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血脉通颗粒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干预作用机理。方法: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形成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给予血脉通颗粒治疗3个月后,观察各组家兔血清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浆cGMP、血管紧张素(AngⅡ)及血液黏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血脉通颗粒可降低造模家兔血清CEC、MMP-1、MMP-9、MDA及ET,升高TIMP-1、cGMP、AngⅡ、SOD及NO水平,改善造模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血脉通颗粒可通过干预高血脂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抑制血清MMP-1和MMP-9活性、干预高脂饲料喂食所造成血浆cGMP和AngⅡ水平下降、抗氧化及改变血液流变学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地干预颈动脉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含量的变化,说明它们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临床判断为CAS患者77例,用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形成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8只。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AS患者和家兔模型血清MMP-1、MMP-9及TIMP-1含量,并计数家兔模型血液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结果:CAS患者和家兔模型血清MMP-1、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TIMP-1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P〈0.05)。家兔模型造模4周后开始出现CEC明显增多。血清MMP-1与TIMP-1水平呈负相关。结论:CAS患者血清MMP-1、MMP-9及TIMP-1异常代谢可导致血管内皮破坏,与AS形成密切相关。CAS患者检测这三个指标含量有助于从机理上分析CAS的形成原因,同时可用于观察患者的病变程度和疗效评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脉通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技术从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中检测出77例颈动脉硬化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血脉通颗粒10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采用舒降之20 mg,每晚顿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增厚的颈动脉内膜中层与斑块消退的情况、血脂变化、MDA、SOD、MMP-1及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未进一步发展,斑块有所消退,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TG、LPa、ox-LDL、MD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均有明显降低,HDL-C、SOD升高明显,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脉通颗粒可有效调控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血脂、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进而评估该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50只新西兰大白兔适应性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s)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发病12-48小时内的141例ACS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MP-9/TIM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ELISA)及其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的血清MMP-1、-9、MMP-9/TIMP-1、TIMP-1、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n=60)明显增高,血清MMP-1与MMP-9/TIMP-1、TIMP-1、hs-CRP水平显著正相关,与TIMP-1水平负相关,与血脂水平不相关.结论 ACS患者存在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s)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发病12-48小时内的141例ACS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MP-9/TIM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ELISA)及其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的血清MMP-1、-9、MMP-9/TIMP-1、TIMP-1、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n=60)明显增高,血清MMP-1与MMP-9/TIMP-1、TIMP-1、hs-CRP水平显著正相关,与TIMP-1水平负相关,与血脂水平不相关.结论 ACS患者存在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滑膜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影响,探索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作为RA疾病模型,艾灸RA模型家兔双侧"肾俞"穴,运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滑膜液MMP-3、TIMP-1含量.结果 RA模型组滑膜液中MMP-3、TIMP-1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 P<0.01);艾灸治疗组滑膜液中MMP-3含量低于RA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IMP-1含量明显低于RA模型组(P<0.05).结论艾灸对滑膜细胞分泌MMP-3、TIMP-1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管软化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皮功能及血清分子指标的影响。方法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软化丸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血清黏附分子指标和蛋白酶分子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和Crouse斑块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皮微粒和血管扩张反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E-选择素(E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及CD40含量较前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组织蛋白酶K(Cat K)、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较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软化丸能够降低血清黏附分子和蛋白酶分子的含量,改善内皮功能,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可用于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脉通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生成和(或)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表达的影响.方法 33只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饲喂以高脂饲料13周确定AS斑决形成后随机分为血脉通颗粒干预组、西药立普妥干预组和AS模型组,血脉通组和立普妥组给予灌胃给药,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6周后处死.应用ELISA、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小鼠MMP2、MMP9、TIMP-1和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 血脉通组和立普妥组小鼠血清MMP2和MMP9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两个干预组之间没有显著区别(P>0.05);立普妥组TIMP-2含量明显高于血脉通颗粒组和模型组(P<0.05),血脉通颗粒组和模型组之间没有显著区别(P>0.05);相反,血脉通颗粒组TIMP-1含量明显高于立普妥组(P<0.05),立普妥组和模型组之间没有显著区别(P>o.05),主动脉斑块进行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得到类似结果.结论 血脉通颗粒能降低AS小鼠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并上调TIMP-1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 -2)在颈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和钳-脂组(给予血管钳夹术和高脂饮食),钳-脂组又分为2、6、10周三个亚组,应用RT-PCR的方法,观察MMP-2、TIMP-2和MMP-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