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小脑角是后颅窝中桥脑与小脑之间形成的腔隙,此处肿瘤有一定的生长空间,肿瘤起病隐袭,早期引起的症状轻微,而等症状明显来就诊时肿瘤体积已很大,对邻近的颅神经,脑干、小脑产生压迫。由于肿瘤毗邻脑干,结解剖结构关系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后遗症较多,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所以术后的护理及监护显得尤为重要。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共收治桥小脑角肿瘤61例,由于手术得当,术后严密的监测、观察,细致的护理使手术成功率得到提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程华  许宁惠  胡雯 《华西医学》2004,19(3):478-478
听神经瘤起源于第八对颅神经——前庭神经鞘Sehwann氏细胞,是有完整包膜的良性肿瘤。若能手术全切则治疗效果良好。但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全切非常困难,主要是由于肿瘤生长在桥小脑角区,内侧压迫推挤脑干(桥脑、中脑和延脑),内后是小脑,前内与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相连。十二对颅神经有六对(三叉、面、听、舌  相似文献   

3.
听神经瘤位于后颅窝桥脑小脑角,随着肿瘤长大,首先压迫位听神经和面神经,向前生长压迫三叉神经,向后可累及后组颅神经(舌咽、迷走、副神经),向内后上可压迫小脑、脑干,使脑干移位,造成颅内高压。听神经瘤虽为良性肿瘤,但因其复杂的解剖位置关系,手术难度大,术后患者并发症多。因此,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是使患者康复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张颖  刘海英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54-1955
听神经鞘瘤位于桥小脑角,起源于前庭神经的雪旺氏细胞膜,占颅内肿瘤的8%~12%,是桥脑小脑角最常见的肿瘤,约占75%~95%。由于肿瘤位置深在,毗邻脑干、颅神经及其供应血管,解剖关系甚为复杂,手术难度及危险性较大。我院神经外科颅底病房手术治疗该类患者常规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此类肿瘤。手术中护士的积极配合,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听神经鞘瘤位于桥小脑角,起源于前庭神经的雪旺细胞膜,占颅内肿瘤的8%~12%,是桥脑小脑角最常见的肿瘤占75%-95%。由于肿瘤位置深在,毗邻脑干、颅神经及其供应血管,解剖关系甚为复杂,手术难度及危险性较大。我院神经外科颅底病房手术治疗该类患者常规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此类肿瘤。手术中护士的积极配合,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桥脑小脑角肿瘤主要包括:听神经鞘瘤、脑膜瘤、胆脂瘤等,靠近脑干,解剖关系复杂而重要,是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术后相对并发症较多,为临床护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精心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治疗的关键.我院2002-2006年,我院收治手术治疗桥脑小脑角肿瘤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听神经鞘瘤位于桥小脑角,起源于前庭神经的雪旺细胞膜,占颅内肿瘤的8%~12%,是桥脑小脑角最常见的肿瘤占75%~95%[1].由于肿瘤位置深在,毗邻脑干、颅神经及其供应血管,解剖关系甚为复杂,手术难度及危险性较大.我院神经外科颅底病房手术治疗该类患者常规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此类肿瘤.手术中护士的积极配合,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瘤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膜细胞,是典型的神经鞘瘤,此病为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肿瘤多发生于听神经前庭,少数发生于该神经的耳蜗部,随着肿瘤生长变大,压迫桥脑外侧面和小脑前缘,充满于小脑桥脑角凹内。听神经瘤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最年幼者为8岁,最高龄可在70岁以上。在其生长过程中可对周围神经结构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出现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后组颅神经及脑干、小脑的功能障碍,脑脊液循环受阻而发生颅压升高。手术切除是治疗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由于手术位置较深,接近脑干,危险性很大,术后并发症较严重,因此,围手术期观察、护理与手术的成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许燕华  俞美定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3):1799-1800,1817
听神经瘤为颅内良性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8%~12%,占小脑桥脑角肿瘤的75%~95%。肿瘤形成后缓慢增大,压迫耳蜗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脑干、小脑及后组颅神经,产生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由于肿瘤深在的解剖位置及周围复杂的神经血管结构,肿瘤切除术后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1例巨大胆脂瘤摘除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胆脂瘤又称珍珠瘤或上皮样囊肿 ,简称 IEC(intrucranialepidermoid cyst) ,由胚胎神经管发育过程中残留的皮肤组织发展而成。发病部位以小脑桥脑角最常见。肿瘤大多于成年后才出现症状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第 ~ 对颅神经、小脑及脑干损害征和颅内压增高征 ,严重者发生脑疝而死亡。我科于 1999年 8月收治了 1例经 MRI诊断为左小脑桥脑角胆脂瘤并脑积水的患者。该患者肿瘤巨大 ,部位较深且位于重要功能区 ,手术危险性大 ,术后并发症多 ,致残率高。经过手术前的充分准备及术后预见性观察和全方位的护理 ,疗效良好 ,患者病愈出院。现将…  相似文献   

