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基于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建立全程双导师护理实习模式,并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纳入2014年度于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临床毕业实习的182名护生为实验组,2013年度在同一医院实习的165名护生为对照组,学历均为本科。实验组采用全程双导师责任制整体护理实习模式,具体包括完整的三级监管体系、双导师带教制度、持续改进的PDCA责任制整体护理实习路径及多渠道师生互动平台;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习模式。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考评,调查护生职业认同、对实习模式评价和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综合考评结果、职业认同(除组织影响感维度外)、实习模式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实验组护生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双导师责任制整体护理实习模式顺应现阶段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90后"临床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的特点,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设立一对一的全程带教老师,评价带教效果。方法在PDCA循环中,将2015年来院实习的9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观察组每名护生设立一名全程带教老师,并由该全程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相应的管理。而对照组实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带教,按实习大纲要求完成各科室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对比分析两组的教学成效与护生的满意度,评价全程带教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生综合能力得分和护生的带教老师满意度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90后"临床实习生的特点,设立全程带教老师,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成效,并且能提高护生的满意度,对护生树立职业信念,端正职业态度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入科实习的60例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考试成绩、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评分、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综合能力满意度评分以及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操作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综合技能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医学知识、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实践操作、师生互动、学习负担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分析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护理综合素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微信公众平台带教方法可增强实习护生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改善带教质量,提高实习护生对微信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带教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的护生4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应用案例教学法。2组护生入科前均进行岗前培训,入科后由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先进行入科介绍,包括科室环境、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实习要求、考核内容等,实习护生与老师共同分管床位。比较2组护生在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学习主动性、工作积极性、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能带教方法及带教老师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护生综合能力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护生学习主动性、工作积极性、沟通能力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临床带教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不仅可激发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还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以CBL教学法为指导制定的阶段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的71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的80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制带教方法,观察组按照"CBL责任制带教路径表"4个阶段完成教学任务。结果 :出科时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认知程度、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教学查房成绩及教学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按照"CBL责任制带教路径表"进行分阶段临床带教可使护生更好地理解优质护理服务及责任制的内涵,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杨彦芳  滕艳娟  钟丽  周丹  杨显红 《全科护理》2016,(16):1707-1708
[目的]探讨便携式临床路径教学手册在肝胆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肝胆外科实习的37名护生作为观察组,运用便携式临床路径教学手册进行带教,将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肝胆外科的39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前的考核结果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知识技能、操作技能、健康教育能力、病情汇报能力考核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携式临床路径教学手册实现了对临床护理教学全程持续的控制和管理,可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61-1662
将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60例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带教前后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同时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适合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在护理本科生后期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30名入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教学,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及学生学习兴趣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临床护理带教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9月的实习学生3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带教路径;2012年10月~2013年4月的实习学生30名作为实验组,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与传统带教路径相融的路径模式。出科前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及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与传统带教模式相融的路径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带教模式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为2014年—2015年在骨科实习的56名护生,采用小组责任制的临床带教模式,对照组为2013年—2014年骨科实习的54名护生,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对两组护生的出科护理考核成绩及病人对护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护理考核成绩及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小组负责制临床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基础及专科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病人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曾燕 《全科护理》2013,11(10):947-947,95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脑病心理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病心理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朱建芬 《全科护理》2011,9(31):2905-2907
[目的]探讨护生综合能力评考表在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2010年在我科轮转实习的111名护生为观察组,2007年—2008年94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护理教学,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教学应用儿科护生综合能力评考表。比较两组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核理论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护生(P〈0.05);观察组护生对科室带教老师在带教意识、理论讲解、操作示范、沟通能力、教学方式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结论]护生综合能力评考表的应用使儿科临床带教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强调了师生双方的评价与互动,有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向评价模式在提高血液内科护理带教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5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双向评价模式进行护理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向评价模式有利于提高血液内科护生实习积极性,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中泌尿外科多民族实习护生护理带教方法,以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方法 2012~2013年度5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普通带教模式,2014~2015年度58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职业归属感、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病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职业归属感、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病患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优质护理带教通过带教前准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有利于提高护生实习质量,提高带教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孙家蓉  刘啟  陶春红 《全科护理》2021,19(16):2299-2301
目的:探讨审核评估背景下护理专业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对临床护生带教质量和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医院实习的120名护生为观察组,另将2018年6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实习的120名护生设为对照组为对照组护生以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带教,观察组护生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评价体系开展教学,比较两组护生教学成效和综合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护理技能得分及理论考核得分均超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轮转科室安排、带教目标、班次安排、带教老师带教水平、教学方法灵活性、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态度等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审核评估背景下通过构建的结构-过程-结果教学评价体系将有助于提高护生带教质量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证护理教学法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9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健康管理科进行临床实习的104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入科实习的51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入科实习的53名护生为观察组,采用实证护理教学法,评价并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出科时的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护生的临床带教中应用实证护理教学法可以帮助实习护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文教学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带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院胃肠外科实习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观察组采用人文教学法,主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培训带教老师带着人文精神理念,因人施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分析2组护生的临床护理带教满意度、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平时表现、操作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带教的教学氛围、教学技巧、教学内容及综合素质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把人文教学融入到护生的实习带教中,提高带教质量,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提高护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从而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趣味化课程”系列微课联合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实习3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3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采用“趣味化课程”系列微课联合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临床工作能力、对带教老师教学满意度及教学方法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科考试成绩及临床工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趣味化课程”系列微课联合PBL教学法应用于骨科临床护理带教,能有效提高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2月在ICU实习的48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临床实习带教。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ICU实习的52名护生为观察组,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临床实习带教中。比较2组护生的理论、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ICU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有效提升了实习护生的理论与技能操作成绩及临床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理念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本院实习的本科护生共56名,随机抽取28名护生作为实验组,运用品管圈理念对其进行带教,其余28名护生为对照组,运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实习护生对带教的期望值和要求,比较2组护生实习前后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情况。结果 1实习前2组实习护生对带教的期望值和要求、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成绩没有差异(P0.05)。2实习后实验组对带教的期望值和要求、带教老师带教满意度、考核平均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理念运用到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有利于提升护生对从事护理事业的认可度,提高了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