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时间超过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时间为12W。由有经验的精神科护士于综合护理干预前后采用Krawiecka症状量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ISE)、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Krawiecka、NOSIE、IPR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Krawiecka、NOSIE、IPROS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延缓患者的衰退,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与社区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疗效、社会功能缺陷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卫生经济学指标有何差异。方法:以住院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及在社区康复站治疗300例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采用BPRS、PANSS、SDSS量表,自编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量表及生存质量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 结果:两组BPRS、PANSS减分率、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SDSS在治疗第3、6个月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第9、12个月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则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组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分值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家属生活满意度及总体幸福感明显好于治疗组(P<0.01)。对照组平均每月医疗费用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 开展社区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达到理想的疗效,较好的社会功能,较低的肇事肇祸率,减轻家庭及政府的经济负担,提高家属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体式行为及心理干预对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团体式行为及心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2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危险性行为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服药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团体式行为及心理干预可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危险性行为发生率,提高服药总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为期3个月的人性照护护理措施。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制的患者舒适度脯意度调查表作为评价工具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入组时,所有量表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各量表评分2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地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感,改善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同时又有利于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为期3个月的人性照护护理措施.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制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调查表作为评价工具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入组时,所有量表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各量表评分2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地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感,改善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同时又有利于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患者提供尽量趋于家庭化的住院环境、药物治疗、工娱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法、半开放性治疗,结果示综合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的BPRS、SANS评分比较P<0.01,标准分差异有显著性,患者的社会能力、个人卫生习惯及精神退缩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社会兴趣、激惹、精神病性表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认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渐进式康复护理指导及取得外环境支持能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对家庭社会的适应能力,采用社会和独立生活技能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少能使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有所减轻,复发的频率有所降低.其最终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精神衰退和生活疏懒,同时为患者回归社会后能参加一定的活动和工作作好充分准备,是缩短住院时间回归社会和家庭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心理家庭治疗联合职业康复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于医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例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病人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文娱康复治疗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家庭治疗联合职业康复干预.干预后评价两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促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的效果。方法 2013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对症治疗,按入院先后将13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分别给予为期24周的个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30)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12、2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两组患者的PANSS、NOSIE-30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2(除阳性症状、精神病表现及抑郁)、24周(除阳性症状及抑郁),观察组患者的PANSS、NOSIE-30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病患采取个性化护理对其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精神分裂症治疗的62例病患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予以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措施。两组均持续护理24周,对比两组护理后PANSS、NOSIE得分。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在社会功能、社会兴趣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激惹、精神异常表现及迟缓方面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与对照组PANSS总得分分别为47.40 5.96分、53.08 9.04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病患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精神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业治疗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和有意义的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以发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1]。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缺乏主动性、记忆力减退、情感淡漠、行为退宿等特征[2]。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一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参加循序渐进的作业治疗,可明显减轻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患者的互相协作能力,提高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也为他们重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3]。作业治疗过程是在对患者病情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治疗目标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但传统作业治疗操作流程粗放,治疗人员间操作质量也有差异。本次研究应用标准作业程序的理念,尝试采用程序化模式运用于长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业治疗实施过程中,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分析家属探视的频率、内容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主要包括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本院20例住院精神分裂患者,记录患者家属每次探视的时间和目的,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价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分析探视频率对其影响。结果:20例住院精神分裂患者中,约45%的患者家属探视频率高于2次/月,与其他患者相比,探视频率高的患者出现激惹和抑郁的现象少;家属探视的时候,言语温和,给与鼓励和支持的患者情绪较好。结论:家属探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日记疗法对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继续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般的健康教育,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日记疗法.对2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自拟服药依从性调查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于人组时、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年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BPBS总分、SDSS、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日记疗法能有效恢复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元化艺术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住院治疗,对照组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娱疗护理,观察组使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多元化艺术治疗,比较干预后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QL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SCL-90及SQL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多元化艺术治疗,在改善其社会功能、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备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7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量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精神障碍严重程度、社会功能恢复程度、治疗依从性及自知力恢复较干预前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促进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15.
杨波 《当代护士》2003,(9):47-48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 ,长期住院和采取看护式管理的护理模式 ,意志力减弱 ,社会行为退缩 ,缺乏始动性 ,对住院产生依赖。本文研究了应用娱乐疗法[1] 延缓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衰退 ,探索改变旧的精神疾病护理模式的途径。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1 1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版 (CCMD - 2 -R)中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 1 2 临床表现以急性症状已控制 ,病情平稳 ,以阴性症状为主。阴性症状量表 (SANS)评分总分≥4 0分 ,行为缺乏主动性 ,言语内容贫乏 ,孤僻内向 ,社会适…  相似文献   

16.
17.
代币疗法足指为了帮助某些患者建立适应性行为所采取的阴性强化措施,以期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案。为探讨代币疗法对长期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义工服务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康复治疗部巧手工作坊接受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接受义工服务。观察6个月。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康复效果。结果康复训练后两组各量表评分均较入组时显著改善( P<0.05或0.01),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P<0.05或0.01)。结论义工服务能显著促进长期住院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对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阴性和阳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患者提供非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将2022年1月至9月45例本院住院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并予以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45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团体绘画治疗干预。干预时间8w。干预前后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比较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各45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SPI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RBANS评分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萨提亚模式"心理治疗为核心的人性化护理在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萨提亚模式"心理治疗为核心的人性化护理。观察2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2组ITAQ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SANS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护理基本满意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萨提亚模式"心理治疗为核心的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和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