评分大部分不下降,术后半年病人恢复可。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最好行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最好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小骨窗开颅手术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高血压脑出血分别经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病例,按手术方式分别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1.4%,术后再次手术治疗3例,死亡1例。实验组有效率91.4%,死亡1例。结论相较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是一种疗效优、损伤轻、预后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去骨瓣开颅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20例,并随机均分成去骨瓣开颅术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和微创血肿清除术组3组(n=40)。分别行去骨瓣开颅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微创血肿清除术组的术后痊愈19例,轻度残疾16例,明显高于去骨瓣开颅术组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6,2.81,13.09,均P<0.05)。结论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愈率高,创伤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探讨高血压脑卒中行早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早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卒出血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中,22例接受大骨瓣开颅术,14例接受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6例接受钻孔血肿引流术。经手术,42例患者意识清醒34例,死亡6例。34例意识清醒患者中,完全治愈2例,行走需搀扶9例,偏瘫23例;6例死亡中,1例接受大骨瓣开颅术,1例接受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4例接受钻孔血肿引流术。结论:高血压脑卒中出血的治疗中,应根据出血量选择手术方法,能有效提升手术疗效,而超早期或早期手术更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应把握好上述两个关键因素,确保患者预后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附12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刚 《上海医学》2006,29(11):809-810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对其是否需要手术及手术方式尚未达成共识。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等。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术三种治疗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大骨瓣开颅术组(A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B组)和微创血肿清除术组(C组)三组,每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预后等。结果:C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良率和死亡率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SSS评分和BI评分均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间少、创伤小、疗程短,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19-122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为小骨窗组,30例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为大骨瓣组。比较两组术后24 h GCS评分、血肿清除率、术后1个月GOS评分、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两组术后GC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2)两组术后血肿量均显著低于术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小骨窗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大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骨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大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达到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相似的血肿清除率,但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远期预后更好,可能与其创伤小、对脑组织影响更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爱国  何俊 《中外医疗》2009,28(27):175-17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碎吸术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分别行YL一1型一次性粉碎穿刺针碎吸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以及术后疗效。结果微创血肿碎吸术组致残率缓和死亡率低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微创血肿碎吸术术后疗效优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根据临床指征合理的选择治疗手术。  相似文献   

18.
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方法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术后脑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方法 我们对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辅以不同的药物治疗的办法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 术后1个月对侧肢体肌力2度以上: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23例中4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4例中13例,对侧肢体肌力3度以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4例中3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辅以神经节甙脂治疗18例中10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神经康复31例中15例。结论 采用微侵袭外科治疗血肿清除并辅以神经节苷脂治疗或结合神经康复对病人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3种术式进行治疗,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病死率及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3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866)。3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2,P=0.004);血肿穿刺引流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分别与小骨窗开颅组、大骨瓣开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11;χ2=9.701,P=0.002);而小骨窗开颅组与大骨瓣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P=0.564)。结论对于出血量过大,昏迷程度深,出现脑疝前期或已经出现脑疝甚至晚期的患者,临床上应当首先考虑采用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20.
张福征 《当代医学》2010,16(34):88-88
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36岁。因重型颅脑损伤、右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左顶枕部硬膜外血肿行右侧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左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术后4周头部CT检查出现左侧额颞顶硬膜下及纵裂积液,给予脱水等对症治疗无效,积液逐渐增多,行腰大池外引流术,积液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