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模式在关键流程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转科患者32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交接,观察组用SBAR标准交班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转出交接时间、转出交接问题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转出交接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出交接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模式规范了患者交接内容,有助于减少转出交接时间,降低转出交接问题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加强了科室间沟通,增强了护士责任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规范护士交接班流程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  付柏林 《当代护士》2009,(8):104-105
总结了规范护士交接班流程的护理经验,包括统一认识、制定标准和要求、强调夜班与白班的交接、规定不同病情患者交班的侧重点、规范晨会交接班流程、定期检查和讲评交班规范执行情况。认为规范交接班流程可以使全院护士明确交班的意义和目的,自觉深入病房发现问题,并防患于未然;培养了护士独立思考、观察判断及运用护理程序工作的能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沟通能力,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护士的交接班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严格程序化的护理交接班对保障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起到重要作用~([1-4]),而低年资护士是否能够高效规范的进行护理交接班也是影响护理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有效的护理交接班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搞清楚患者的基本病情及治疗情况,还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责任护士床边交接班流程的优化与实施效果。方法成立床边交接班流程管理小组,评估原有交接班流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组织培训,使护士熟练掌握优化后的交接流程;将新流程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对交接班流程优化前、后的相关护理质量指标及护士、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平均分由90.1分提高到98.5分,科室交接班质量检查平均分由90.5分提高到98.7分;床边交接班流程优化后,患者对床边交接班流程满意,部分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流程优化前后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对交接环节中项目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边交接班流程的优化,提高了交接的质量、效率、患者满意度,增加了责任护士对于患者病情掌握程度,体现了优质护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护理交接班是护理工作整体性、连续性、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临床实践证明,有部分护理差错是由于交接班过程不仔细、不全面而引发的,因此,对交接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好管理对策,加强制度的落实,规范交接班,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也可提高护士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联合普外一科、老年二科、老年三科及急诊医学二科将SBAR交接班流程引入日常护理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做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最佳的心内科晨间交接班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针对传统交接班过程中存在的交接班内容太多但不全面,接班人员职责不明确,床旁交接流于形式、不到位等不合理环节,由护士长、责任组长组成流程再造小组,对原有交接班流程进行考量、分析,将交接班人员时间、内容、职责等重新设计、完善和实施,观察流程再造后每日平均交接班时间、出院患者满意度、接班护士满意度、两组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流程再造组接班护士满意度及出院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再造组每日平均交接班时间显著少于传统交接班组;再造后的交接班流程显著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P<0.05).结论再造后的晨间交接班流程,明显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医院护理核心制度的建立,护士交接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手段,达到全程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控制的目的。因此,要加强护理工作的宏观、微观控制与管理,充分发挥三级护理指挥系统的领导作用,并要求护理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工作标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以及医院的阶段性工作重点内容。我院从2009年制订了规范的交接班程序及标准,泌尿外科按照护理部规范,应用到护理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规范的交接班程序及标准的制订1.准备阶段。泌尿外科按照护理部要求制订规范交接班质量考核标准、检查评分标准等并组织实施,将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相关资料印刷成册,发放到每位护士手中,并组织学习,使护士认识到交接班是护士传递信息、保证护理工作连续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2.交接班的程序。(1)护士长每天提前30min到病区,早会前查看病区患者情况、夜班护士的工作落实情况、陪客人数及保洁员的工作。(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20min到病区,阅读病室报告、护理记录、交班记事本,巡视病房,评估患者,重点巡视新患者和危重患者,检查晚夜间、晨间护理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8.
