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肩关节镜是治疗肩部损伤微创外科手术。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人口基数大,有效处理围术期疼痛具有重要意义。多模式镇痛理念倡导降低单一药物消耗、减少药物副作用来提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并缩短住院时间。本文就围术期不同镇痛方式在肩关节镜中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患者安全良好的围术期镇痛及住院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多模式镇痛在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收治予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观察组围手术期予采用多模式镇痛,对照组围手术期予采用传统镇痛,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疼痛改善情况、膝关节恢复不同角度所需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患肢VAS疼痛评分、膝关节恢复到不同角度所需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多模式镇痛能有效缓解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疼痛,加速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择期硬膜外加腰麻椎管内联合麻醉下行妇科子宫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由病房护士做全面的术后镇痛管理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不良反应情况、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首次下床时间、镇痛满意度评分等。结果:干预组术后24 h VAS评分和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术后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加强术后镇痛管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日间手术在国内发展迅猛,但与国际日间手术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全流程围手术期镇痛管理规范是保障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及顺利出院的必要因素之一,也是推进国内日间手术向国际日间手术接轨的有效动力。该文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日间手术围手术期镇痛管理临床经验,从日间手术围手术期镇痛管理实施策略、镇痛管理质量控制以及无痛日间手术病房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制定了日间手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规范,以期为全国日间手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87例伴内科合并症妇科患者阴式子宫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柏丽 《临床医学》2003,23(12):20-22
目的 :探讨伴内科合并症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手术路径的选择。方法 :对收治的 87例有内科合并症妇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科合并症全部病例均行TVH(阴式全子宫切除 ) ,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术前积极治疗内科合并症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加强术中和术后监护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完全能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TVH符合微创手术特点 ,不须术后镇痛 ,更适宜用于伴内科合并症患者  相似文献   

6.
王煜  刘洋  戴燕  马洪升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4):1261-1265
目的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于日间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m-APP)的内容及功能。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日间手术患者对围术期管理m-APP的需求,通过医疗与信息技术团队3次头脑风暴,最终确定m-APP的功能及内容。结果日间手术患者对围术期管理m-APP需求较高,根据患者需求将该围术期管理m-APP内容划分为"我的手术""在线咨询""术后随访""健康讲堂""术后康复计划"及"专线服务"6大板块,从功能上支持患者在线预约手术、在线问诊、在线查看检查报告、术后在线随访、术后在线健康教育等围术期相关活动。结论基于日间手术患者需求分析构建的围术期管理m-APP内容与功能较完善、针对性强,最大程度满足患者需求,标志着日间手术"互联网+医疗"围术期管理新模式的启航。  相似文献   

7.
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照护成本增加。合理应用患者自控镇痛装置可有效缓解围术期急性疼痛。北京协和医院于1994年引入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并于2004年成立了急性疼痛服务工作组,以麻醉医生为指导、手术室疼痛专科护士为基础,联合实施基于患者自控镇痛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并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为术后疼痛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从临床工作重点、护理管理经验、疼痛治疗理念的推广与传播、新形势下急性疼痛服务模式的发展等方面对该项工作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以期为全面加强患者诊疗过程中的疼痛管理、提升患者围术期镇痛服务满意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忆梅  王琦  郑捷  姚军  胡艳艳  宁波 《全科护理》2020,18(23):3024-3028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在儿童膝关节镜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围术期疼痛管理,观察组在围术期加强疼痛知识宣教、给予超前镇痛、术后早期反应的控制等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东大略儿童医院疼痛量表(CHEOP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VAS及CHEO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用于儿童膝关节镜围术期护理中可减轻患儿术后疼痛,加速患儿康复,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应用于妇科肿瘤微创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行妇科肿瘤微创手术的1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和常规组,每组79例,ERAS组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常规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围术期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ERAS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普食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3d总补液量均优于常规组(P<0.05);ERAS组术后恶心呕吐、寒战、肠梗阻、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尿潴留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ERAS组术后6、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ERAS组围术期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将ERAS理念应用于妇科肿瘤微创手术围术期护理,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帕他莫联合曲马多在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方法将该院112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丙帕他莫联合曲马多在围手术期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镇痛药物。观察2组患者术后围手术期药物的使用剂量。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疗效。