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6条健康家犬在止血带40kPa条件下,观察了持续1、2、4小时和2、4小时用丹参组止血带下及其以远不同部位神经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是:未用丹参组1小时后神经就有轻微形态学改变,4小时后损伤最重,止血带下神经损伤比其以远部位还重,且两侧边缘最明显,用丹参组神经损伤比未用丹参组轻,线粒体数量多且较完整,症状恢复快.证明丹参对止血带引起的神经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小鼠仅接受麻醉、开腹及关腹操作;丹参多酚酸盐组及对照组小鼠建立肝脏90min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前丹参多酚酸盐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丹参多酚酸盐60mg/kg,对照...  相似文献   

3.
18批丹参饮片的质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丹参饮片的质量.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8批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丹参饮片质量方面存在差异.结论 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应加强丹参饮片内在质量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比辅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无严重并发症的66例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常规抗菌治疗,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本组平均治愈时间4.3 d.结论: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止咳化痰方面优于常规给予抗菌治疗,减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含丹参提取物注射剂主要包括: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丹参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冻干)、丹参酮Ⅱ-磺酸钠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用丹参酚酸、注射用丹参总酚酸等,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肿瘤辅助治疗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剂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在就诊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CCCI患者,随机分为3组,丹川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疏血通组给予疏血通,联合组给予疏血通和丹参川芎嗪,3组均为1次/d,疗程14 d.在治疗前后分别对3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检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的变化.结果 疏血通注射液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均有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及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但联合组治疗后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减轻更明显,血液流变学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联合疏血通治疗CCCI比单独用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复方丹参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是否能抑制休克后早期炎症反应,从而防止失血性休克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发生.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A组)、失血性休克组(B组)和失血性休克丹参组(C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采用化学反应法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 失血性休克组血清IL-1β、IL-6、TNF-α及MD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丹参治疗组与失血性休克组比较,丹参治疗组血清IL-1β、IL-6、TNF-α及MDA浓度显著降低(P均<0.05),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6).结论 复方丹参能有效抑制失血性休克后早期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强SOD的活性,从而抑制休克后早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运动和复方丹参合剂(CDM)联合应用对去卵巢大鼠骨体积和骨量的影响。方法: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假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组,去卵巢+运动组,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运动组。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组和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运动组大鼠于去卵巢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复方丹参合剂溶液(10 ml.kg-1.d-1)灌胃,持续11周。去卵巢+运动组和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运动组大鼠于去卵巢术后第7天开始给予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每周5天,每天以16 m/min速度跑45 min,跑道倾角0,持续10周。第11周末,麻醉状态下动脉放血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左股骨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干重、骨灰重变化。结果:去卵巢组大鼠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干重、骨灰重等指标均低于假去卵巢组(P<0.01);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组和去卵巢+运动组大鼠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干重、骨灰重等指标虽较去卵巢组显著增加(P<0.01),但仍显著低于假去卵巢组(P<0.01);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运动组大鼠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干重、骨灰重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组和去卵巢+运动组(P<0.01)。结论:运动可加强复方丹参合剂改善去卵巢大鼠骨体积和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的含量,考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常用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含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根据临床应用,按比例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常用溶媒混合,观察配伍后的外观变化、pH值及含量变化。结果该方法能准确测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含量,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常用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受储藏时间、温度的影响。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宜在高温、长时间光照的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阿魏酸、丹参多酚酸对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引起大鼠颞肌波形蛋白表达的作用. 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3只;第1组只在实验离心机上固定5 min作为对照组;第2组在+10 Gz条件下处置30 s、每日重复5次,每周4次,连续3周作为实验对照组;其余6组处置方法同实验对照组,且每日离心前30 min分别肌肉注射阿魏酸或丹参多酚酸(给药剂量分别为1、3、10 mg/kg),对照组及实验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每组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对照组未发现波形蛋白的表达,而实验对照组波形蛋白染色呈现强阳性.不同剂量的阿魏酸、丹参多酚酸对于波形蛋白的表达呈现抑制作用,并且该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结论 阿魏酸、丹参多酚酸对于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引起的大鼠颞肌波形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提示该类药物可有效地防治由于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引起的颞颌关节疾病.  相似文献   

11.
刘丽 《西南军医》2011,13(3):471-472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与丹参治疗尘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3例尘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三组,A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B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治疗,C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95.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三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迭莫、丹参治疗尘肺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更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2.
