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对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合格率和护士洗手依从性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法手卫生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组织实施PDCA循环手卫生管理。实施前护理人员以常规性护理方法进行手部清洗和手卫生管理,基于PDCA循环法实施手卫生管理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注重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卫生质量。调查统计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手卫生依从性执行情况。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六步洗手正确率、洗手合格率以及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脱手套后、无菌操作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法实施手卫生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程度、意识水平及依从性有突出效果,有利于预防、控制手术室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传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严格落实计划,及时评价效果,对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包括洗手执行率及手指细菌培养监测合格率进行分析。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后,医护人员的洗手执行率及手指细菌培养监测合格率显著提高。结论 PDCA循环法在传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发挥作用,明显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模式,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手卫生管理,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强化每个环节的管理,周而复始,注重过程与反馈,进行持续改进,观察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采取PDCA循环法管理后,手卫生依从率由35.89%提高至71.81%,手卫生正确率由29.63%提高至44.86%,手卫生知晓率由55.43%提高至95.65%,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速干手消毒剂平均每床位日消耗量由2.74 mL提高至5.65 mL。结论 应用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可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郭华 《当代护士》2016,(10):172-173
目的应用格林模式提高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应用格林模式中的系统评估、确定诊断、提出干预策略、进行评价来对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格林模式后,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合格率以及护士洗手依从性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林模式运用于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中,可明显改善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PICC置管维护的手卫生依从性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对PICC置管维护护士的手卫生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实施前后PICC维护护士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洗手依从性及手卫生合格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临床PICC置管维护护士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合格率和洗手依从性均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调动PICC维护护士洗手积极性和手卫生管理可持续性,提高临床PICC置管维护护士的手卫生状况,进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272名医务人员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干预,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PDCA循环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57.4%提高到了78.7%,手卫生正确率从59.7%提高到了76.6%。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持续改进,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比方法,观察PDCA循环法用于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的效果,并作出评估。结果该医院ICU医务人员在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之前,手卫生执行率仅为24%,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4个月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提高到66%。贯彻PDCA循环法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结论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实行PDCA循环管理法可明显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必须贯彻始终,不断提出新的计划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592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应用PDCA循环方法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近一年的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平均为98%;六步洗手法考核合格率平均为86%;2011年4~7月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发现医务人员诊疗操作前洗手的依从性逐月升高.结论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手卫生管理,能有效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应用于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医务人员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务人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卫生管理措施,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手卫生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手卫生合格率及手卫生依从性。结果两组医务人员基本资料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5);观察组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和无菌操作前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5)。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合格率,提高手卫生管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现场查看的方法,对PDCA循环法实施期间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执行率、合格率进行检查考核。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后手卫生概念、洗手及卫生手消毒的指征、六步洗手法的知晓率较改进前有显著提高,分别从57.95%、51.14%、43.18%和45.45%上升为90.91%、88.64%、87.50%和8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卫生执行率及合格率较改进前有显著提高,分别从73.99%和62.42%上升为96.35%和9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法提高了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将全院498名医务人员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现状,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制定手卫生管理计划、目标,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对照组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比较两组人员手卫生依从情况。结果: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使手卫生状况得到了持续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4 831例患者和238名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实习人员、卫生员)作为研究对象。2010年1月起对我院妇产科门诊手术室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率、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比率及手卫生合格率情况。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医院感染控制后,患者医院感染率为0.43%,与控制前2.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比率和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93.80%、93.02%,显著高于控制前的77.06%、70.64%(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医院感染控制,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及手卫生合格率,确保医院感染控制各种制度的切实执行及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儿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通过制定目标、改变培训方式,加强考核力度,每月不定期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前后儿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质量,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2012-2014年应用PDCA循环法(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管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薄弱环节,以达到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结果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未发生多重耐药菌的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由应用前的282例减少到了143例,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合格率由68.2%提高到了90.8%,手卫生执行率由40%提高到了71.6%,考核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知识的知晓率由72%提高到了91.2%,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58.6%下降到了44.2%。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有效提高了临床科室对院感防控措施的执行力,降低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确保了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6.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基层医院手卫生依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应用PDCA循环进行手卫生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年的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洗手合格率从改进前的11.12%上升到85.05%,洗手依从性从改进前的18.09%上升到65.00%。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进行手卫生管理,不仅加强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中也大大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 目的 分析PDCA 循环在提高外科手卫生正确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1—5月为PDCA 循环实施前,2015 年6—12 月为PDCA 循环实施后,比较分析实施前后外科手卫生正确率的改变。结果 2015年1-5月PDCA 实施前外科手卫生正确率为73.6%PDCA 实施后外科手卫生正确率呈持续上升,2015年8--9月达100%. 结论  PDCA循环是实现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通过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手术室外科手卫生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洗手和手消毒的依从性。方法采用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持续质量改进法实施期间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和依从性的提高效率进行了观察。结果根据相关洗手指征和标准规定,所实施CQI管理的科室医务人员在实施CQI管理之前洗手率为33.17%;实施CQI管理措施之后,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提高到87.98%(表1)。管理措施实施结果实现了本计划规定的达到80%以上的目标,实施CQI管理前后医务人员洗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提高了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便利抽样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全院12个重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调查分析,对存在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2年的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12个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得到显著的提高(由2011年49.4%上升到2012年66.8%)。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能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使管理工作重点突出,提升医疗内涵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季韶艳 《全科护理》2016,(31):3315-33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高儿科门急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实施PDCA循环法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步骤,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急诊54名护理人员在实施此法前后执行静脉取血、静脉输液、肌肉注射、雾化吸入、抢救等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依从率和正确率等。[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研究对象对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从实施前的70.37%至实施后的96.30%,洗手依从性从最低56.87%提高至97.07%,洗手正确率从最低62.08%提高至97.85%。[结论]PDCA循环法解决了在手卫生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儿科门急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降低了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