结果术后2h、1d和2d的3个时间段,研究组患者VAS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1、2d及整个围手术期的镇痛药物使用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丙帕他莫和曲马多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并还可减少因大量应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硬膜外镇痛方式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并比较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单盲对照法将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吗啡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硬膜外麻醉,术毕使用硬膜外镇痛泵,两组镇痛液配制分别以舒芬太尼和吗啡为主,做好围术期疼痛管理,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镇痛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围术期疼痛管理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制疼痛评估表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管理中的作用。 方法 对15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使用疼痛评估表进行镇痛护理。 结果 疼痛评估表较好的反映了围术期疼痛的变化。 结论 疼痛评估表对准确了解患者围术期疼痛、及时给予镇痛处理可以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疼痛处理一直为临床所关注,部分国内医院已经开展多模式镇痛治疗和其他综合围手术期镇痛措施,并报道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但仍缺乏系统化的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方案。目的:通过比较多模式与非多模式两种镇痛方案在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方面的短期临床效果,探索较为有效、规范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40例。并按照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多模式镇痛组20例及非多模式镇痛组20例。非多模式镇痛组采取常规的持续硬膜外镇痛,并在置换后给予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物。多模式镇痛组则进行超前镇痛,置换后留置股神经阻滞管进行初期持续、后期负荷剂量镇痛。结果与结论:多模式镇痛组患者置换后6,12,24h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值小于非多模式镇痛组,然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第2天多模式镇痛组活动痛要明显小于非多模式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置换后第3-7天多模式镇痛组患者静息痛及活动痛均小于非多模式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置换后第2-7天多模式镇痛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值大于非多模式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采用多模式疼痛控制方案能够在置换后短期内减少疼痛,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超前镇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6月行PCNL治疗的103例肾结石患者,其中49例为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超前镇痛护理;54例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比较2组患者术后3d疼痛情况、术后睡眠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且术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围手术期实施超前镇痛护理可有效缓解PCNL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睡眠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5.
超前镇痛是一种在术前应用镇痛药物对患者围手术期疼痛进行预防性干预的措施。该镇痛模式已广泛应用于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展现出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文章对超前镇痛在骨科骨折手术、关节镜手术、关节置换手术以及脊柱外科常见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超前镇痛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优势,以期对临床更好地应用超前镇痛模式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多模式镇痛在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圃手术期予多模式镇痛,对照组围手术期予传统镇痛,比较两组术后患肢疼痛情况、膝关节恢复不同角度所需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应用恒速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5例术后应用恒速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治疗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回顾胜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达到镇痛效果。其中完全镇痛24例;轻微疼痛19例;中度疼痛15例;疼痛剧烈,需单次追加者7例。出现镇痛不良反应共15例,其中呼吸抑制1例,低血压4例,尿潴留3例,肠胀气7例。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在短期内得到改善。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确保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平稳、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2月行肩关节镜手术的60例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按需镇痛处理方法,即患者疼痛时给予镇痛处理。观察两组术后3天内疼痛评分、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疼痛评分在手术后6h、术后第1、2、3天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天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可以使患者以无痛或最低的疼痛状态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其能尽早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方良玉  唐碧云  陈洁  沈铖姬 《护理与康复》2015,14(9):807-809+813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护理在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行择期开腹手术患者801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6例)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护理,即在常规外科术后镇痛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超前镇痛和多模式镇痛护理的方法来控制患者术后疼痛;对照组(365例)采用常规外科术后镇痛护理。采用VAS评分量表对术后疼痛进行评分,比较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镇痛不全发生率、不良反应及镇痛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12h疼痛平均水平为(2.027±1.150)分,24h为(1.715±1.470)分,观察组患者术后12h疼痛平均水平为(1.775±1.211)分,24h为(1.397±1.395)分;对照组患者术后12h镇痛不全发生率为17.81%,观察组患者术后12h镇痛不全发生率为11.47%,观察组患者镇痛不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除低血压外,其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能提高术后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李璟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59-660
目的 回顾性的总结超前镇痛在骨科病房的运用及护理.方法 对218例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超前镇痛,评价疼痛控制的效果.结果 218例患者术后3d疼痛评分3~4分占72.94%;5~6分占24.77%;7~8分占2.29%;术后当天开始功能锻炼206人,总有效率94.5%.结论 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超前镇痛,进行规范化的疼痛管理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早期开展功能锻炼,更舒适的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