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川芎嗪明胶药膜预防屈指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芎嗪明胶药膜对鸡屈趾肌腱损伤运物模型的影响。「方法」雄鸡趾深屈肌腱脶伤后实验组以川芎嗪明胶药膜包绕肌腱,对照组腱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得术后第7天、14天、28天及56主的损伤肌腱的动物模型,测量趾深屈肌腱的滑动距离。「结果」川芎嗪明胶药膜组的肌腱损伤模型组无粘连,滑动功能好,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明胶药膜具有良好的预防损伤肌腱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膜预防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立功  张澜  丰波 《医学综述》2014,(14):2531-2534
肌腱损伤后粘连与修复相伴行,粘连预示着功能的缺失。在肌腱愈合学说的引导下,从业者不断寻求预防肌腱粘连的方法,目前预防粘连的主要方法有局部应用药物、自体组织移植、金属屏障、生物屏障、理疗、系统康复训练。上述方法在动物实验或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诸多文献中不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研究均证实生物膜可有效地缓解肌腱粘连,尤其是可降解载药生物膜预防肌腱粘连优势明显。进一步研究有效预防肌腱粘连的生物膜并转化为临床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红花注射液预防肌腱粘连的疗效。方法 60例屈指肌腱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红花注射液组和迪康生物膜组,肌腱吻合术后分别应用红花注射液喷涂和生物膜包裹预防肌腱粘连。观察术后4周和8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及屈指肌腱肌力的变化。结果 60例患者创口均I期愈合,术后4周红花注射液组肌腱总主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肌腱总主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抓屈力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可应用于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4.
生物膜包裹防止屈肌肌腱粘连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5年起应用生物膜包裹防止屈肌腱粘连32例。除1例发生屈肌腱粘连外,其余31例均获成功,成功率达96.6%。30例经半年随访患者对手指屈曲运动自我满意率达100%。因此,可以认为生物膜包裹防止屈肌腱粘连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方法。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17~55岁,平均29.6岁。新鲜损伤24例,陈旧损伤8例。损伤部位:Ⅰ区22例,Ⅱ区13例,Ⅲ区10例,Ⅳ区4例,Ⅴ区3例。  相似文献   

5.
6.
生物蛋白胶预防屈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生物蛋白胶对屈肌腱吻合术后防止粘连及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84例屈肌腱吻合术后涂以生物蛋白胶(生物蛋白胶组),80倒不辅予任何处理(对照组)。术后随访2~14个月,观察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生物蛋白胶组和对照组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是80.9%,62.5%。结论生物蛋白胶对防止屈肌腱粘连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透明质酸钠防止屈指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9.
肌腱损伤术后导致粘连,严重影响手功能,是手外科领 域 至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难题。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肌腱的结构、营养、愈合及预防肌腱粘连 形成等方面,从不同层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现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与进展综述如下。   1 肌腱的结构、营养及愈合   众所周知,肌腱在组织学上属于致密结缔组织,以胶原纤维为主,细胞成分少,纤维粗大 而排列紧密。肌腱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糖蛋白基质。Kolliker(1852)认为胶 原纤维的排列方向与肌腱的长轴平行。Cummings(1946)通过研究跟腱,观察到跟腱的纤维大 都是平行排列的,其中一些纤维束扭转,另一些纤维束互相交错(或叉)排列。Mart in(1958)、Hueston和Wilson(1972)对指屈肌腱研究显示:有些部位的纤维束是扭转和 交错( 或叉)排列的。Jozsa(1991)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肌腱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进一步观 察到:肌腱的胶原纤维不仅有纵向的排列,而且有横向和水平的排列,并且形成螺旋结构, 进一步阐明了肌腱的组织结构特性。   肌腱的营养主要依靠血液供应、滑液营养和淋巴液的直接参与。Mayer(1916)就提出:指 屈肌腱外部血管呈节段性分布。肌腱连接处血管延续为肌外膜血管,腱旁血管和腱鞘区处的 腱系膜,而肌腱连接处的血管是由骨膜血管延续而来的。Edward(1946)证实了肌腱内部均匀 分布的纵行血管。每一腱束都有一套纵行血管束的腱内膜包绕。Brockis和Smith(1953)描述 了指屈深肌腱的长短、腱纽,它位于屈指肌腱鞘内的滑膜皱襞,分布于近侧和远侧指间关节 区域处。Zbrodowski(1981)描述了腱系膜在拇指、手指屈肌腱上的血管分布。滑膜从骨面转 至 肌腱背侧部,包绕分布至肌腱的血管。以上研究显示血液供给是肌腱营养重要途径之一。Lu ndborg[1]通过一系列的动物实验研究,对滑液在肌腱修复过程中 的营养作用提出了新 的观点。研究表明,在有滑液存在的环境中,腱细胞可以转变成为纤维细胞。腱表面滑膜存 在滑液可以自由通过的小孔,滑膜下呈网状,腱束之间和腱纤维之间都有间隙,构成了网状 结构,使得滑液可进入肌腱,营养腱纤维。可见滑液扩散也是肌腱的重要营养途径之一。La vrentieva(1974)、Nadeidin(1975)、Guercienov(1985)研究表明肌腱内部的淋巴液循环系 统直接参与肌腱的营养供给,但关于肌腱内部的淋巴回流及血管与滑液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 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丹红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心绞痛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丹红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心绞痛患者60例,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丹红组(3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川芎嗪组(30例),予以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两种注射剂对心绞痛均有治疗作用,丹红组疗效明显优于川芎嗪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相比,对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尼莫地平20 mg,每日3次,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12 d;对照组45例,给予血栓通注射液0.3 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12 d。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凝血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凝血因子Ⅱ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因子Ⅱ时间(APTT)延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中,丹红注射液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阿托伐他汀片及丹红注射液,对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心电图检查总有效率达到88.8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63.89%低于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和持续时间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采用丹红注射液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微循环的影响,及疗效、安全性、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价值。方法将130例UA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后比较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12导联)∑ST(12导联ST压低数值总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观察药物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病人的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3.2%与65.8%,P〈0.05),改善心绞痛的缺血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55.3%与38.2%,P〈0.05);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血脂的作用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检查示治疗组全血黏度、还原黏度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比较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UA患者的微循环指标改善明显,疗效肯定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4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d。14d后判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3.5%和91.2%,优于对照组的50.0%和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以观察组下降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透明质酸钠(SHP)作为防止肌腱粘连的辅助药物,Ⅰ期修复鞘管区屈肌腱损伤28例46指,配合早期功能练习,经8个月以上随访,按TA法评定疗效,优良率88.4%,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P〈0.01)。就SHP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高分子SHP具有促进肌腱愈合、防止或减轻术后粘连、改善肌腱滑动的作用,并强调无损伤操作和早期功能练习的预防肌腱粘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4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曲克芦丁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中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雅丽 《黑龙江医学》2012,36(2):134+156-134,15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文100例45~75岁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51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4周后复查活动平板试验及相关检查,心肌缺血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改善49例,显效率65.57%,有所改善18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明显改善20例,显效率42.3%,有所改善11例,总有效率6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刘宪平 《医学综述》2009,15(20):3187-318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并与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60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14 d后观察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79±5.61)明显低于对照组(11.08±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5,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8,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程琰 《中外医疗》2016,(16):141-142
目的:研究分析异甘草酸镁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78例,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78例患者设定为参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丹红注射液方法治疗,对参照组患者仅应用异甘草酸镁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指标(35.5±29.7)umol/L和另外一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61.2±56.5)U/L与参照组的(75.9±30.2)umol/L和(139.3±54.3) U/L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丹红注射液方法治疗,能够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有利于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