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与半月板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8例/组.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而观察组行半月板成形术.对比两组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度与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半月板损伤远期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 整群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性半月板切除手术,研究组采取微创关节镜手术.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功能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44.5±1.5)分、术后为(91.5±10.5)分,对照组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44.8±1.3)分、术后为(74.5±10.3)分.两组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术后研究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2%高于对照组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微创手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可行性,在优选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促进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治疗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019年期间骨科收治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总计90例.采取随机法,进行9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组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开放式手术治疗.对比2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手术后临床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Ly-sholm膝关节以及疼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关节肿胀、关节感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以及疼痛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比开放手术治疗,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更具安全性、有效性价值,促进了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7):619-62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术中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范围对单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下肢力线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单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术治疗,根据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范围分为A组(40例)和B组(45例),A组患者术中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范围≥1/2,B组患者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范围<1/2。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 a,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2 a测量患者下肢力线(固有偏距),并进行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前下肢力线(固有偏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1、2 a下肢力线(固有偏距)均小于术前(P <0. 05),2组患者术后1、2 a下肢力线(固有偏距)均小于术后1个月(P <0. 05),2组患者术后2 a下肢力线(固有偏距)均小于术后1 a(P <0. 05);术后1个月及术后1、2 a,B组患者下肢力线(固有偏距)均小于A组(P <0. 05)。2组患者术前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1、2 a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P <0. 05),2组患者术后1、2 a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P <0. 05); 2组患者术后2 a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术后1 a(P <0. 05);术后1个月及术后1、2 a,B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A组(P <0. 05)。结论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术中应尽量减少半月板切除范围,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半月板,以利于术后下肢力线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84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行半月板全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结果:术后评分及术后疗效评定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疗效优于半月板全切除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对盘状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和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IK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IK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对盘状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术治疗,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在临床上具有显著地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联合术中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退变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7月诊断为退变性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的5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医用几丁糖组(A组)与单纯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B组),采用术前与术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疼痛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临床疗效,通过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评估膝关节炎情况及KL(Kellgren-Lawrence)分级,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的降低,A组由术前的(6.10±1.54)分降到术后的(1.69±1.14)分(P<0.001),B组由术前的(5.85±1.71)分降到术后的(1.88±1.37)分(P<0.001)。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有明显提升,A组由术前的(57.34±13.08)分提升到术后的(86.55±9.95)分(P<0.001);B组由术前的(58.85±10.79)分提升到术后的(84.12±11.44)分(P<0.001)。末次随访A组患者满意率89.66%,B组患者满意率80.77%。A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较B组降低(P=0.007),B组有4例患者末次随访KL分级进展(P=0.044)。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退变性半月板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联用医用几丁糖能减轻患者术后短期痛苦,减缓膝关节炎进展。  相似文献   

8.
方中明  黄鹏  胡剑峰  黄书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0):109-111+115
目的对比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与半月板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84例,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而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选用的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选用的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P0.05),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比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效果更为显著,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关节镜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手术联合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ACL合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ACL并半月板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关节镜ACL重建手术与半月板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关节镜半月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观察组2000 IKDC、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ACL重建手术联合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ACL合并半月板损伤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择取7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以保守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行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照分析,从临床总有效率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Tegner评分高于对照组,IKD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确切,可以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程度,还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以及活动情况,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关节镜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后于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后12个月评定2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膝关节疼痛程度,应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6%,高于对照组的8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时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关节内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应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小,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程正亮 《河北医学》2014,(3):453-455
目的:探析PFNA微创法对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112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各56例,治疗组行PFNA微创治疗,对照组行PFN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等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vs.79%,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vs.34%,P<0.05),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微创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容易操作,愈合较快,疗效确切,感染等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手术治疗29例症状性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和早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29例31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总结并进行关节镜下治疗。其中27膝行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4例因边缘撕裂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无术后并发症。本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36~78(65.7&#177;8.0)分,提高到随访时87~100(95.6&#177;3.3)分(t=22.32,P〈0.01)。20岁以下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20岁以上组(P〈0.01)。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有症状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应争取年轻时早期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微创小切口术、梭形切除术及CO2激光治疗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334例双侧腋臭患者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其中微创小切口术136例(微创手术组),梭形切除术97例(梭形切除组),CO2激光治疗术101例(激光治疗组).结果 对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微创手术组和梭形切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5%和95.8%,均明显高于激光治疗组的87.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微创手术组和激光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明显低于梭形切除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术和梭形切除术治疗腋臭临床疗效较CO2激光术好,但并发症较CO2激光术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微创接骨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 C P)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微创接骨联合LCP组(微创组)48例与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传统组)38例;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与功能恢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与患者负重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计算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并进行分级.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时间较传统组均显著减少,微创组功能恢复率83.33%显著高于传统组73.68%,微创组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93.7±4.2)显著高于传统组(86.4±5.6)分,其优良率93.75%显著高于传统组81.57%,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33%显著低于传统组28.9%.结论:微创接骨联合LCP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促进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改善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Garden Ⅲ、Ⅳ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按入院先后顺序,依次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采用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短期临床疗效。结果2组病人术后6个月内均未发生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和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7 d、1个月和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髋关节影像学评价以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能够促进病人术后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 A组46例患者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B组42例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随访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A组疗效优于B组(P<0.01)。A组、B组两组间影像学效果接近(P>0.05)。A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B组评分(P<0.01)。A组生活质量较B组改善很明显(P<0.01)。A组并发症轻于B组。结论微创经皮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2015-01~2016-04期间在宝塔区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采用Rutkow无张力疝修补术,C组采用传统的Bassini疝修补术;观察三组预后情况。结果 比较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天数,A组与B组都明显少于C组,同时A组也较B组天数少(P<0.05);在术后14 d并发症发生率方面,A组与B组均明显少于C组,且A组少于B组(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疗效显著,相对于Rutkow手术和Bassini手术,Lichtenstein手术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具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9.
何罕亮  石瑄  张厚庆  霍雷 《重庆医学》2015,(36):5079-5081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RP)应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缝合修复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半月板损伤患者28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RP 组14例,为关节镜联合应用 PRP 组;关节镜组14例,为单纯关节镜治疗组。随访时间3~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 Lysholm 评分、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结果评分(KOOS)及临床疗效。结果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分别有1例患者在术后1年接受半月板切除术,其余患者关节症状均好转;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Lysholm 评分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KOOS 评分指标中,疼痛和体育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损伤修复手术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联合应用 PRP 治疗,其临床疗效改善并不明显,进一步探讨 PRP 在半月板损伤修复中的临床作用,未来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