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窦癌根治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胃窦癌患者共497例,按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低白蛋白组(<35 g/L,194例)与正常白蛋白组(≥35 g/L,303例),分析根治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影响根治术前低白蛋白血症的单因素研究发现,在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肿瘤T分期、TNM分期上,低白蛋白组与正常白蛋白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研究发现,年龄、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是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低白蛋白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6.3%、85.7%、78.7%,正常白蛋白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76.0%、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窦癌患者预后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TNM分期、术前白蛋白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对于胃窦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TNM分期是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的独立危...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041-1042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前CEA值等因素对胃癌根治术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胃癌TNM分期、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术前血清CEA值与胃癌根治术预后有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胃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术前血清CEA值为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的诸多因素中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术前血清CEA值为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制定个体治疗方案,对胃癌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临床病理因素在结肠癌和直肠癌预后中的不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各临床病理因素对结肠癌和直肠癌预后影响的区别,并分析根治术后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对101例结肠癌、219例直肠癌及137例根治术后的直肠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结肠癌和直肠癌预后共同的不利因素,吸烟、浸润达浆膜外、未化疗和血清白蛋白含量低是结肠癌的可疑不利因素,印戒细胞癌、肿块大于6cm、浸润达浆膜外、未行根治性手术和TNM分期高则是直肠癌的不利因素。根治术后的直肠癌病例,浸润深度深、发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少、无Crohn样反应、肿瘤芽多、TNM分期高和尿糖阳性是不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结肠癌有关的独立预后因素为吸烟、淋巴结转移和血清白蛋白含量;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远处转移、TNM分期和手术方案;根治术后的直肠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包括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与尿糖。结论:吸烟、淋巴结转移和血清白蛋白含量是结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远处转移、TNM分期和手术方案是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根治术后的直肠癌患者,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尿糖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38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TNM分期、分化程度、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大便隐血与癌性贫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9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2009年AJCC结直肠癌TNM分期法(第7版)进行分期,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直肠癌贫血相关因素。结果:389例结直肠癌患者贫血总发生率为44.0%,右半结肠癌(P<0.05)、高TNM分期(P<0.05)、低白蛋白水平(P<0.05)和大便隐血阳性(P<0.05)的患者更易出现贫血,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与贫血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结直肠癌的部位、分期、白蛋白水平及大便隐血是癌性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老年胃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2005-2009年收治的23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60岁)胃癌患者,对性别、年龄、民族、合并症、肿瘤部位、Borrman分型、细胞的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远处转移、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水平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以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率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评价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238例患者1年累计生存率为72.6%、3年累计生存率为25.4%、5年累计生存率为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民族、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CEA水平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术后是否接受放化疗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民族、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是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龄结肠直肠癌患者根治切除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ang JW  Bai XF  Zhou ZX  Zhao DB  Wang CF  Zhao P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1467-1470
目的 探讨影响7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切除术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收治的263例7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平均年龄74.9岁,147例(55.9%)为男性.术后发生并发症者38例(14.4%),手术后30 d内死亡3例(1.1%).全组5年生存率为70.5%,Ⅰ、Ⅱ和ⅢC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4.8%、71.8%和61.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癌性肠梗阻、ASA评分、术前贫血、术前低自蛋白血症、手术并发症、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手术并发症、术前低蛋白血症、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是影响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较好,年龄、合并症、手术并发症、术前低蛋白血症、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行结肠癌根治术的1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应用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N分期、术前有无肠梗阻或穿孔、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对无瘤生存时间(DFS)有显著影响(P<0.05),TNM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对总生存时间(OS)有显著影响(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分期(P<0.01,HR=2.303)、术前CEA水平(P<0.05,HR=2.630)是DFS的独立影响因素,TNM分期(P<0.01,HR=3.035)、分化程度(P<0.05,HR=1.798)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Ⅲ期患者辅助化疗对DFS和OS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N分期和术前CEA水平是DFS的独立影响因素,TNM分期、分化程度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早诊早治、对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应加强术后辅助化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比较采取不同肿瘤分期方法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70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3种不同的肿瘤分期方法对胃癌独立预后因素的影响。