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检查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及其新型合成类似物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金雀异黄素(7-difluoromethoxyl-5,4'-di-n-octyl genistein,DFOG)对人卵巢癌OVCAR3源性球细胞迁移和Twist1/FoxM1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 :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试验检测细胞迁移率.蛋白质印迹分析细胞Twist1和Fox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OVCAR3细胞相比,OVCAR3源性球细胞迁移率更高.GEN(40μM)或DFOG(5μM和10μM)抑制OVCAR3源性球细胞迁移.此外,GEN(40μM)或DFOG(5μM和10μM)平行地下调Twist1和FoxM1蛋白表达.结论 :GEN及其类似物DFOG抑制OVCAR3源性球细胞体外迁移与其抑制Twist1和FoxM1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金雀异黄素(DFOG)抑制人肺癌细胞生长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DFOG处理体外培养A549细胞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平皿集落形成法测定细胞生长;Western blot分析FoxM1蛋白表达.结果:DFOG处理24 h导致A549细胞系G2期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金雀异黄素(DFOG)抑制人卵巢癌A2780细胞系球形成细胞自我更新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2780细胞,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悬浮培养扩增球形成细胞(sphere forming cells,SFCs)。Western blot分析SFCs的CD133和CD44蛋白及磷酸化FoxO3a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测定SFCs增殖活性;肿瘤球形成试验检测SFCs自我更新能力。结果:A2780细胞系SF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与亲本细胞相比,SFCs高表达CD133及CD44并具有更高的磷酸化FoxO3a蛋白表达水平。DFOG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SFCs增殖与自我更新,并下调SFCs中磷酸化FoxO3a蛋白水平。结论:DFOG抑制人卵巢癌A2780细胞系球形成细胞自我更新与其活化FoxO3a蛋白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金雀异黄素(DFOG)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系球形成细胞自我更新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KOV3细胞,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悬浮培养扩增球形成细胞(SFCs)。Western blot分析SFCs的CD133及CD44蛋白及FoxM1表达水平;MTT法测定SFCs增殖活性;肿瘤球形成试验检测SFCs自我更新能力。结果: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SKOV3细胞生长为非粘附三维克隆性球体。与亲本细胞相比,SKOV3细胞系SFCs高表达CD133及CD44与FoxM1蛋白。DFOG(0.1,1.0,10.0μmol/L)作用72 h,优先抑制源自SKOV3细胞SFCs增殖与自我更新,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下调SFCs中FoxM1表达。结论:DFOG抑制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自我更新与其抑制FoxM1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型金雀异黄素衍生物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金雀异黄素(DFOG)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生长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法分析金雀异黄素以及DFOG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如RT-PCR、Western blot、siRNA以及cDNA转染等探索分子机制。结果:金雀异黄素的9种衍生物抑制SKOV3细胞增殖活性作用均比金雀异黄素强,其中DFOG的抑制作用最强。DFOG和金雀异黄素导致SKOV3细胞生长抑制。DFOG能有效降低FOXM1和它下游基因(CDC25B,cyclin B)表达,上调p27KIP1表达。siRNA下调FOXM1后,再用DFOG处理,增强DFOG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cDNA转染上调FOXM1能削弱DFOG诱导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论:FOXM1介导金雀异黄素和DFOG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作用,提示FOXM1可能成为治疗人卵巢癌的一个新靶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7-二氟甲氧基-5,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DFMG)对氧化应激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12)诱导的THP-1(人单核细胞系)源性巨噬细胞(MΦ)增殖的影响及探索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制备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氧化损伤HUVE-12与MΦ 共培养模型,浓度梯度DFMG、TLR4特异性拮抗剂(CLI-095)、TLR4特异性激动剂(LPS)干预LPC氧化损伤HUVE-12与MΦ 共培养;MTT法观察MΦ 的增殖;western blot检测HUVE-12 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LPC氧化损伤HUVE-12诱导巨噬细胞增殖,DFMG抑制LPC氧化损伤HUVE-12诱导巨噬细胞的增殖,上调TLR4表达进一步促进LPC氧化损伤HUVE-12诱导巨噬细胞的增殖,下调TLR4表达抑制LPC氧化损伤HUVE-12诱导巨噬细胞的增殖.结论:DFMG可能通过下调LPC氧化损伤HUVE-12的TLR4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抑制巨噬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37-42+封三
