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高龄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5例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出现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有微血管病变)和B组(无微血管病变),对比两组的HbA1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G),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和B组的FPG、2hPG及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组FPG、2hPG及HbA1c亦高于B组(P<0.05).结论:HbA1c在有微血管病变的高龄2型糖尿病组中的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HbA1c可作为诊断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 (CA199)水平与血糖控制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测定173例T2DM患者血清CA199、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空腹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通过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测定、肌电图检查评估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存在情况.分析T2DM患者CA199水平与HbA1c、FBG、2hPB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血清CA199水平的因素;比较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与无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的CA199水平.结果 HbA1c、FBG与CA199呈正相关(P<0.05),2hPBG、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与CA199无相关性(P>0.05).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CA199水平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患者(P<0.05),存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CA199水平分别高于无糖尿病肾病、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P<0.05).HbA1c是T2DM患者CA199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CA199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平均水平时需要评价其血糖状态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存在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1~10月期间诊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0例为有微血管病变患者,40例为无微血管病变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FBG)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HbA1c、FB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相比,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HbA1c、FB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生长激素(GH)水平与胰岛分泌功能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测定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合并微血管病变组45例和合并微血管病变组41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血糖(BG)、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HbA1c、TC、TG、LDL及HDL检测,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S).结果糖尿病两组各时相血糖值及HbA1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合并微血管病变组,HbA1c、FGH、TC、TG及LDL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显著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1).Pea体on相关分析显示,FGH与HbA1c、TC及LDL呈显著正相关,而与IS呈显著负相关.HbA1c与TC、TG呈显著正相关,而与IS呈显著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严重的持续性高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FGH水平升高,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欧阳清  石青峰  刘健  杨峻 《华夏医学》2009,22(3):411-4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血清果糖胺(F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34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与39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硝基四氮唑蓝还原法测定果糖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全血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糖尿病(DM)患者血清FBG,FA及HbA1c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FBG与FA及HbA1c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7)分别为0.67及0.66.结论:糖尿病患者FBG、FA及HbA1c三者关系密切,若三者联合检测,将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即刻、近期和长期的血糖监控信息,有助于糖尿病(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与作用。方法选择2011-03~2012-12间于我院就诊的84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中56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组,另筛选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成人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等相关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bA1c、FBG、餐后2 h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糖尿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的FBG、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血清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HbA1c与FBG呈正相关(r=0.443,P〈0.05),与C肽呈负相关(r=-0.628,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HbA1c与血清C肽水平发生异常,其结果可以作为反映胰岛素分泌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两者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肾病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及与并发症的关系,及时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观察组)100例和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两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分析HbA1c与FBG的关系,以及Hb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FBG及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A1c水平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两组之间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检测血液中HbA1c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诊断、血糖控制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贤文 《重庆医学》2007,36(12):1164-1166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BG)、血清果糖胺(FMN)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组,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清FBG、硝基四氮唑蓝还原法检测血清FMN、免疫抑制透射比浊法检测全血HbA1c.结果 糖尿病组FBG(12.15±5.82)mmol/L、FMN(3.26±0.75)mmol/L、HbA1c(9.81±1.84)%,FBG与血清FMN和HbA1c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72,均明显比对照组FBG(4.85±0.56)mmol/L,FMN(2.17±0.32)mmol/L,HbA1c(5.74±0.84)%高,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检测FBG、FMN和HbA1c分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即刻、近期和长期的血糖监控信息,有利于预防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判,更好地建立和开展对糖尿病的三级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15日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302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体检正常人群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上述人群 GA、HbA1c水平,将检测结果按2型糖尿病及伴不同并发症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 GA、HbA1c 的诊断效能.结果 1)单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肾病组 GA和 HbA1c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各组GA与 HbA1c均呈正相关(P<0.01).3)2型糖尿病肾病组的 GA 水平为(28.3±10.4)%,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22.3±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OC 曲线结果显示,GA、HbA1c 诊断糖尿病最佳切点为15.4%和6.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9、0.918.