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7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和C3组,每组90例.所有患者给予EWSL治疗后,A组口服坦索罗辛0.2 mg,B组口服索利那新5 mg,C组口服索利那新5 mg、坦索罗辛0.2 mg,均为每天1次.比较各组结石清除率、排石时间、肾绞痛再发率、石街形成率及服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于6~10 mm的小结石,3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10 mm的大结石,C组的清除率为100.0%,A组90.5%,B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结石排出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1),而C组排石期间的疼痛程度低于B组(P<0.05),3组肾绞痛再发率和石街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术后联合应用坦索罗辛、索利那新安全有效,可缩短排石时间,降低石街形成率,尤其适用于直径>10 mm的大结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断药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并肾绞痛的疗效。方法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9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常规治疗:肾绞痛期抗生素防治感染+间苯三酚注射液8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每日饮水>2 000 mL;治疗组46例,常规治疗+口服坦索罗辛0.4 mg,qd,4周。结果对照组结石排出率52.27%,平均排出时间(13.21±6.32)d,治疗期间肾绞痛发作22次;60 min肾绞痛缓解有效率68.18%;治疗组结石排出率88.89%,平均排出时间(7.36±2.47)d,治疗期间肾绞痛发作6次;60 min肾绞痛缓解有效率84.44%,两组排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明显提高结石排出率、60 min肾绞痛缓解有效率,缩短排出时间,减少治疗期间肾绞痛的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坦索罗辛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对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震波碎石(ESWL)术后辅助排石作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0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ESWL术后,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3例)及C组(42例),分别应用尿石通、尿石通+坦索罗辛、尿石通+坦索罗辛+甲基泼尼松龙辅助排石,随访2月。结果 A,B,C组的结石排净率分别为50.0%,63.6%,81.0%(C组vs A组,P<0.01),结石排出时间为(3.35±1.16)d,(2.10±1.22)d,(1.54±0.85)d(B组、C组vs A组,P<0.01)。石街形成8例,其中A组6例,B组和C组各1例(C组vs A组,P<0.05)。3组肾绞痛发生人次分别为(0.38±0.60),(0.15±0.36),(0.10±0.37)(C组vs A组,P<0.05)。C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11.9%(5/42),无一例因副作用停药。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术后采用坦索罗辛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能够增加结石清除率、缩短排石时间、降低石街形成率并减少肾绞痛的发生,用于辅助排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肾结石患者ESWL后,服用坦索罗辛对结石排出及肾绞痛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患者76例,ESWL后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A、B两组,两组都给予口服尿石通,有肾输尿管绞痛者临时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症处理。A组加用口服坦索罗辛,0.4mg,每天上午早餐后顿服,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结石无石率及肾绞痛发作频率,以及肉眼血尿的发生率等临床表现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40例,B组36例,ESWL1月后两组的无石率分别为68.5%(27/40)、52.8%(19/36),术后肾绞痛发作的次数分别为61人次、87人次,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分别为42.5%(17/40)、63.9(23/36)。结论ESWL术后服用坦索罗辛,可以增加结石排除率,降低术后肾绞痛及肉眼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探讨输尿管下段结石在钬激光碎石术后辅助应用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双J管置入术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6例患者接受坦索罗辛(0.4mg/d,口服)与常规治疗(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对照组56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两组术后2周后取出双J支架,比较两组术后结石排出率、下尿路刺激症状及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双氯芬酸钠)使用率。结果:试验组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辅助应用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能明显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术后肾绞痛发生率,减少镇痛剂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34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5例:间苯三酚注射液1.8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坦索罗辛胶囊0.4mg口服;B组45例:间苯三酚注射液1.8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C组44例:黄体酮针20mg肌肉注射+消炎痛栓100mg塞肛。上述液体约30min输完。观察用药后30min和60min 2个时间点疼痛的缓解情况。结果A、B、C组30min显效率分别为64.44%、60.00%,22.72%;3组间30min镇痛显效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6.2,P〈0.05);A、B两组之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组60min显效率分别为88.63%、62.22%,27.27%;3组间60min镇痛显效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3.7,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镇痛显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肾绞痛具有疗效高,作用迅速等特点,可作为治疗肾绞痛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在上尿路结石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Ⅰ为治疗组、组Ⅱ为对照组,对照组(组Ⅱ)ESWL后给予保守治疗,包括大量饮水,排石颗粒592次/d.治疗组(组Ⅰ)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坦索罗辛0.2mg 1次/d.结果 ESWL后观察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行影像学检查.治疗组结石清除率9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时间内,治疗组结石排出时间明显缩短,且两组再次发生肾绞痛需要镇痛药物治疗发生率分别为6.7%和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治疗组中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坦索罗辛能显著提高上尿路结石ESWL后结石清除率,减少结石排出时间和肾绞痛发生率,且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排石颗粒联用坦索罗辛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2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经ESWL后均饮水2L/d,常规抗感染,止血处理,实验组给予排石颗粒联用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排石颗粒。