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比较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进行胃镜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58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选择检查方式,将选择普通胃镜检查的3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选择无痛胃镜检查的3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期间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检查时间、检查终止率、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前的MAP、SpO_2、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和检查后,观察组的MAP、H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查中和检查后的SpO_2值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检查终止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影响,满意度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12月行胃镜检查的96例患儿为对照组,2014年1月~6月行胃镜检查92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检查操作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检查操作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减少小儿电子胃镜检查的并发症,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97-3898
探究舒适护理在提高无痛胃镜检查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和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4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为98.57%,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成功率为85.71%,护理满意度为8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2.15±0.6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01±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无痛胃镜检查的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术期循证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12月323例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61例和对照组1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SF-30)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试验组满意度(96.2%)明显高于对照组(7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减少胸外科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配合管理模式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在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1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在检查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检查期间实施无缝隙护理配合管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合格率、检查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检查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孤独、愤怒和总体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后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期间应用无缝隙护理配合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检查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空巢老人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的胃镜检查情况。方法:选择消化道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正常组、试验组、对照组,各45例。监测患者预约时、检查中、检查后的心率、血压,以及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反应。结果:正常组、试验组胃镜检查情况相近,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约时及检查后三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镜检查时收缩压及心率均有明显升高,试验组及正常组则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护理过程中护士给予空巢老人积极的护理,可使之更好地配合临床检查治疗,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李春燕 《全科护理》2016,(9):910-912
[目的]观察前瞻性全期护理在胃肠镜联合检查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前瞻性全期护理实施前(2015年1月—2015年3月)和实施后(2015年4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胃肠镜联合检查的老年住院病人各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护理,试验组接受前瞻性全期护理,对两组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病人干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验组病例干预后的无痛内镜并发症发生率和检查耗时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镜联合检查老年住院病人施以前瞻性全期护理干预,能降低该类受检者的内镜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检查耗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总结观察组528例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并与常规胃镜检查对照组5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观察组528例全部完成检查,对照组523例顺利完成检查。两组患者检查中及检查后均未发生呕血、黑便、胃食管反流等严重并发症。(2)观察组咽部不适、恶心、呕吐、躁动、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头晕、嗜睡、幻觉的发生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均未严重神志意识障碍,血压、心率异常波动以及呼吸抑制、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检查中和检查后对照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各观察指标和检测指标均优于常规胃镜检查。护理安全管理和插镜配合是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88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生活方式、情绪状况、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饮酒吸烟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及体重超标情况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有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在无痛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共情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共情护理。比较两组的负面情绪、不良反应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1)对照组和共情护理组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别为(34.21±4.03)和(26.19±2.44)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后共情护理组S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共情护理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共情护理组满意率和愿意复查率分别为88.71%和93.5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9.35%和72.5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可以改善无痛电子胃镜检查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愿意复查率,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龄人群无痛胃镜检查术后复苏的护理,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5月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胃镜室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高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所有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监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直至患者清醒后转入病房或离院。观察组给予术后复苏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相较于对照组更趋向于正常,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 2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 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检查前2组患者的PSQI总分无差别,检查后观察组的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 4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8. 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龄人群无痛胃镜检查术后复苏做好风险防范,实施严格的复苏护理,可提高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李超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1):1957-1958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VAS评分和Harris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分别为2.29±0.53分和82.88±7.74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47±0.85分和73.64±7.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循证健康教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行为、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17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17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给予循证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遵医嘱用药、适当运动、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评分明显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评分明显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71%)明显低于对照组(1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7.65%)明显高于对照组(8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同时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风险溯源控制法在无痛胃镜患者检查风险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溯源控制法实施前(2016年10月~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月~3月)于我院接受胃镜诊疗的患者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胃镜检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风险溯源控制法干预。并对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安全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风险溯源控制法对无痛胃镜患者实施检查风险防护,可显著降低无痛胃镜检查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潘丽  李中 《当代护士》2018,(6):80-8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本院确诊的18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组91例予以循证护理,对照组97例予以常规护理,追踪3个月,比较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者与对照组相比,年龄、性别、BMI、骨折类型和治疗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并发症比较,休克、脏器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筋膜综合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晚期并发症比较,关节僵硬、压疮、泌尿系感染、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泊酚实施麻醉,试验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实施麻醉,对比两组实施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中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实施麻醉,效果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提出问题,寻找循证依据,使用实证,通过计划、实施、评价、反馈再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对骨折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骨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7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69%)明显低于对照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能增加患者对骨折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吲哚菁绿用于眼底脉络膜血管造影中对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的11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明显低于对照组(12%),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8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结合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高出血风险重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6月82例高出血风险重症血液净化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结合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高出血风险重症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