结论 GA 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中明显升高,与 HbA1c有较好相关性,二者对2型糖尿病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GA较 HbA1c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更具相关性,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N)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T2DM患者80例,根据血管并发症情况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各组间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ADPN等水平的差别,观察血浆ADPN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中BMI和HbA1c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中BMI、WHR及HbA1c水平均高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P<0.0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中HbA1c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ADPN水平低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ADPN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HbA1c(r=-0.446,P<0.01)和BMI(r=-0.361,P<0.05)与ADPN水平负相关;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WHR与ADPN水平负相关(r=-0.451,P<0.01);单纯糖尿病组HDL-C与ADPN水平正相关(r=0.587,P<0.01)。结论血浆ADPN水平下降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指标。血浆ADPN水平与HDL-C正相关,对于防治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DN30例,非DN86例及正常健康体检者25例,检测各组HbA1c、FBG、mALB水平。结果①DN组的HbA1c、FBG、mALB均明显高于糖尿病非DN组及正常对照组,糖尿病非DN组HbA1c、FBG、mALB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②空腹血糖〉11.1mmol/L的C组40例糖尿病患者中DN的检出率达32.5%(13,40),明显高于A组;空腹血糖(7.8~11.0)mmol/L的B组56例糖尿病患者中DN的检出率达26.8%(15/56),明显高于A组。@HbA1c〉9.0%的C组37例糖尿病患者中DN的检出率达48.6%(18/37),明显高于a、b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HbA1c、FBG及mALB的测定能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100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早期组、糖尿病肾病中晚期组,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HbA1c、CysC及血脂水平。【结果】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组FBG、HbA1c、CysC、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组、中晚期组FBG([9.62±1.71)、(12.37±1.99)mmol/L]、HbA1c([8.37%±1.07%)、(12.37%±1.03%)]、CysC([1.78±0.51)、(6.29±0.52)mg/L]、血脂水平浓度升高,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7.43±0.81)mmol/L、(6.24%±0.85%)、(1.03±0.62)mg/L,P〈0.05]。糖尿病肾病中晚期组FBG、HbA1c、CysC、血脂水平高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组(P〈0.05)。【结论】2型DN患者HbA1c、CysC、血脂水平均明显升高,其水平与患者微血管病变程度有关,提示HbA1c、CysC、血脂水平对DN早期诊断和疾病预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围绝经期女性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围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依据有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检测两组的血脂、血压、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病例组患者的病程、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体重指数、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FBG、LDL-C、HbA1C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DL-C升高和高血糖与围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糖代谢和脂代谢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6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隔夜空腹12 h血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P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组HbA1c、FBG、PBG、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组HbA1c与FBG、PBG呈正相关,与TC、TG存在平行升高趋势。结论:高血糖、高血脂是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异常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微颗粒( EMPs)水平在糖尿病合并症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合并症的不同,分为单纯糖尿病组26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32例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22例. 另外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40 例为对照组. 流式细胞法检测EMPs水平. 结果:糖尿病各组体质量指数( BMI)、空腹血糖( FBG)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糖尿病组EMP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糖尿病各组间比较显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EMPs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 P<0.05);糖尿病患者EMPs水平与FBG、TC、TG呈正相关性,与其它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有血管病变患者,内皮细胞微颗粒明显增高,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反应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可作为判断血管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糖化血红蛋白在血糖异常和糖尿病患者中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自国 《安徽医学》2011,32(4):523-525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和血糖异常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探讨糖尿病患者HbA1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52例,血糖异常者28例,正常对照52例,分别测定HbAlc和FBG,并记录临床并发症。结果糖尿病组的HbAlc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血糖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94,P〈0.01);糖尿病组的HbA1c和FBG均高于血糖异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183和27.932,P〈0.01);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的HbA1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5,P〈0.01),而两者间FBG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5,P〉0.05)。结论 HbAlc较FBG更能真实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全面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初步判断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80例作为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80例作为糖尿病+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2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结果 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脑梗死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组+脑梗死组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脑梗死组FBG、HbA1c、FINS、HOMA-IR、TG、TC、LDL-C高于对照组且糖尿病+脑梗死组高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脑梗死组HDL-C低于对照组,且糖尿病组+脑梗死组低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与FBG、HbA1c、FINS、HOMA-IR、TG、TC、L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FINS、HOMA-IR、TG、TC、LDL-C、HDL-C是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升高,其水平受FINS、HOMA-IR、TG、TC、LDL-C、HDL-C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薇  刘丽楠  李强  张巾超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7):1425-1426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受检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HGF水平,并分析HGF与HbA1c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空腹血糖、HbA1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尿组尿蛋白水平与其他3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H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GF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及HbA1c呈正相关(P〈0.01)。结论HGF与糖尿痛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血清HGF水平可能有助干旱期诊断和评估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140例糖尿病患者,90例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伴并发症组患者其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而糖尿病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治疗效果的一项良好指标,与空腹血糖检测相结合更有利于临床对糖尿病诊断、监控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