肖威  钱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983-5984
目的通过建立和实施规范流程的护士交接班,提高交接班工作质量。方法运用流程管理的理论,制定规范的交接班流程,以护士掌握患者病情和落实护理措施的程度,以及护士提出预见性护理观察和患者了解健康宣教内容为评价指标,检验其效果。结果采取流程管理的护士交接班后,护士在掌握患者病情、落实护理措施以及对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均好于原有的交接班方法。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提高。结论采取流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交接班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护理交接班的流程再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分层管理后护理交接班的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方法:将护理交接班再造流程前后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比较。发挥护理组长的作用,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结果:交接班时间由原来的40~50min减少至20~30min,交接班质量提高,医、护、患满意度提高,减少了APN排班大夜班的拖班现象,明确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活动中的层级作用,避免了交接班走过场现象。结论:规范交接班的流程,落实分层级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床旁护理交接流程的优化及实施效果。方法:成立床旁交接流程管理小组,评估原有交接流程,对交接形式、内容、要求等进行优化;进行组织培训,使护士熟练掌握优化后的新交接流程;将新流程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交接流程优化前、后的相关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床旁交接流程优化后,患者对交接环节中部分项目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5),对交接工作的满意度评分由(4.42±0.50)分提高到(4.76±0.43)分(P〈0.05);责任护士对患者健康状况掌握程度评分由(87.14±3.66)分提高到(91.29±1.86)分(P〈0.01),流程优化后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节省了32min的交接和评估时间。结论:床旁交接流程的优化,提高了交接的质量、效率、患者满意度,增加了护士对于患者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专业内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标准化流程在神经外科ICU护士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7~12月采用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规范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交接班过程。将实施后的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护士交接班满意度与实施前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应用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后,危重患者交接班的问题发生率由原来的20.09%降低至5.26%,交接双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平均得分由原来的(86.83±3.90)分提高到(95.25±3.28)分,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避免了交接班遗漏,规范了患者转出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保证了重症患者连续性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安全,促进了团队协作。  相似文献   

13.
14.
杜佩玉  孙兰珍 《全科护理》2008,(20):2806-2807
[目的]更新护理观念,探索护理管理模式,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07年12月—2008年6月运用规范后的晨会交接班程序进行交接班,并对执行新程序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规范了科室的交接班流程,掌握护理重点,融洽了护患关系,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结论]规范护士晨会交接班的内容和形式是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规范全院交接班制度的实施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雅焜  薛坚 《护理学报》2005,12(2):84-85
通过组织交班演示会,选出样板科室,以此为基础制定全院性的交班顺序、形式、方法、规范和标准,并落实到位。定期检查和讲评交班规范执行情况,将奖惩情况记入个人档案。通过培训,使全院有了统一的交班模式,护士明确了交班的意义和目的.通过交班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护士的思维及观察、沟通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科护士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方法组建品管圈,以降低急诊科护士交接班缺陷率为选题,运用PDCA原则,圈员共同拟定对策,采取建立急诊交接班指引内容、实施SBAR交班、建立标准化床旁交接班项目、建立急诊交接班质量评价量化表、集中培训结合实境培训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护士床边交接班的缺陷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急诊科护士交接缺陷率明显降低,由改善前78.3%降为改善后的26.6%,团队精神由改善前6.37提高为9.01,荣誉感由改善前6.94提高为9.6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急诊科护士交接班的缺陷率,提高交接班质量,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模式护理交接班制度临床应用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2009年1月起创新规范交接班内容与形式,实施创新规范前患者出院5102例,实施创新规范后共出院6820例.比较实施前后各科室日均书写时间及日均口头交接班时间.结果 实施创新规范护理交接班制度后的日均书写时间及日均口头交接班时间均显著低于实施创新规范前的相应时间,缩短了护理工作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护理部通过规范交接班内容与形式,给不同班次的护士提供了相互交流患者信息的制度保证,同时加强了护理环节管理,促进和完善了护理工作.同时,通过创新交接班内容,使各班工作交得清楚、接得明白,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使工作更有序,患者更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更新护理观念,探索护理管理模式,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07年12月-2008年6月运用规范后的晨会交接班程序进行交接班,并对执行新程序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规范了科室的交接班流程,掌握护理重点,融洽了护患关系,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结论]规范护士晨会交接班的内容和形式是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新形势下的护理管理模式,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引进“星级服务”模式,制定护士行为规范和明礼貌用语,规范交接班时间、人员、对象、内容。结果:当班护士了解患的病情,掌握护理重点。融洽了护患关系。结论:规范护士晨交接班的内容和形式是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现况-背景-评估-评价(SBAR)的急诊科护士标准化交接班模式与PDCA循环有机结合(即SBARPDCA模式)对急诊科护士交接班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3名急诊科在岗护士,在日常交接班中的应用SBAR-PDCA模式,观察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前中急诊科护士交接能力他评中内容完整性、语言组织能力、专业技术用语、工作态度、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急诊科护士交接能力他评中内容完整性、语言组织能力、专业技术用语、工作态度、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中急诊科护士交接能力自评中语言组织能力、专业技术用语、工作态度、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急诊科护士交接能力自评中内容完整性、语言组织能力、专业技术用语、工作态度、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PDCA模式可有效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交接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