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6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进行网络荟萃分析,寻找改善缺血性中风症状的最佳复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索6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起至2019年4月3日,由两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并进行数据提取后录入Gemtc软件,用R3.5.2软件调用Gemtc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8篇,涉及7个干预措施;2 083位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组在降低NIHSS评分方面效果最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在提高ADL评分方面效果最佳,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效果最佳,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组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效果最佳。结论对于缺血性中风患者,西药治疗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或益气活血汤,患者获得最优治疗效果的可能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心脑舒通胶囊各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补气逐瘀、通络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月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01例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通窍活血汤联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筛选出的69例患者纳入临床观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通窍活血汤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前后运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比较其日常生活能力,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分(MAS)比较其患肢肌张力状况,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比较其运动功能情况,且比较各组之间临床疗效,记录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高于中药组的73.9%及对照组的5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MBI、MAS、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和观察组M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和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低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夹脊穴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情况,提高患者肢体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例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中医治疗组,并与同期西药治疗40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病例资料作为西药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0%,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0%,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西药治疗中风早期临床效果优于中医治疗,但对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可以标本兼治,临床疗效及预后康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浩宇  齐雅芳 《当代医学》2013,(10):154-155
目的探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结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并发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后遗症并发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拟中药清金活血汤治疗本病,观察患者入组后第3、5、10d肺炎支原体抗体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第5d和第10dC反应蛋白为(43.8±20.6)、(12.6±8.3)mg/L,而对照组为(53.1±26.9)、(23.2±12.9)mg/L。结论阿奇霉素结合清金活血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并发支原体肺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骨密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补肾活血汤对老年骨质疏松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骨密度,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减化痰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加减化痰活血通络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78%(42/54),低于观察组的92.59%(5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化痰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症状,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与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内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将70例伴有激越行为的瘀血内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35例,分别应用奥卡西平和通窍活血汤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痴呆行为量表(BEHAVE-A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进行疗效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完成研究,无脱落病例。治疗2周西药组显著进步率高于中药组(P0.05),西药组BEHAVE-AD量表总分及攻击行为因子分低于中药组(P0.05);治疗8周后中药组显著进步率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BEHAVE-AD量表总分及攻击行为因子分低于西药组(P0.05,P0.01);中药组MMSE量表总分高于西药组(P0.05),而ADL量表总分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期间,中药组"过度镇静"及"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发生率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瘀血内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激越行为起效快,急性期疗效优于通窍活血汤;而通窍活血汤治疗起效较慢,但疗效相对稳定持久,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副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0.
王荣国 《当代医学》2010,16(36):154-15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19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101)和对照组(n=97),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1%,显效率为64.4%,两组在总有效率、痊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效果很有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补气祛湿汤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70例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活血补气祛湿汤,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及盆腔积液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补气祛湿汤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与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内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将70例伴有激越行为的瘀血内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35例,分别应用奥卡西平和通窍活血汤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痴呆行为量表(BEHAVE-A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进行疗效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完成研究,无脱落病例。治疗2周西药组显著进步率高于中药组(P〈0.05),西药组BEHAVE-AD量表总分及攻击行为因子分低于中药组(P〈0.05);治疗8周后中药组显著进步率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BEHAVE-AD量表总分及攻击行为因子分低于西药组(P〈0.05,P〈0.01);中药组MMSE量表总分高于西药组(P〈0.05),而ADL量表总分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期间,中药组"过度镇静"及"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发生率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瘀血内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激越行为起效快,急性期疗效优于通窍活血汤;而通窍活血汤治疗起效较慢,但疗效相对稳定持久,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副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应用中风疼痛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中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中风疼痛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观察组治疗后ADL得分为(82.35±2.73)分,对照组为(62.14±2.73)分。结论中风后半身疼痛应用中风疼痛汤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吴玮 《当代医学》2016,(35):191-192
目的 探究分析中医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90例实施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依照患者治疗方案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上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44.44%)和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发生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补阳还五汤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针灸推拿结合通窍活血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面神经功能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针灸推拿结合通窍活血汤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287-2292
【目的】系统评价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与常规疗法(简称西药治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收集关于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与常规疗法(观察组)对比西药与常规疗法(对照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通过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合计1 4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707例,观察组7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纯西药治疗[OR=3.28,95%CI(2.45,4.40)],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较单纯西药治疗可显著提高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MD=3.31,95%CI(2.63,3.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两组之间在用药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7,95%CI(0.42,1.80),P=0.71]。【结论】目前文献证据表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可有效提高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改善MMSE评分,并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中药通窍活血汤。观察两组患者双侧大脑的最大峰值流速、血管阻力指数、平均流速以及搏动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最大峰值流速以及平均流速均明显升高(P0.05),血管阻力指数以及搏动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对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眼针与中药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治疗组(治疗组)、体针对照组(观察组)与西药对照组(对照组)三组。治疗组274例患者根据观眼取穴、循经取穴、病位取穴原则,取双侧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等穴位,同时配合自拟方剂沙芪煎剂治疗;观察组280例单纯应用体针疗法治疗;对照组286例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方面疗效优于观察组与对照组(P〈0.05,P〈0.01),且治疗组中枢面瘫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联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疗程短、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翔  徐萍 《西部医学》2014,45(2):22-23
目的观察自拟方补肾消抗汤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抗AsAb患者,随机分成2组,中药组服用补肾消抗汤,西药组服用强的松,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中药组转阴率80%,西药组转阴率50%,中药组痊愈率40%,西药组痊愈率13.3%,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补肾消抗汤对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化痰祛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痰祛瘀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ESS增分率和ADL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NHISS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和价值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