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术前血色素、血CEA、血CA199、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输血、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N分期)、远处转移情况(M分期)、TNM分期与胃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当采用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远处转移情况来表示肿瘤分期时,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远处转移情况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当采用简单的TNM分期(Ⅰ、Ⅱ、Ⅲ、Ⅳ期)来表示肿瘤分期时,简单TNM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手术时间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当采用细致的TNM分期(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ⅢC、Ⅳ期)来表示肿瘤分期时,仅细致TNM分期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分期是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细致的TNM分期更有助于对胃癌手术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122例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3月~2008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进行胃癌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组织学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肿瘤分化程度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Cox分析显示TNM分期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肿瘤类型、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判断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在食管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2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CRP水平,分析术前CRP水平、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CRP水平与TNM分期、T分期、N分期相关。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的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CRP浓度5 mg/L为分界点分为CRP正常组和CRP升高组,单因素生存分析示病理类型、TNM分期、T分期、N分期及术前CRP是预后危险因素。血清CRP水平升高者和血清CRP正常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3%和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示病理类型、T分期、术前CRP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升高组和正常组的预后风险比(HR)为2.765,95%CI为(1.713,4.46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CRP水平升高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PLT)计数与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7月于四川省肿瘤 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新发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CRC病例486例,并对其预后进行前瞻性随访。分析术前血小板计数与临 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χ2检验;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 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术前血小板计数与肿瘤部位、T分期和M分期有关(均P<0.05)。不同术前血小板水平间的生存曲线在CRC患者及直肠癌患者 中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结肠癌患者中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血小板水平是影响 CR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R=1.814,95% CI:1.056~3.115);按肿瘤部位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术前高血小板水平是影响直肠癌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R=2.718,95% CI:1.132~6.526),但在结肠癌患者中未发现此关系(RR=1.396,95% CI:0.705~2.765)。 结论术前血小板计数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它可能成为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关其与结肠癌患 者的预后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倪海滨  叶再元  赵仲生  王元宇 《浙江医学》2011,33(12):1766-1768,1807
目的 探讨S100A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S100A4在436例胃癌组织及92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S100A4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436例胃癌组织中有261例S100A4蛋白表达阳性,187例高表达,S100A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关.I、II和III期S100A4高表达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S100A4低表达者,IV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S100A4表达无关,多变量分析表明S100A4表达、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是胃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胃癌组织S100A4表达与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S100A4可能成为一个预测肿瘤进展和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无肝硬化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未合并肝硬化的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术前HbsAg、白蛋白、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等,以及术后病理诊断、术中术后输血量、TNM分期、肿瘤大小、住院天数、并发症,随访患者术后存活时间。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无瘤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1%;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7%、45.2%、39.3%。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1.5%、46.4%、31.9%。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提示,微血管浸润是影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无肝硬化的肝癌患者,微血管浸润可以作为推测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1 0 5例胃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 ,分析生存素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胃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的阳性率为4 7.6 %。生存素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性 (r分别为 :0 .2 83,0 .2 30和 0 .2 34,P<0 .0 5 ) ,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Borrm ann分型及组织分化未见相关。生存素表达阳性者的 5年生存率 (30 .0 % )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 (5 6 .4 % ,P=0 .0 0 7)。Cox回归模型显示 ,生存素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 (P<0 .0 5 ) ,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神经侵犯(PNI)在Ⅱ期直肠癌中预后指导意义。方法调取194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Ⅱ期直肠癌患者病理HE染色切片,重新读片,根据HE染色判断PNI情况,并分析其在临床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意义。结果 PNI 36(18.5%)例,PNI仅与肿瘤分化程度(P<0.01)及脉管浸润(P=0.02)相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活检淋巴结数无关。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P=0.149)、活检淋巴结数(P=0.052)、脉管浸润(P=0.013)、PNI(P<0.001)是5年无瘤生存率的危险预后因素,年龄(P=0.029)、性别(P=0.063)、肿瘤部位(P=0.063)、活检淋巴结数(P=0.028)是5年总生存率的危险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活检淋巴结数(P=0.001)是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NI(P=0.001)是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PNI是Ⅱ期直肠癌的无瘤生存时间独立预后因素,PNI可作为Ⅱ期直肠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完整随访2005年1月~200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 340例患者(Ⅰ~Ⅲ期),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辅助化疗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340例患者目前存活956例,死亡384例,总体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63%?52%?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脉管神经侵犯?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及TNM分期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5)?结论:年龄?肿瘤直径?脉管神经侵犯?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目及TNM分期能为临床判断胃癌预后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预测胃癌(gastric cancer,G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237例行GC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术前最近一次的血液检测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FAR最佳临界值,按此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FAR组和高FAR组,分析两组的FAR与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N分期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判断FAR预测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 ROC曲线确定FAR最佳临界值为0.0707,此时预测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62.5%,特异性为76.0%。统计结果显示,血清FAR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脉管浸润等有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FAR、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脉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