目的 检测新型金雀异黄素衍生物HNPG对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用MTT检测HNPG对MG-6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划痕实验检测HNPG对MG-63细胞迁移抑制作用;用Transwell检测HNPG对MG-63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用PI染色FCM检测HNPG对MG-63细胞G1期的阻滞作用;用AV-PI染色FCM检测HNPG对MG-6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NPG对MG-63细胞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HNPG在体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MG-63细胞增殖,24 h的IC50为(4.8±0.6)μmol/L,5μmol/L的HNPG作用MG-63细胞24 h增殖抑制率为(45.2±4.6)%,较NS组的(0.40±0.0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愈合率为(38.24±2.48)%,较NS组的(71.23±4.6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抑制率为(44.66±2.06)%,较NS组的(0.34±0.0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细胞G1期比例增高(78.65±3.48)%,较NS组的(64.40±2.0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增高(24.63±2.12)%,较NS组的(2.75±0.20)%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53和bax蛋白表达上调,而bcl-2蛋白表达下调,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NPG在体外可以显著抑制MG-6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滞细胞于G1期、上调p53蛋白表达,进而激活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7-二氟甲氧基-5,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DFMG)对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12)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0X-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TNF-α诱导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12)损伤模型,不同浓度的DFMG进行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OX-2蛋白表达、ELISA检测E-选择素、单核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释放,蛋白定量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结果 :DFMG呈浓度依赖性阻断损伤的内皮细胞活性的下降、下调COX-2蛋白的表达、降低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结论 :DFMG可能通过下调COX-2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减少单核细胞/内皮细胞黏附作用,减少炎症渗出,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7-二氟甲氧基-5,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DFMG)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12)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作用的发挥是否与抑制CD40/CD40L相互作用相关。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12),20ng/mL TNF-α孵育诱导细胞损伤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DFMG,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CD40/CD40L的表达。结果:DFMG呈浓度依赖性的升高TNF-α诱导的HUVEC-12细胞存活率;DFMG呈浓度依赖性的降低TNF-α诱导的HUVEC-12细胞凋亡;DFMG呈浓度依赖性降低CD40/CD40L表达。结论:DFMG保护TNF-α诱导的HUVEC-12细胞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CD40/CD40L的表达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7-二氟亚甲基-5, 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7-difluoromethy-5, 4'-dimethoxygenistein,DFMG)对SD大 鼠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模型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模拟妊娠、难产产伤及卵巢去势 建立SD大鼠SUI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SUI组、DFMG(10,20 mg/kg)组,模型鼠行DFMG隔日灌胃治疗。采用膀胱 最大容积(maximal bladder capacity,MBC)、漏尿点压力(leak point pressure,LPP)、腹部漏尿点压力(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ALPP)以及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建模效果;采用RT-PCR检测尿道括约肌细胞(urethral sphincter muscles cells,USMCs)miR-26b及其下游靶基因磷酸酶和肌腱同源染色体(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ENT)mRNA表达;用Western印迹检测USMCs细胞PENT,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 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9)的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USMCs细胞凋亡率,采用噻唑蓝[3-(4, 5-dimethyl-2-thiazolyl)-2, 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尿USMCs细胞增殖率。结果:成功建立SD大鼠 SUI模型。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与SUI组比较,DFMG组尿道括约肌病理症状显著改善,MBC,LPP和ALPP 均有显著提高(均P<0.05)。RT-PCR结果显示:与SUI组比较,DFMG组USMCs细胞miR-26b mRNA表达升高(P<0.05), PENT mRNA表达下调(P<0.05)。Western印迹显示:与SUI组比较,DFMG组PENT,Bax,Cyt-C和caspase-3蛋白均下调 (均P<0.05);而PI3K,AKT和Bcl-2蛋白表达均上调(均P<0.05);并伴随USMCs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增殖率增高 (P<0.05)。结论:DFMG可以显著改善SUI模型鼠尿动力学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26b表达、调控PI3/AKT-Bcl-2/ Bax信号通路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靶向FoxM1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下调宫颈癌Hela、C33A及Siha等细胞系FoxM1基因表达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寻找新的宫颈癌治疗靶点。方法:设计靶向FoxM1基因小分子干扰RNA(siFoxM1)并分别转染宫颈癌细胞系Hela、C33A和Siha,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siFoxM1对细胞内源性FoxM1表达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改变。结果:1转染siFoxM1可特异高效地下调宫颈癌细胞FoxM1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Hela、C33A和Siha细胞FoxMl mRNA分别下降92.29%,87.65%和95.82%;2细胞迁移试验显示3株细胞的平均OD值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0.61%,49.65%和50.87%(P<0.05)。细胞侵袭试验显示3株细胞的平均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分别降低86.67%,71.77%和72.48%(P<0.01)。