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焦虑症患者50例,进行心理护理分析,用SAS、SCL量表于护理前和护理后进行测评。结果:焦虑症患者大都存在以下一种或几种心理特点.如缺乏自控感.生活沉重感,焦灼、紧迫感,效率下降感,心理防御不成熟等。结论:心理护理可缓解焦虑症患者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并研究其对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的影响及重要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艾滋病患者50例。分组为干预组、普通组。普通组患者提供一般常规干预;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进行心理分析及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不同护理后焦虑评分比较显示,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干预组患者(P<0.01);护理满意度比较显示,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100%,显著优于普通组92.0%(P<0.01)。结论: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并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不断调整自我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老年糖尿病包括60岁以后发病或60岁以前发病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人患者[1]。糖尿病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也逐年上升,60岁以上人口糖尿病发病率已超过11%[2]。大量的临床发现,糖尿病的发病与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其强烈程度有明显的关系[3],由于糖尿病病程长,治疗效果慢,且容易复发,患者易出现各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变化,焦虑症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反应,直接影响糖尿病的治疗和康复。而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单靠药物治疗难以达到,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76例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6例焦虑症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焦虑症评分为(6.49±0.56)分,护理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平均焦虑症评分为(17.96±2.95)分,护理满意度为63.16%.2组患者平均焦虑症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丹  代欣 《辽宁医学杂志》2011,25(3):153-154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在神经症专科门诊中焦虑症占神经症总数的16%[1]。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激烈,焦虑症的发病已呈上升趋势。1982年全国12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焦虑症的患病率为1.48‰,国外则报道为5‰左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任华 《中外医疗》2010,29(3):150-150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30%~75%病人的发病与心理因素,生活环境有关,近些年来多数学者认为焦虑症患者性格多怯儒,易惊恐,羞涩,敏感,对任何新事物均表现惴惴不安,常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焦虑症为一种情绪状态。常表现为焦虑,恐惧和紧张情绪,好像他们的处境极不安全,不幸事件即将发生,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对外界各种刺激发生强烈的恐惧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现象。所以,我们根据其病因,合理采取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方法,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口腔焦虑症患者成功实施口腔治疗。总结其临床特征。从患者、治疗手段和口腔医疗等方面进行病因分析,采取提升患者弱势心理地位、消除患者各种疑虑、主动提供有关治疗信息、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个体心理治疗等各种心理干预措施。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金洪喜  龙鲸 《吉林医学》2014,(11):2440-244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先对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从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健康教育三个方面加速焦虑症患者的康复。结果: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发病因素主要是神经质素质、生活应激源的出现等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结论:放松训练能够明显缓解焦虑情绪,促进焦虑症患者的康复。通过健康教育后,相关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从而改善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黄发妮  付文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77-2178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RPT技术在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使用RPT技术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该技术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清晰了解焦虑症患者的躯体及心理感受,从而移情于患者。结论:患者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减轻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1.
社交焦虑障碍的自我表征及其相关心理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常常以假想他人的视角来审视和评价自我并形成消极的自我表征。通过对自尊、私我和公我意识、自我监控感等心理特质的系统考察,进一步探讨个体对自我的看法、经验和感觉是如何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的,明确影响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自我表征的相关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12.
张春燕  陈红霞 《河北医学》2011,17(1):127-12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颈髓损伤病人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3例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干预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提供心理、家庭及社会支持,康复训练指导等。分别采用HAMD及HAMA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抑郁与焦虑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或减轻创伤性颈髓损伤病人的抑郁及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雅安地震后老年高血压患者情绪和血压的变化,以及心理干预对其焦虑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雅安地震后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分,并同时测量其血压的水平,将其随机分为2组,心理干预组32例,对照组24例,2组均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其中心理干预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增加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治疗8周时再次对2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HAMA分值进行评价.结果 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雅安地震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并且血压随之出现波动.治疗8周后心理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HAMA分值的改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震应激易导致老年人群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并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不稳定.对出现明显焦虑情绪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促进康复,改善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和依从性,还能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HAMA分值,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频繁就诊于门诊多科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60例频繁就诊于某医院门诊多科室患者(研究组)与60例在门诊单个科室就诊患者(对照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作相关分析。同时,对60例研究组又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每组30例,分析采取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SDS、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15,〈0.001,=16.62,〈0.001);其主诉多系统生理症状的出现频次也显著多于对照组;同时其躯体疾病确诊率、实验室检查阳性支持率、疗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降低(=3.13,〈0.01,=4.68,〈0.01),多系统生理症状的出现频次有明显减少。结论:频繁就诊于门诊多科室患者有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和多种躯体化症状,需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应对能力,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为积极配合诊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薛红 《中华医护杂志》2007,4(5):450-451
临终,意味着走向死亡,不仅绝症患者有临终的问题,实际上人人都需要走向临终,这是自然而然的规律,所以,临终关怀的性质不应局限在仅仅对绝症患者及家属的照顾,而应理解为一种广义的死亡教育。对临终患者的关怀是为了给患者创造美好的医治环境,解除生理上的痛苦,缓解心理上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提高尚存的生命质量,患者在有限的时光体验到人间的温情,维持临枣患者的尊严,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安详、舒适而又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程,逝者死而无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睡眠障碍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PSQI量表筛选出6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了解和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按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并将试验组接受干预前后的PSQI评分结果以及试验组与未进行心理干预的对照组IVF-ET结局进行比较。结果:30例试验组接受心理干预后,其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5),相对于对照组其IVF周期结局得到了显著改善,E2峰值水平、〉15 mm的卵泡数量、获卵数、MII的卵子数量均有显著增加。结论:对IVF周期中睡眠障碍患者适时进行心理分析和实施心理干预,能明显消除其负性心理,改善睡眠,改善IVF周期结局。  相似文献   

17.
张宏  游洋 《河北医学》2016,(3):507-509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120例急诊冠脉介入患者,按半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并在术后及术后第三天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同时对手术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焦虑程度明显改善(P<0.01).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患者术后为焦虑状态,给予术中及术后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有益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821例中风伴发情感障碍的分析护理,认为疾病的发展受心理因素制约既能致病,也能治病,护理上应根据病人不同因素,帮助患建立正确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阻断发病心理因素,加快康复能力和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灵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07-10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予以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疗程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NFDS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NF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MA评分和BI评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P〈0.05)。心理护理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χ2=6.65,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治疗PSD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中的心理干预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将959例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分为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的干预组和未施予干预的对照组,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比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异常腹压变化、非自然逼尿肌收缩、非自然尿道外括约肌收缩等指标,2组3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前进行心理干预有效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