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处于严重的全身代谢紊乱,恰当的营养支持不仅有利于机体的修复,还有利于减少病残和死亡。本文就重型颅脑损伤的代谢特点、营养支持的意义及时机、营养支持的途径选择、营养液的种类及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护理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钰  刘跃晖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568-1568,F0003
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型脑外伤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全身代谢平衡严重紊乱,表现为高能量代谢、高分解代谢及糖耐受力降低。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作者为32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颅脑外伤患者由于伤后患者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激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了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所以颅脑损伤昏迷主张胃肠内营养,临床多应用鼻导管插管,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肠内营养支持,由于此类患者病情危重,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恢复期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11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51例,在颅脑外伤患者的疾病恢复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降低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神经细胞的营养、高压氧舱、苏醒剂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手术护理手段;干预组53例,在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较全面的康复护理,包括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康复护理的干预组颅脑外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接受康复护理2个月和3个月时,颅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恢复期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总结62例鼻空肠管在维持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包括管饲护理和营养、代谢监测,认为对于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该方法是一种护理简便、管饲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肠道功能是影响重症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期建立肠内营养支持具有重要作用。颅脑外伤后病人处于高代谢、负氮平衡状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影响患者的预后。而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由于严重的应激反应及高颅内压,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如应激性溃疡、胃肠道蠕动障碍、呕吐、呃逆等,甚至胃瘫。尤其是合并有腹部外伤、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糖尿病患者。本次研究采用胃镜引导下留置三腔喂养管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营养支持,减少肺部感染,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颅脑的损伤,比如急性头部损伤(HI)或者颅内出血(ICH)可以导致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及生理紊乱.高代谢、高分解状态是非常常见的,使得足够的能量支持和正氮平衡变得难以实现.因而严重头部外伤患者必须根据头部损伤的类型及范围、身体状况来制定不同的营养支持和监护的计划.本文介绍一例严重脑外伤术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循证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8.
颅脑外伤患者由于伤后机体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剧增加,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影响疾病的治疗和痊愈,因此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就成为此类患者的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措施。本文从颅脑外伤患者的代谢特点,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颅脑外伤患者由于伤后患者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激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了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所以颅脑损伤昏迷主张胃肠内营养,临床多应用鼻导管插管,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肠内营养支持,由于此类患者病情危重,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2000年6月-2004年11月共对收治的14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鼻饲,现总结鼻饲并发症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外伤的抢救一直以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病死率及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其死亡和残疾常源于脑灌注压和全身代谢变化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及全身多处的并发症。基础研究表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如果能保持内环境稳定和足够有效的营养支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其并发症并改善预后。本研究通过前瞻、随机和对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创伤应激后出现营养不良情况下给予联合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2例重型颅脑外伤住院患者,在获得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给予联合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7、14 d时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糖、血脂、电解质、肝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联合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有上升,与营养支持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联合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是该类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多伴有昏迷、舌后坠,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气管切开患者感染出现时间高峰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和第7天,预防重在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加强营养支持等。现将37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方法:给予2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内营养和胃肠道外营养。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后疗效满意。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营养支持过程中要注意一般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20例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早期急救措施、病情监测、呼吸道和泌尿道基础护理措施、营养支持、恢复期功能锻炼等,认为及时准确判断病情是降低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死亡率的首要条件,迅速采取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及时处理止血控制休克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步式连续动态评估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5月颅脑外伤患者75例设为对照组,给予颅脑外伤常规急救护理。选择2017年6~10月颅脑外伤患者75例设为观察组,给予四步连续性动态评估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救至获得专业治疗时间、医院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四步式连续动态评估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开展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可显著提高该类急救病例的急救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多伴有昏迷、舌后坠,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气管切开患者感染出现时间高峰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和第7天,预防重在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加强营养支持等[1].现将37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床旁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护理。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对我院脑科医院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床旁胃镜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加强营养护理。结果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床旁内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均成功,及时给予了空肠营养液支持。结论胃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管快捷方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护理。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10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观察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GCS评分。结果实验组在常见术后并发症、GC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重型颅内外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颅脑外伤作为常见的外科急症,由于其病情重、致死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点成为外科棘手的难题,临床研究发现优质的护理在促进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疗效显著,本文将对近年来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未来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发展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及方向,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总结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给予鼻胃插管分次灌注或缓慢滴注流质营养液,观察其效果及总结护理体会。结果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能改善营养状况,维持电解质、氮、液体平衡,较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营养途径,但必须加强管饲的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