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9,(3):358-361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接受PKP治疗的OVCF患者60例,依据患者术后接受唑来膦酸与否,分为联合治疗组(A组,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及对照组(B组,未接受唑来膦酸治疗)。通过观察术前、术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高度、骨密度的改变以及PKP术后再骨折的发生率,从而评估唑来膦酸联合PKP治疗OVCF的疗效。结果:A组与B组在术后1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其VAS、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2年A组VAS及椎体高度改善明显优于B组。术后1年及术后2年A组骨密度改善明显优于B组,且PKP术后再骨折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唑来膦酸联合PKP治疗OVCF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PKP术后再骨折风险,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以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在术后3 d予以静滴唑来膦酸针,对照组术后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两组患者自入院起均予以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3片,600 mg/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骨密度、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特殊序列(β-CTX)浓度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53±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为(0.579±0.048)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89±0.052)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的血清PⅠNP浓度分别为(14.22±2.15)ng/mL,(16.52±1.8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17±1.46)ng/mL、(20.82±2.0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的β-CTX浓度分别为(0.18±0.03)ng/mL、(0.22±0.0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1±0.02)ng/mL、(0.30±0.0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好,新发椎体骨折少.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可增加患者椎体骨密度、改善患者疼痛、预防新发椎体骨折,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唑来膦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和PKP+唑来膦酸组,唑来膦酸治疗后1周及12个月对两组进行随访,并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唑来膦酸治疗后1周,PKP+唑来膦酸组VAS评分(3.35 ±0.81)与PKP组(3.28±0.7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PKP+唑来膦酸组VAS评分明显低于PKP组(P<0.05).PKP组治疗后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KP+唑来膦酸组治疗后BM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PKP+唑来膦酸组治疗后BMD与PKP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唑来膦酸能明显降低腰背部疼痛,提高骨密度,并能遏制骨质疏松症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华杰 《河北医学》2011,17(6):800-802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接收的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计14例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4例患者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出现明显的活动受限及腰背痛但不存在神经根或脊髓压迫表现,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常规X线平片等影像学检查以确诊,其中6例行椎体成形术,8例行后凸成形术。结果:术后表现PVP组5例完全缓解症状,1例部分缓解症状;PKP组6例完全缓解症状,2例部分缓解症状。PVP组及PKP组均未见骨水泥渗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术前评估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娴熟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效果的保证,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值得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编织囊袋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手术采用编织囊袋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和对照组(手术采用传统椎体后凸成形术),各30例。所有病人均获随访4~12个月。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ODI及VAS评分、伤椎Cobb角及前缘高度以及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病人在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2组病人间VAS、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2组病人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时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2组病人在同一时间点的伤椎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obb角平均矫正值为(6.8±3.5)°,对照组为(7.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在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伤椎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未出现骨水泥渗漏,对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为22.6%(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编织囊袋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避免了骨水泥渗漏,可应用于椎体后壁不完整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改良胸腰椎椎体穿刺点及穿刺角度,探讨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优势.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因骨质疏松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共38椎体,应用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1年疼痛缓解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Sky骨扩张系统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15例17个椎体,比较手术前后VAS 评分和病椎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胸腰段后凸角度,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5天;术前患者的VAS评分平均为8.5分,术后第1天平均降至2.5分,出院时评分为2.3分,术后3个月随访平均评分为2.1分;有12个椎体高度有显著性恢复,胸腰段后凸Cobb角平均恢复7°,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Sky骨扩张系统作为一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器械,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同时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②老年胸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特别合并慢性病患者不是绝对禁忌证,相反慢性病患者合并胸腰段病理性骨折更需要早期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刘桂发  王晖 《当代医学》2011,17(12):120-120,157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0年2月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44例,本组患者取仰卧位,局麻成功后,在C臂透视机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评定患者手术前后1d的疼痛情况;采用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患者每个椎体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10)min;每个椎体注入的骨水泥平均为(3.3±1.8)ml;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是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患者术后24h能够下床活动占70.4%;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术后1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和术后1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够显著改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创伤小且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2005年4月~2009年3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测量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术前术后X线侧位片的椎体高度和Cobb's角度的改变情况,分析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32%,Cobb’s角平均纠正24.70,没有发生严重后果?