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典型肾绞痛再次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排石率(78%)、排石时间(2~8d)、肾绞痛再发生率(5%)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石颗粒联用坦索罗辛用于辅助排出ESWL后的输尿管结石,减少肾绞痛发作,疗效肯定,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新建 《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505-2507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甘露醇联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坦索罗辛)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出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15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直径≤5 mm)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给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58例给予静脉滴注甘露醇联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2组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和其他介入治疗率。结果观察组结石排出率89.66%,高于对照组的75.44%(P〈0.05);观察组结石排出平均时间、肾绞痛发生率短(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他介入治疗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滴注甘露醇联合口服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效果确切,能够促进结石快速排出,缓解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化瘀排石汤联合坦索罗辛辅助输尿管结石ESL后结石排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髓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ESWL后应用黄体酮肌注,排石颗粒口服,并给予多饮水,多运动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ESWL后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盐酸坦索罗辛联合自拟化瘀排石汤口服;两组每例患者观察时间均不超过4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次数及手术干预治疗,以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观察时间内,治疗组结石排出率,排净时间,肾绞痛次数,外科干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1例发生头晕乏力等不适,对照组有2例腹胀,恶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SWL后化瘀排石汤联合坦索罗辛促进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排出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姗  王丹青  邹莹 《当代医学》2021,27(11):90-92
目的研究排石颗粒辅助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患者抗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2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排石颗粒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排石颗粒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排石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碎石成功、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净情况、肾绞痛发生情况及程度、血尿持续时间及治疗前后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IL-8(白介素-8)等指标。结果排石颗粒组碎石成功率(97.86%)与对照组(9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石颗粒组结石排净率(75.00%)高于对照组(52.14%),肾绞痛发生率(7.86%)低于对照组(27.86%)(P<0.05)。排石颗粒组结石排出时间、血尿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肾绞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排石颗粒组CRP、IL-8低于对照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排石颗粒辅助治疗肾结石可有效促进ESWL术后结石排出,抗炎消痛,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治疗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前均经泌尿系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等检查确诊,无输尿管狭窄及肾功能异常。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MPCNI)和对照组(ESWL),各40例。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7,P〈0.05)。观察组无论结石大小,其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相比.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具有单次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点、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情况。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5年间采用ESWL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20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肾结石12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80例,结石直径介于0.6~2.5 cm之间。于碎石治疗2周后,给予肾脏、输尿管、膀胱平片(plain film of kidney-ureter-bladder,KUB)及彩超复查,对碎石效果差的病例及时进行重复ESWL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促进结石的排出。同时观察患者重复碎石后并发症情况并总结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结果 重复ESWL对首次碎石失败的病例具有良好的疗效:肾结石组104例(81.2%)成功排石;输尿管结石组58例(72.5%)成功排石。重复ESWL同样存在感染、严重血尿、肾绞痛、输尿管石街形成等并发症风险。根据个体化情况选择诸如特殊体位排石、钙离子拮抗剂、α-1受体阻滞剂、抗感染、调解尿液p H值、双J管置入术等治疗和干预方法,能够应对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首次ESWL后2周复诊,对碎石效果差的患者进行重复ESWL,可以提高第1个排石期的结石排出率。对重复ESWL,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配合个性化的辅助措施,减少重复ESWL次数,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加快结石排出,减少肾功能损害。