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金龙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肿瘤科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76例,均经临床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2组患者均选用金龙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热灌注化疗联用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entero—toxin SE)对腹腔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85例腹腔晚期恶性肿瘤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行热灌注化疗,治疗组46例行热灌注化疗+SE。观察疗效、生存期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和副作用等。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腹水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1.7%(33/36)、65.51%(19/29)(PdO.05)。治疗组的Karnofsky评分改善率为89%(41/46),对照组为72%(28/39)(P〈0.05)。Ⅱ度以上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SE行生物热灌注化疗是治疗腹腔晚期肿瘤尤其是并发腹水的一个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消瘤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预防进展期大肠癌术后的作用。方法 104例进展期大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同时口服消瘤汤;对照组50例,单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生存质量、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EA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提高至(27.8±9.27)%,对照组降为(18.4±8.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CD4+/CD8+提高至(1.58±0.2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瘤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有效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改善NK细胞活性,提高CD4+/CD8+比值,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对进展期大肠癌术后患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0例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82.8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进行化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采用QLQ-C30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及失眠等不良临床症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与全身静脉化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36例,随机分为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组(A组)和全身静脉化疗组(B组),治疗4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近期疗效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A组63.2%、B组17.6%,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毒副反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症状两组分别为:A组15.8%、B组64.7%,A组低于B组(P〈0.05);腹痛腹胀症状,A组36.8%、B组5.9%,A组多于B组(P〈0.05)。结论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采用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QOL评分改善幅度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丹 《铁道医学》2014,(2):142-145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卵巢癌患者血清miR-200a的影响。方法:将82例手术治疗后的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联合普通腹腔灌注化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且测定患者血清miR-200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iR-200a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卵巢癌的效果更明显,可能与减少miR-200a的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讨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腹腔灌注化疗及恶性转移性腹水结合热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此研究中所讨论的48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48例患者随机均分两组研讨,对照组(24例)接受腹腔灌注化疗,研究组(24例)接受腹腔灌注化疗和内生场热疗治疗转移性腹水状况,对比其治疗状况。结果:随访一年内,研究组生存率58.33%和对照组25%比较,前者明显要高出33.33%,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0.83%比对照组25%低,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合并转移性腹水疾病时可将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作为一种治疗方式进行选择,此方式对其生存时间有延长作用,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叶乃云 《大家健康》2016,(4):229-229
目的:深入探讨中医护理作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所导致不良反应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以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中医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患者均显著占优(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在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加入中医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并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恶性腹水微创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84例行微创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焦虑程度、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恶性腹水行微创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999年2月至2002年5月选择我院Ⅱ~Ⅲ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腹腔复发率、肝转移率及1、3、5年生存率。结果示治疗组腹腔复发率及肝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5%比50.0%,13.7%比30.0%,P〈0.05),治疗组1、3及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能有效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复发及肝转移,而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科进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化疗成功率、腹腔感染率以及1年内腹腔内局部复发率等,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化疗成功率为100.00%(35/35),高于对照组的91.42%(32/35);而观察组1年内腹腔内局部复发、1年内远处转移以及腹腔感染率等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的非常满意比例以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化疗的成功率,同时降低化疗后感染几率,提高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和单纯静脉患者在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12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以静脉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腹腔热灌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存期、不良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1.7%(43/60),对照组有效率为46.7%(2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年生存率为83.3%,平均生存时间为(32.98±1.83)个月,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28.65±1.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水平明显增加,CD8叩细胞水平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后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静脉化疗,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术能有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高、预后患者生存率高、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结肠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组(n=28)和静脉化疗组(n=25),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生存率、腹腔复发率及手术前1天和术后3、15天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结果2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热灌注组术后3、15天血清sIL-2R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1),静脉化疗组血清sIL-2R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3、5年生存率腹腔热灌注组和静脉化疗组分别为86.1%、60.2%和58.3%、29.4%(P〈0.05);术后3、5年腹腔复发率分别为5.6%、27.8%和20.6%、53.0%(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可有效控制腹腔复发,提高结肠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术后血清sIL-2R水平和患者生存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李泽锋 《当代医学》2010,16(20):86-87
目的观察腹腔温热灌注(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IPHP)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分析162例手术后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资料,其中IPHP联合全身化疗76例(联合组)和全身化疗86例(单纯化疗组),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联合组27例Ⅳ期患者中CR6例,PR9例,有效率为55.56%;单纯化疗组34例Ⅳ期患者中CR3例,PR6例,有效率为26.47%(P〈0.05)。远期疗效:3年生存率联合组为77.63%,单纯化疗组为63.95%(P〉0.05);5年生存率联合组为68.42%,单纯化疗组为37.21%(P〈0.05)。2组病人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温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疗效优于单纯全身化疗,不良反应相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与腹腔内热灌注化疗联合应用对中晚期腹腔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88例中晚期腹腔恶性肿瘤分为治疗组(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参芪扶正注射液)和对照组(单纯腹腔内热灌注化疗),两组腹腔内热灌注化疗药物、剂量相同。结果两组体重、KPS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与热化疗联合应用治疗中晚期腹腔恶性肿瘤能提高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疗效,减少热化疗反应和白细胞下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化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1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中药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9例恶性肿瘤所致恶性腹水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行腹腔热灌注顺铂治疗并联合静脉化疗,同时口服扶正祛邪抗癌方治疗;对照组49例,留置腹腔引流管后腹腔灌注顺铂,同时静脉给予相同方案进行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CR+PR)高于对照组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中药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明显,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08年7月期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化疗的肺癌患者7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在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给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提高肺癌化疗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