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重建脊柱稳定性,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价值及并发症防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68例,其中男21例,女47例,年龄62~82岁.用国产的椎体后凸成形手术套件,患者取俯卧位,在C型臂监测下,胸伤椎穿刺点位于横突肋凹与上关节突之间,腰伤椎位于椎弓根投影外上缘,即左侧9点钟或右侧3点钟确定穿刺位位置,穿刺针经椎弓根侧位确认穿刺针尖位于骨折椎体,正侧位确认位置无误后,按步骤进行手术操作.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2例骨水泥向椎间盘渗漏,2例向椎旁组织渗漏,4例7节椎体骨水泥渗漏至椎管内,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其中1例手术第2天离床活动后出现左侧大腿前外侧疼痛,对症治疗后6 d好转外,余未引起临床症状;2例术中出现血压、脉搏下降,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低热3例,所有患者在手术第2天离床活动.术后3~18月随访,伤椎最大塌陷处的平均高度由1.58cm增加至2.13cm,后凸cobb角较术前平均缩小(12.3±3.4)°.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恢复骨折椎体部分高度,改善后凸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前进针角度的测量,MRI及3DCT判断伤椎周壁骨质的完整性,全程监测骨水泥推注过程,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陆纯德 《当代医学》2022,28(3):10-12
目的 探讨单侧穿刺经皮后凸成形术(PKP)联合唑来膦酸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近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13例老年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7)与观察组(n=56),对照组接受单侧穿刺PKP治疗,观察组接受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122例OVCF老年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组,每组61例,A组给予PKP,B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观察2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活动能力、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情况;2组患者术后均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对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治疗后,2组在VAS评分和活动能力方面均明显改善(P<0.05),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较治疗前恢复良好,A组较B组恢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89%,观察组发生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和PVP均能显著止痛,但PKP较PVP椎体恢复和脊柱后凸情况改善效果更佳,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侧经椎弓根途径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57例(65椎)单纯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X线侧位片评定椎体高度恢复,采用VAS评分评定疼痛,对手术前、后的结果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7例均成功施行椎体成形术,9例出现渗漏,术后椎体高度及疼痛评定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平均14个月(6个月~4年),伤椎高度保持;相邻椎体再发压缩骨折3例,均行PKP术治愈。结论单侧经椎弓根途径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有效止痛并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其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例,比较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和活动能力,观察手术并发症,评估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明显疼痛减轻,活动能力均改善。随访时间3~11个月,平均6个月。近期效果满意。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3%。结论: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严格术前准备和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是可以预防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老年医院骨科住院有症状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PKP术的189例患者为PKP组,行PVP术的173例患者为PVP组,随访1年,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以随访时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25例患者为病例组,未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337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入组362例患者,PKP和PVP两种术后均使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明显减低,两种术后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75,95%CI:1.040~1.112,P<0.001),骨密度T值减低(OR=0.576,95%CI:0.351~0.946,P=0.030),骨水泥渗漏(OR=2.284,95%CI:1.200~4.344,P=0.018),术后矢状位Cobb's角过度矫正(OR=1.188,95%CI:1.124~1.255,P=0.009)是OVCF术后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KP和PVP两种手术方法均可以提供效果相当的疼痛缓解率,两种术式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骨密度T值降低、骨水泥渗漏(椎间盘内渗漏)和术后局部矢状位Cobb's角过度纠正是OVCF术后邻近椎体继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田金萍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36-13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空军总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28例为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患者29例为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1.3±5.6)min]、术中出血量[(7.4±2.0)mL]、下床活动时间[(1.5±0.4)d]、住院时间[(5.8±1.6)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25.1±6.4)min、(8.9±2.3)mL、(1.8±0.6)d、(7.1±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100.0%(29/29)]明显好于对照组[85.7%(24/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4%(1/29)]低于对照组[14.3%(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创伤,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6例40椎体,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采用经皮椎后凸成形术.结果 36例均获得3~6个月随访,术前椎体前壁高度由( 14.62±1.20) mm恢复至术后(23.16±1.14)mm,术前椎体co...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老年患者的57个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在双C臂X光机透视下,经皮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骨水泥,并对止痛效果和椎体恢复高度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好转,24 h后可离床活动,术后X线片确认压缩性骨折基本复位。随访1-15个月,腰背痛无复发,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能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操作方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