11.
王春娟 《天津护理》2013,(5):416-417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肿瘤之一,其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如果护理不当或不及时往往会产生新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致残、致死率[1].我科近5年经手术治疗桥小脑脑区肿瘤发生术后并发症140例,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我科桥脑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共140例,其中,男59例,女81例,年龄18~71岁,平均(49.12士4.5)岁.术前听神经损伤(包括听力下降、耳聋、耳鸣、前庭功能受损)117例,面神经受损(面瘫、面肌痉挛)2例,三叉神经受累(三叉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或迟钝、面部疼痛、咀嚼功能障碍)4例,后组颅神经受累(声音嘶哑、吞咽困难)5例,小脑受累(共济失调)3例,脑干受累(偏身感觉障碍)5例,脑积水(颅压高)4例.  相似文献   

12.
正桥小脑角区是脑桥、延髓与其背方的小脑相交的区域,内有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听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发生在该区的肿瘤病程长且发展较慢[1]。临床上主要表现在为面神经、听神经及三叉神经、小脑、脑干及后组神经障碍,颅内压增高。桥小脑角区肿瘤靠近脑干,很多血管神经通过,解剖关系复杂而重要,是高难度高风险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精心准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关键。现将44例桥小脑角区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13.
楼香桂 《护理研究》2008,22(32):2971-2971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为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好发于中年人,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为双侧,多属良性.如能切除,常能获得永久治愈[1].但由于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周围有脑干、小脑及多组颅神经相邻,手术切除有较多并发症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桥小脑肿瘤切除手术中神经监测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009年至2010年对27例行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患者实行了术中面听神经、三叉神经的神经监测,总结护理措施。结果27例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神经监测的患者面神经及三叉神经解剖保留良好,听神经也得到最大的功能保护。结论在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采用神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手术医生对神经的损伤,减少术后患者面瘫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蒲萍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66-67
目的:总结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围术期更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2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经验总结,对其术前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有效沟通,术后加强病情变化的观察及对并发症的护理。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和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早期生长隐匿,就诊时肿瘤已较大,手术危险性高,且术后极易出现颅神经损伤,及时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观察桥脑小脑角区肿瘤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CD检查24例伴“盗血”现象的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患者的主要供血动脉以及相关动脉,于术前、术后进行血流方向、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频谱形态等血流动力学检查,分析比较各项参数在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桥脑小脑角区主要供血动脉和相关动脉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PI、RI及频谱形态在手术前后有显著变化:血流方向由反向恢复顺向,术后各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较术前明显变缓,PI、RI降低,由术前紊流频谱恢复至层流频谱。结论TCD可观察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盗血现象,并对手术疗效进行间接评估。  相似文献   

17.
后颅凹肿瘤是指生长在小脑幕下方小脑、脑干、第Ⅳ脑室及Ⅴ—Ⅶ颅神经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1/3。由于后颅凹容积小,颅内压代偿能力有限,又处于脑脊液循环的重要通路,常易出现颅压增高症状。另外,由于后颅凹肿瘤易压迫或直接侵害脑干及后组颅神经,易出现吞咽困难,饮食饮水呛咳,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及意识变化等严重情况,而且以上症状在术后常常可能加重,故在后颅凹手术,严密观察和科学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加快术后康复,更显得至关重要。以下就我们在这一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8.
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AN)系原发于第八脑神经鞘膜上的肿瘤,多起源于听神经的前庭部分,少数发生于耳蜗部分,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10%。肿瘤生长特点为沿内听道扩展,出内耳门向桥脑小脑角发展。在其生长过程中可对周围神经结构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出现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后组颅神经及脑干、小脑的功能障碍,脑脊液循环受阻而发生颅内压升高。手术切除是治疗 AN的有效方法,由于手术位置较深,接近脑干,危险性很大,术后并发症较严重,因此,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与手术的成功密切相关,现结合文献就 AN 的不同手术径路及护理进展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用多导监护仪进行桥脑小脑角肿瘤的多组颅神经术中监测,以监测面神经为主。方法总结60例桥小脑角肿瘤术中监测的经验,其中听神经瘤为47例。使用Viking-IV型多导监护仪,监测自发和诱发的面肌、咬肌和斜方肌肌电图。诱发肌电图使用单极恒压电刺激。结果单极恒压电刺激诱发肌电图可以精确判断面神经的位置,损伤较机械刺激小。刺激量由大到小,距离由远及近,定位准确、及时,并可判断面神经预后。本组结果提示术毕在面神经出脑干端刺激时,刺激量在1V,0.1ms时,术后2周面肌功能在H-B分级的I级。术中监测后面神经保留率为93.6%。其他运动性颅神经均解剖保留。结论术中面神经功能监测是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保留率的理想方法,并可提供面神经术后康复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神经瘤 (acousticneuroma ,AN)系原发于第八脑神经鞘膜上的肿瘤 ,多起源于听神经的前庭部分 ,少数发生于耳蜗部分 ,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 8%~ 10 % [1] 。肿瘤生长特点为沿内听道扩展 ,出内耳门向桥脑小脑角发展[2 ] 。在其生长过程中可对周围神经结构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出现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后组颅神经及脑干、小脑的功能障碍 ,脑脊液循环受阻而发生颅内压升高[3 ] 。手术切除是治疗AN的有效方法 ,由于手术位置较深 ,接近脑干 ,危险性很大 ,术后并发症较严重 ,因此 ,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与手术的成功密切相关 ,现结合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