结论:FoxM1基因表达下调可显著降低多株宫颈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有可能成为有效的宫颈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类激肽释放酶基因4(KLK4)与激肽释放酶基因5(KLK5)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卵巢肿瘤组织标本分为恶性肿瘤组(n=23)、交界性肿瘤组(n=6)和正常或良性肿瘤组(对照组,n=21)。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各组卵巢肿瘤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获得KLK4与KLK5的表达水平。结果KLK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KLK5在卵巢癌和交界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KLK5在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恶性肿瘤(P<0.05)和对照组(P<0.001),且低分化浆液性囊腺癌的表达水平高于中分化浆液性囊腺癌的表达(P<0.05)。KLK5的表达水平与血清CA125水平呈正相关。结论KLK5在卵巢癌,尤其是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潜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l)基因沉默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针对HDAC1的小干扰RNA (siRNA),利用脂质体转染入人卵巢癌SKOV3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HDAC1蛋白和乙酰化组蛋白H4(Ac-H4)的表达,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DAC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受体(uPAR)基因的mRNA表达;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利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经转染HDAC1基因siRNA后,卵巢癌SKOV3细胞HDAC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细胞内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增加;SKOV3细胞迁移速度降低,穿过Transwell滤膜的细胞数量减少;SKOV3细胞内uPA和uPAR基因mRNA表达也降低.结论:HDAC1基因沉默能够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机制可能与增加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抑制uPA和uPAR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含有人KiSS1基因全长cDNA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KiSS-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卵巢上皮癌细胞株HO8910,观察其KiSS1mRNA表达、细胞生长及增殖能力和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pcDNA3KiSS1成功转染HO8910细胞,KiSS1mRNA表达阳性,而亲本HO8910细胞为阴性。转染目的基因后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克隆形成率等与未转染之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1),穿透Matrigel膜细胞数较未转染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KiSS1基因对卵巢上皮癌细胞HO8910的生长、增殖能力无影响,但可抑制其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Zebularine(Zeb)对体外培养的顺铂耐药的卵巢癌细胞A2780/cp70 hMLH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
影响及表达调控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Zeb(50 μmol/L,100 μmol/L,200 μmol/L)处理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A2780/
cp70 后,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hMLH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 法及
Western-blot 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hMLH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hMLH1基因在卵巢癌细胞A2780/cp70 中
呈异常甲基化状态,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阴性。经过Zeb 处理后,hMLH1基因呈去甲基化状态,其mRNA及蛋白重新表
达。结论异常甲基化是卵巢癌细胞A2780/cp70 hMLH1基因失活的原因,去甲基化药物Zeb 能使hMLH1基因去甲基化从而
调控其重新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价阳离子对人SKOV3卵巢癌细胞株细胞黏附、细胞侵袭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人SKOV3卵巢癌细胞株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待细胞长到80%~90%汇合时用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消化、传代。取生长良好的P3或P4代细胞按是否加入二价阳离子分为对照组(不加入二价阳离子)和实验组[加入二价阳离子:Ca2+(2.5、5.01、0.0 mmol·L-1)组和Zn2+(1.01、0.0 mmol·L-1)组]。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各组黏附细胞进行计数。在570 nm波长的酶标仪下测定各组侵袭和转移细胞的OD值,以OD值代表细胞侵袭率和细胞转移率。结果 Ca2+对人SKOV3卵巢癌细胞黏附具有抑制作用,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呈剂量依赖性。Ca2+细胞黏附抑制率范围为10.2%~62.2%,各Ca2+浓度组人SKOV3卵巢癌细胞黏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n2+浓度在1.0 mmol·L-1时,黏附细胞略有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 mmol·L-1时,黏附细胞数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2+、Zn2+对人S...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木脂素(VB-1)对人卵巢癌CoC1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MTT还原法测定细胞活性;琼脂培养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CDK2、CDK4和p21WAF1/CIP1蛋白表达。结果 VB-1显著抑制CoC1细胞活性(P〈0.01),呈浓度依赖性,VB-1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CoC1细胞集落形成能力(P〈0.01),VB-1阻滞CoC1细胞周期于G1期(P〈0.05)。VB-1下调CDK2和CDK4蛋白表达(P〈0.05),同时上调p21WAF1/CIP1蛋白表达P〈0.05)。结论 VB-1具有抑制CoC1细胞生长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