黄芪、丹参浸剂用于防治甘油致家兔的ARF.实验结果表明:甘油致家兔ARF实验模型,其损害不仅限于肾小管各段,而且不可避免地损伤肾小球的超微结构,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功能丧失,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成为尿闭的根源.两种浸剂对ARF的防治效果对比.黄芪显著优于丹参,各项检测指标(P<0.01).提示黄芪是ARF理想的保护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及β-七叶皂甙钠减轻大鼠烫伤后氧自由基损害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烧伤后急性肾损伤(Acute Renal Injury,AR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作30%TBSA Ⅲ度大鼠烫伤模型,并随机分为盐水组(M)、丹参组(S)、β-七叶皂甙钠组(A)及联合组(C,丹参+β-七叶皂甙钠),另设假烫对照组(N),每组8 只.烫伤后24h取外周血测白细胞粘附聚集(LAA),取肾组织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肾组织含水量(WCT).结果:丹参组、β-七叶皂甙钠组及联合组外周血LAA、肾组织MDA及WCT明显低于盐水组,联合组最低;SOD含量明显高于盐水组,联合组最高.结论:丹参及β-七叶皂甙钠通过减轻中性粒细胞(PMN)在肾内的聚集、粘附,减少肾组织内氧自由基的含量,提高抗氧化剂SOD的水平及减少肾含水量等机制,对烧伤后ARI有一定防治作用,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丹参对反复高+Gz暴露致脑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选用200g左右的SD大鼠,在+Gz暴露前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bFGF(100μg/kg)或丹参(15g/kg)各一次,置动物离心机离心后不同时间处死,测定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s)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凋亡细胞数,并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测定值比较.结果+Gz暴露组的EAAs、NO含量和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FGF和丹参处理组的测定值明显低于+Gz暴露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结论bFGF和丹参能降低+Gz暴露后脑内EAAs和NO的含量及凋亡细胞数,对+Gz暴露所致脑损伤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永  吴彦民  杨聪 《西南军医》2011,13(5):859-86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具有较高致死率、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目前治疗以止血、控制颅内压等保守治疗为主,但活血化淤也是目前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丹参注射液作为活血药物治疗脑出血一般在稳定期使用,在急性期使用的问题,临床上一直持慎重态度.我们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静  黄忠  魏尉  胡赞芬 《西南军医》2017,(3):233-236
目的 研讨丹参与人血白蛋白联合使用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组均30例.两组患者均予保肝、支持治疗.对照组:予螺内酯+呋塞米利尿治疗.治疗组:予以上治疗的同时,予以白蛋白输入+丹参注射液20 mL.观察两组患者肝功、24 h尿量、体质量及腹水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以上各检查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治疗中,常规利尿治疗基础上,丹参与人血白蛋白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伟  马华 《武警医学》2006,17(3):182-185
 目的探讨丹参对持续癫癎发作诱发幼鼠脑神经元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皮下及腹腔注射贝美格针诱发健康幼龄鼠癫癎持续状态发作.光镜下观察神经元病变情况;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持续癫癎组幼鼠脑组织光镜下可见明显的神经元病变,电镜下可见海马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病变.丹参治疗组神经元病变均轻于持续癫癎组;而正常对照组未见类似病变.结论丹参在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对持续癫癎幼鼠脑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有效防治小儿惊厥性脑损伤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复方丹参液的临床新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复方丹参液的主要成份为丹参 ,药理试验证实丹参有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 ,调节血脂 ,抗氧化及动脉硬化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脑缺血。其功效为活血化瘀、养血安神、消肿定痛。本品复方制剂除具有以上功能外 ,临床上使用广泛 ,副作用少。单用或合用时尚可用于治疗肢体功能障碍、肺心病心力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现分别综述如下 :1 消化系统1 .1 肝硬化 曾庆贵等 [1 ]报道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液 40ml/d及酚妥拉明 2 0 mg/d静滴 ,治疗肝硬化 1 5例 ,2周为1个疗程。结果与两药分别单独应用及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5 6例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丹参对照组 ,均治疗 14d ,观察3组的症状缓解、平板运动试验改善情况 ,以及比浊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的P选择素变化情况。结果 丹参多酚酸组在症状缓解、平板运动试验改善方面与丹参组相近 ,在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P选择素方面优于丹参组。结论 丹参多酚酸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 ,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ST T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方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分别有患者4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V、PV、Fib、PCV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0.9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2.73%,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依达拉奉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方案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体内血液流变学状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