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技术是神经外科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该疗法目前已逐渐发展成熟,其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公认[1].DBS术后护理与其他神经外科手术后护理相比,有明显的特点,护理人员需要在掌握基本护理技术的同时,也应熟悉DBS手术的流程,了解该疗法的整个环节,提前考虑到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帕金森病DBS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应用DBS治疗帕金森病患者278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术后的良好护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9例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PD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及生活护理等;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切口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康复锻炼。结果:109例患者经过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后,术后震颤、僵硬、行动迟缓等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好转,效果满意。结论:PD患者在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同时做好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总结80例帕金森病(PD)患者实施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目的:探讨手术配合要点,制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优化传统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并对部分护理方法进行改进,旨在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流程,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行DBS手术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细致、缜密的手术护理配合。采取术前评估制定帕金森患者术前评估表,术中密切配合并注意患者的安全管理,时刻关注患者肢体变化,及时做出反应,术后及时的回访。结果:80例患者共植入155侧电极,5例单侧,75例双侧,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颅内血肿,经对症治疗后血肿消失,其余患者无颅内血肿、永久神经系统以及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本组80例患者,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改善,专科护士配合,流程的优化提高了手术配合的熟练度,手术时间较前有所缩短,术者满意度提高。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流程对DBS治疗PD的疗效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帕金森病(Par 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为主要特征。该病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60岁发病率约为1‰,70岁发病率达3‰~5‰,我国患病人群约250多万~([1])。目前治疗帕金森病主要是左旋多巴类药物为首的内科替代治疗。对于顽固性帕金森病内科治疗存在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Parkirlsorl’S disease,PD) 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静止性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姿势、步态异常等典型性临床特征[1]。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尽管使用内科药物治疗可以控制部分症状,但随着疾病的发展,药量的逐渐增加,而药效却逐渐的降低,使得一部分病人最终求助于外科治疗。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技术是神经外科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又称为“脑起搏器”[2]。DBS术后护理与其他神经外科手术后护理相比,有明显的特点,护理人员需要在掌握基本护理技术的同时,也应熟悉DBS手术的流程,了解该疗法的整个环节,提前考虑到术前、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护理。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应用DBS治疗帕金森病患者25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优质的护理更是术后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最早在1817年由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提出系统描述,主要病理特征为中脑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LB)形成,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等运动症状~([1])。其发生可能与年龄、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2])。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的PD发病率为0. 8%~  相似文献   

7.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友锦  严凌燕  国宁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280-1281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病围手术期配合和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我院2006年8月~2010年9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2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在护理过程中,重点关注病人术前心理护理和宣教、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注意事项的宣教等.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对其围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均以STN为刺激靶点,全部手术患者肌僵直、运动徐缓、震颤等症状即明显改善,2例患者停药,11例患者可明显减少左旋多巴等药物用量。结论笔者认为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围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对获得满意疗效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刘励璇 《家庭护士》2007,5(4):20-21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病人在使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前后的心理变化,以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康复效果.[方法]通过对20例病人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分别在手术治疗前、中、后进行有目的心理护理.[结果]手术前消除了病人的心理顾虑,取得了病人的配合;术中使病人放松紧张情绪;术后使病人树立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病人的手术全期护理。[方法]对29例帕金森病人行DBS治疗,加强全面细致的手术全期护理,包括术前专科化访视、术中手术配合及术后回访等,以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结果]29例病人术后肢体运动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颅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DBS治疗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病人在使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前后的心理变化,以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康复效果。[方法]通过对20例病人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分别在手术治疗前、中、后进行有目的心理护理。[结果]手术前消除了病人的心理顾虑,取得了病人的配合;术中使病人放松紧张情绪;术后使病人树立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继射频热凝毁损术后,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新微创手术,是通过立体定向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深部特定的神经核团置入电极,通过释放高频电刺激,抑制神经元异常电活动,而发挥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帕金森氏病(PD)亦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多发生于中老年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据报道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达1%,以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为其主要特征。其支气管炎、尿路感染、慢性肠胃炎、胃溃疡等并发症以及心理障碍、智能受损、运动障碍使患病者的寿命缩短。帕金森氏病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及传统的立体定向脑神经核团毁损术,对中晚期患者疗效欠佳。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脑起博器又称“脑深部慢性电刺激”,给PD的治疗带来曙光。脑起搏器由脉冲式发生器和皮下导线组成,该技术以治疗有效、微创、体外无创调节及保…  相似文献   

15.
脑深部慢性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护理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2000年6月~2006年6月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142例心搏骤停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患者的资料,分析早期气管插管和使用萨勃心肺复苏器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1例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 术前查阅棘红细胞增多症的相关资料并做好充分准备,术中积极参与手术护理配合,术后总结配合要点及病例特殊护理.结果 本例手术分2期,Ⅰ期行电生理监测、深部电极植入术,Ⅱ期脑刺激器植入术.2期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100 ml;Ⅰ期术后体外监测效果佳,Ⅱ期植入术后疗效好,咬舌,咂嘴、四肢不自主动作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 术前学习罕见病例知识、术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特殊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术后认真总结特殊病例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更好地开展和实施罕见病例手术配合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肌张力障碍是指由于肌肉过度收缩导致身体局部或全身出现持续性扭转或姿势异常的一组病症,是继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后的第三大运动障碍疾病,可分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及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基底节的结构及功能异常相关[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BS)帕金森病(PD)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对2013年4月—2013年12月实施DBS 手术的28例 PD 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2例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42.86%,其中脑出血1例,呼吸困难3例,排异反应1例,导线外漏合并颅内积气1例,单纯颅内积气6例;除一例并发脑出血的病人术后32 d 死亡外,其余病人经积极治疗及随访逐渐好转。[结论]DBS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19.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Parkirlsorl'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年龄均偏大,以5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群[1].PD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为典型临床特征[2].脑深部电刺激(DBS)是一种能有效抑制PD症状的微创性的、可逆的、可调节的神经外科技术[3].我科2003年12月~2012年1月利用DBS术治疗PD患者12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Meige综合征是神经科相对罕见的一种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双眼睑痉挛、面部肌张力障碍样不自主运动,又称眼睑痉挛口下颌部肌张力障碍。由法国神经病学Heny Meige于1910年首先报道。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等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