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观赏獐牙菜中新呫吨酮的化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我国民族药观赏獐牙菜(Swertia decora Franch)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4,5,6,7-四甲氧基呫吨酮(1),1,3,8-三羟基-2,5-二甲氧基呫吨酮(2),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呫吨酮(methylswertianin, 3),1-羟基-3,7,8-三甲氧基呫吨酮(decussatin, 4),1,7,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swertianin, 5)及红白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 6)。化合物1 和2为新化合物,定名为观赏獐牙菜呫吨酮-I- (swertiadecoraxanthone-I)和观赏獐牙菜呫吨酮-II (swertiadecoraxanthone-II),其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民族药观赏獐牙菜(swwertia decora Franch)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4,5,6,7-四甲氧基咕吨酮(1),1,3,8-三羟基-2,5-二甲氧基咕吨酮(2),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咕吨酮(methylswertianin,3),1-羟基-3,7,8-三甲氧基咕吨酮(decussatin,4),1,7,8-三羟基-3-甲氧基咕吨酮(swertianin,5)及红白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6)。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定名为观赏獐牙菜咕吨酮-I-(soertiadecoranthone-I)和观赏獐牙菜咕吨酮-H(swertiadecoraxanthone-II),其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3.
川东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 Franch)活性成分。方法用硅胶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用UV,IR,NMR和MS等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V);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酮(VI)和1,8-二羟基-3,4,7-三甲氧基酮(VII)。结论VII为新酮,其余两个酮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紫红獐芽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溶剂萃取、柱色谱、薄层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紫红獐芽菜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波谱和理化性质等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紫红獐芽菜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1-羟基-2,3,5-三甲氧基咄酮(1)、1-羟基-3,7,8-三甲氧基咄酮(2)、1,3,8-三羟基-5-甲氧基咄酮(3)、1,5,8-三羟基-3-甲氧基咄酮(4)、齐墩果酸(5)、獐牙菜苦苷(6)、龙胆苦苷(7)、芒果苷(8)、8-O-β-D-吡喃葡萄糖-1,3,5-三羟基咄酮(9)、1-O-β-D-吡喃葡萄糖-7-羟基-3,8-二甲氧基咄酮(10)、1-O-β-D-吡喃葡萄糖-8-羟基-3,7-二甲氧基咄酮(11).结论 化合物2、3、7、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枝条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红厚壳枝条中提取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3-三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1)、3,5-二羟基-1-甲氧基口山酮(2)、1,7-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3)、3-羟基-4-甲氧基口山酮(4)和12-甲氧基红厚壳素P(5)。结论以上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以上化合物进行了体外肿瘤细胞毒活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5均显示了肿瘤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6.
川东獐牙菜一个新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 Franch.)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用柱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利用UV,IR,NMR,MS等方法确证化合物结构,采用DPPH方法研究了7个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二甲氧基-1,4-二羧基苯(VIII);1,5,8-三羟基-3,4-二甲氧基酮(IX)和1,8-二羟基-3-(3′-羟基-丁氧基)酮(X)。结论X为新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VIII和IX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叶藤黄(Garcinia xanthochymus)茎皮95%(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制备薄层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5-三羟基口山酮(1)、1,4,5-三羟基口山酮(2)、1,6-二羟基-4,5-二甲氧基口山酮(3)、1,5-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4)、1,4-二羟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吡喃(2’,3’:6,7)口山酮(5)、木犀草素(6)、槲皮素(7)、山柰酚(8)、tirucallane-7,24-dien-3-ol(9)、morol-ic acid acetate(10)。结论化合物6、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彝药布高兹尔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继续报道Veratrills baillonii Franch根中分离得到的另外两个(口山)酮成分。现经光谱、理化常数鉴定,已确定为:1-羟基-2,3,5,6-四甲氧基(口山)酮(Ⅶ)及1-羟基-3,4,6-三甲氧基-7-0-β-D-吡喃葡萄糖基(口山)酮(Ⅷ)。此外,尚自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并检出3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经聚酰胺薄膜层析,并与龙胆苦甙、獐牙菜苦甙等标准品对照,其中之一已初步确定为龙胆苦甙。  相似文献   

9.
大叶藤黄中三个新《口山》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叶藤黄树皮中<口山>酮类成分,运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对大叶藤黄树皮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共分离得到3个新<口山>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2,5-三羟基-6-甲氧基<口山>酮(1),1,4,6-三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2),1,2,7-三羟基-4-(1,1-二甲基烯丙基)<口山>酮(3).  相似文献   