重复ESWL可以提高结石排出率,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曹锐铃  陈乐仲  何思挺  刘向崇 《西部医学》2014,26(11):1451-1452,1456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WL组和URSL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URSL组结石一次性清除率、有效率明显高于ESWL组,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ESW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L组肾绞痛、恶心呕吐及发热发生率明显低于ESWL组,而血尿发生率高于ESW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S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对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辅助排石的初步经验。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10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52例,B组56例。所有患者ESWL术后予司帕沙星0.2g,每天1次,A组接受上述治疗的同时,另加用坦索罗辛0.4mg,每日1次,所有患者日均饮水2L以上,进行日常活动。结果 A组与B组结石平均排出时间分别为4.10、6.91d,肾绞痛发生率为8%和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排出率分别为82.7%、58.9%,一次ESWL后结石排净率分别为75.0%、4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可明显缩短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排石时间,减少肾绞痛发生次数,使用安全、痛苦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5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18例,女239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38.45±8.63岁。结果:各组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MPCNL组手术时间66.45±12.23 min最长,URL组35.60±8.96 min和ESWL组32.36±7.31 min较短,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86);MPCNL术成功率97.79%(311/318),手术后1周内结石清除率88.42%(275/311),术后1-2个月复查结石清除率为97.10%(302/311);URL术成功率85.95%(153/178),URL手术后1周内结石清除率74.50%(114/153),术后1-2个月复查结石清除率为82.35%(126/153);ESWL术成功率83.72%(72/86),术后1周内结石清除率16.66%(12/72),术后1-2个月结石清除率为50.00%(36/72);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MPCNL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00,P=0.000),URL和ESWL无统计学差异(P=0.318)。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取石成功率高,结石残留率低,URL成功率较低,结石残留率高,ESWL创伤小,患者容易接受,但对于较大及复杂性结石疗效较差,MPCNL明显优于URL和ESWL,有条件医院应作为首选,对于位置偏低比较固定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以考虑URL,对于单发结石(直径小于1.5cm),或多个小结石可以尝试ESW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用阿托品输尿管逆行造影联合静脉肾盂造影(IVU)定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8例患者经B超、IVU、CT检查确诊输尿管阴性结石。采用IVU联合应用阿托品针、碘海醇针合剂经输尿管导管持续微泵泵入,行逆行造影(RGU)辅助,经X线定位后,明确结石的部位及大小后行ESWL治疗。留置输尿管导管综合排石治疗3~5天,观察临床碎石效果。结果本组138例患者经1次ESWL治疗后2~4周,121例(87.8%)完全排净;第2次ESWL治疗结石排净10例(7.2%);第3次ESWL治疗结石排净2例(1.4%);2例(1.4%)形成"石街",需行输尿管镜取石;无效3例(2.2%),行开放手术取石,证实结石有炎性肉芽包裹。结论合用阿托品输尿管逆行造影联合IVU定位行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临床疗效确切,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逆行灌注冲洗利于排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135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WL组(57例)和URSL组(78例),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URSL组结石一次性清除率、有效率明显高于ESWL组,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ESW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L组肾绞痛、恶心呕吐及发热发生率明显低于ESWL组,而血尿发生率高于ESW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RS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淦洪  满延萍  李乾伟  王勤 《广东医学》2020,41(21):2209-2213
目的探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患者镇痛效应的影响,评估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皮肤吸收镇痛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诊断为上尿路结石且符合ESWL治疗的100例患者,按住院号或门诊号末位单双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前30 min在患侧腰背部皮肤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术前30 min于患者腰背部皮肤涂抹等量白色乳膏,不含利多卡因及其他镇痛药成分。比较两组治疗前(T0)、碎石治疗10 min(T1)、20 min(T2)、治疗结束时(T3)和治疗后30 min(T4)时评估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评估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记录碎石治疗定焦次数以及碎石时间等;观察术后肉眼血尿、肾包膜下血肿、疼痛(肾绞痛)、发热、胃肠道反应及其他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术后石街形成、皮肤瘀斑产生及复震等并发症,患者对治疗镇痛效果的综合满意度;记录术后1、4、12周结石清除率。结果碎石过程中对照组患者MAP和HR高于观察组, SpO2变化相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中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定焦次数、碎石时间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术后石街形成、皮肤瘀斑产生及复震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的结石清石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12周的结石清石率分别为86%、90%,对照组分别为72%、8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ESWL患者术前30 min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皮肤吸收镇痛安全有效,增加了患者的镇痛耐受性及舒适性,可明显提高患者镇痛效应,提高早期碎石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综合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选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曲马多、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16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患者,曲马多组采用曲马多肌注和间苯三酚静脉滴注治疗,双氯芬酸钠组采用双氯芬酸钠肌注和间苯三酚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完全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双氯芬酸钠组显效率为92.5%(58/80),明显高于曲马多组(P<0.05)。双氯芬酸钠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完全缓解时间明显短于曲马多组(P<0.05)。双氯芬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