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炎灵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苦参素口服治疗YMDD变异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YMDD变异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口服苦参素的基础上加用肝炎灵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进行治疗,疗程6月;对照组口服苦参素进行治疗,疗程6月。2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体征及肝功、乙肝病毒标记物、HBV—DNA、白介素(IL)-2、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提高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升高IL-2及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肝炎灵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苦参素口服对YMDD变异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改善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复常,提高乙型肝炎标志物血清学转换率,诱生血清IL-2、IL-6,增加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3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肝功能、HBV-DNA、乙肝标志物定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改变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应答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4/CD8治疗后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中途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通过观察肝功能、HBV—DNA、乙肝两对半定量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观察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Tc)、抑制性T细胞(Ts)水平改变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应答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9.O%,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后12月外周血Tc水平均有所提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2月2组均能明显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其机制可能因足三里黄芪注射液穴位对慢乙肝Tc、Ts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尹保奇  宋鹏娟 《新中医》2013,(1):109-11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足三里、肾俞穴位注射辅助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加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肾俞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2组随访2月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胆固醇情况,随访2月及6月时疾病好转率情况。结果:2组随访2月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胆固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2月2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胆固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2月及6月时2组疾病好转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肾俞辅助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行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脂肪乳、血蛋白等能量液静滴。结果: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能改善消化道反应及临床症状,能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在升白细胞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罗雁  朱建新 《新中医》2012,(11):100-101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0%,对照组为64.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使用柴胡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分别注射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随机分组后,观察穴位组与对照组两组的HBV-DNA阴转率、肝功能复常率以及Zung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1周、24周、48周的穴位组SD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在治疗的第1周两组评分分别是(44.1±6.9)和(63.6±3.9),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穴位组的肝功复常率及DNA阴转率高于单纯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减少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且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注射剂相结合,通过对改变肝炎灵注射液的肌内注射部位研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改既往肝炎灵注射液臀部肌内注射法为穴位肌内注射(双侧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比较不同部位肌内注射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及HBV-DNA 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肝炎灵穴位注射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ALT、AST、GGT 均有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臀部肌内注射的对照组.但对HBV-DNA 的转阴率,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改变肝炎灵注射液的肌内注射部位,能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体现了穴位给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荨麻疹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延红 《新中医》2005,37(3):56-57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64例顽固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取穴: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风池)加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曲池)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抗组胺药(新敏乐、桂利嗪、雷尼替丁)治疗。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复发率经X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荨麻疹,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穴位注射佐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肾俞,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cr、BUN降低,Ccr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Scr明显降低(P0.05),而在降低BUN、Ccr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Scr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穴位注射对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10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给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口服;对照组53例,仅给予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4周后,根据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量及大小等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于停药2个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5.56%,对照组复发率为52.78%。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口服能够明显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α-干扰素(凯因益生)穴位手法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凯因益生300万IU穴位手法注射,对照组60例用凯因益生300万IU常规穴位注射,2组一般保肝治疗相同,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及HBeAg及HBV-DNA阴转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63%,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11例患者HBsAg转阴,对照组仅有3例转阴,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ALT复常率为85%,对照组为5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凯因益生穴位手法注射抑制乙肝病毒疗效优于常规穴位注射,为肝病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炎灵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慢性乙型肝炎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护肝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肝为灵4ml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病人经肝炎为灵穴位治疗后,T细胞亚群功能发生明显改变,CD^ 8数值相对下降,CD^ 4明显增加,CD^ 4/CD^ 8比值明显升高,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肝炎为灵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明显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抗乙肝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封闭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102例,对照1组50例,对照2组48例,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封闭,对照1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肌肉注射,对照2组采用生理盐水足三里穴位封闭。结果:临床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5.38%,对照1组总有效率71.04%,对照2组总有效率40.21%。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功能方面,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封闭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周国锐  杨艳萍 《新中医》2015,47(3):220-22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2组均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2组疗程均为10天,比较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体征、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心功能。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Nt-pro BNP水平、心脏超声EF值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t-pro BNP水平、心脏超声EF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穴位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手部湿疹的的疗效。方法:将80例手部湿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5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曲安奈德穴位注射治疗手部湿疹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扶正化浊通络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CR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扶正化浊通络方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临床症状积分、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疲倦乏力、纳差呕恶、腰膝酸软、水肿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肌酐(SCr)、尿素氮(BUN)、TGF-β1低于对照组(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BMP-7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扶正化浊通络方保留灌肠有利于改善症状,保护肾功能,抑制肾间质纤维化,治疗CRF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梁粤  皮敏  谢柱  李蕴麟 《新中医》2014,46(1):154-157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正脊法、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针正组采用电针加正脊治疗,穴注组在针正组基础上加用邵氏点穴位注射复方青藤碱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电针正脊法治疗慢性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比较,加用邵氏点穴位注射复方青藤碱注射液治疗有较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潘和长 《新中医》2010,(1):84-8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爱西特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中药高位结肠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钙(Ca~(2+))和血磷(P)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13%,对照组为53.1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BUN、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BUN、Cr、胱抑素C、Alb、Hb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可纠正钙磷代谢,升高血清白蛋白,改善症状及肾功能,从而延缓肾衰竭进程。  相似文献   

20.
戴薇 《山东中医杂志》2009,(12):837-838
目的:探讨肝炎灵注射液联合疏肝健脾方治疗育龄期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疏肝健脾方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治疗组加用肝炎灵4 ml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6月。治疗结束后肝功能检测正常的患者预备妊娠。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治疗后均改善,两组HBeAg,HBV-DNA转阴率表达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两药临床结合应用于育龄期慢性乙肝,疗效理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