10.
周雨虹  ;郭强  ;姜勇  ;屠鹏飞 《中国药学》2014,23(10):723-730
为长毛籽远志Polygala wattersii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它的根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利用砖胶、SephadexLH-20、制备薄层色谱及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El—MS、ESI—MS、1HNMR及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并与文献相对照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共从长毛籽远志根中分离鉴定了23个化合物,包括11个[口山]酮类:1,3-二羟基[口山]酮(1),1-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2),1,3-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3),1,3,7-三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4),1,3,6-三羟基-2,7-二甲氧基[口山]酮(5),1,6,7-三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6),1,7-二羟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7),1,7-二甲氧基[口山]酮(8),1,2,3-三甲氧基[口山]酮(9),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10),6-羟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11);9个糖酯类:3'-O-阿魏酰基-6-O-乙酰蔗糖(12),arillatose B(13),sibficoseA5(14),sibricoseA6(1S),3',6-二-O-芥子酰基蔗糖(16),tenufolisideA(17),3'-O-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6—O-对甲氧基苯甲酰基蔗糖(18),glomeratoseA(19),1-O--对香甄酰基葡萄糖(20);两个三萜皂苷类:bayogenin-3—O-glucoside(21)和tenufolin(22)及1个苯丙素类:芥了酸(23)。其中,化合物2和12为首次从远志属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6外其它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岷当归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和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岷当归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7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58.99%;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2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3.43%,相同成分13种。结论 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岷当归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该实验结果为了解其挥发性成分及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藿香正气滴心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包纳藿香正气方中脂溶性、挥发性和水溶性成分的新剂型滴心丸。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水煮法,分别提取藿香正气方中的脂溶性、挥发性、水溶性成分,然后将脂溶性和挥发性成分制成滴丸,再将水溶性成分包裹在外形成滴心丸。结果通过正交试验摸索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脂溶性、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条件,通过系列平行试验摸索出滴丸母核的最佳滴制条件和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最终制备成藿香正气滴心丸。结论滴心丸吸取了滴丸与水丸的优点,克服了两种剂型各自的不足,减少了试药用量,缩短了溶散时间,使剂型进一步优化;滴心丸适用于水溶性和脂溶性物质均为有效成分的中药复方,属于剂型创新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吴彩霞  常星  康文艺 《中国药房》2010,(23):2164-2166
目的:定性分析多枝柽柳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多枝柽柳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法鉴定。结果:共分离出34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5个,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质量分数,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89.50%。其主要成分是十五烷(16.83%)、壬醛(12.45%)、十六烷(8.20%)、十四烷(8.08%)和己醛(7.37%)。多枝柽柳挥发性成分主要含有烃、醛、酮和醇4类化合物,其中烃类的含量最高,为37.11%;其后依次为醛类(占27.56%)、酮类(占8.89%)、醇类(8.04%)。结论: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红柳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白头翁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头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水蒸气蒸馏、超声两种方法,提取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中鉴定了33个组分,从乙醚超声提取挥发油中鉴定了35个组分。结论烷烃分别占水蒸气蒸馏法和乙醚超声法挥发油的66.15%和42.87%,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含有15种相同的成分。  相似文献   

15.
山东金银花鲜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山东金银花主流品种大毛花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析鉴定出不在此列(王古)(王巴)烯芳樟醇等47种化合物,占全部挥发油总含量的92.70%。并测定了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橘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橘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并应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橘叶挥发油中分离出50种化学组分,鉴定了其中34种,占总油量的83%。结论:橘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β-榄香烯(19.96%)、石竹烯(10.27%)、石竹烯氧化物(8.78%)、[1R-(1a,3aβ,4a,7β)]-1,2,3,3a,4,5,6,7-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薁(6.97%)、邻伞花烃(6.27%)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盆炎灵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初步阐明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SD大鼠灌胃给予盆炎灵颗粒后,采用HPLC-DAD测定其含药血样、肝脏、肾脏、子宫的色谱图,通过与空白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对比分析,探讨盆炎灵的体内移行成分。结果:盆炎灵血清HPLC色谱图中可检出19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11个成分被机体直接吸收入血,其余8个可能为代谢产物,5个色谱峰被确认为原儿茶醛、绿原酸、阿魏酸、甘草苷和丹酚酸B。含药肝脏组织中发现7个成分;含药肾脏中发现8个成分;含药子宫中发现2个成分。结论:含药组织的色谱峰明显多于空白组织,该方法为阐明盆炎灵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藏药柳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藏药柳茶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应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藏药柳茶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联用法鉴定化合物,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鉴定了4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2.68%。结论柳茶的主成分为E-罗勒烯酮和芳樟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刺五加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得率,并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与常规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法)对刺五加叶药材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提取收率进行比较研究,用GC/MS法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性组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51个成分,确认了其中39种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68.85%)和芳香族类化合物(6.32%),其中,(+)匙-叶桉油烯醇含量最高,达19.89%,其余依次为1甲-基-5亚-甲基-8-[1甲-基乙基]-1,6环-癸二烯(7.02%)和1甲-基-1乙-烯基-2,4二-异丙烯基-环己烷(5.59%)等。结论:同时蒸馏萃取法是提取刺五加叶挥发性物质的优良方法。采用GC-MS法可以高效、适用、准确地分析、鉴定药材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对深入探索中药的药用价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菊科苍耳属(XanthiumL.)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苍耳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并且对其主要的生物活性进行总结。结果苍耳属植物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倍半萜内酯类、水溶性苷类、挥发油等化合物,它们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结论为苍耳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