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造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近 10 年来行十二指肠造瘘术 47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其中传统十二指肠残端造瘘 20 例, 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 27 例。结果47 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无手术死亡。其中传统十二指肠残端造瘘术有并发症4例, 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术无并发症,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与传统十二指肠残端造瘘相比, 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或十二指肠瘘的疗效确切, 不增加手术操作难度, 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完全可以替代传统十二指肠残端造瘘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残端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治愈20例,遗留并发症1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正确处理十二指肠残端可降低残端瘘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治疗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毕氏2式)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近4年来作胃大部切除术(毕氏2式)的成功经验,分析其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方法.结果53例手术病人,除1例术后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其余无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结论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大部切除术(毕氏2式)术后严重并发症,只要作好充足的术前准备,有优良的操作技能,选择适当的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方法,十二指肠残端瘘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3例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大部切除术(B-Ⅱ式)共1238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23例,再手术治疗15例,再手术率65.2%.结论残端炎性水肿、严重粘连、闭合困难及局部的血运障碍是残端瘘发生的主要原因,保守治疗不愈合的残端瘘宜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illrothⅡ式胃部分切除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进行BillrothⅡ式胃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预防性引流组(包括长胃管经输入襻置入十二指肠降部引流或行Braun吻合、十二指肠造瘘、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率与非预防性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二指肠残端瘘重在预防,科学、有效的引流是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胃部手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的治疗,目前仍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我院在近十年中共收治胃部手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14例。其中胃残端瘘2例、胃空肠吻合口瘘4例、十二指肠残端瘘8例。本文重点对预防和处理胃十二指肠瘘做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7.
<正>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癌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对胃肠生理功能和营养支持的研究进步,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但病死率仍在5%左右。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实施胃癌手术3162例,其中35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我们应用肠外结合肠内营养支持等  相似文献   

8.
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方法,提高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89年10月~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例胃次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腹腔引流量、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血清清蛋白的变化。结果:本院手术治疗的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均效果良好,治疗前后腹腔引流量、淋巴细胞计数和氮平衡指标比治疗前改善明显,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胃次全切除术后的十二指肠残端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护理体会安溪县官桥医院廖秀箴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临床上并不少见。在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护理配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治疗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我院近年出现1例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周到的护理获得痊...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术是普外科常用的手术。行B-Ⅱ式胃大部切除时必须游离及切断十二指肠,而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是该术式中关键步骤之一。处理得当,患者很快恢复,反之,可能产生十二指肠瘘。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6年12月间,行胃大部切除术十二指肠残端“U式”关闭126例,无1例发生残端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多因输入袢的梗阻及十二指肠残端闭合不当引起。尤其是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胼胝过大时,多数病例不能完全切除,此时十二指肠残端的缝合就更加困难。自1975年我们采用了10号丝线做U字形缝扎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四针法"在胃大部切除(BILLROTHΠ式)术中十二指肠残端关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2006年榆林市第二医院普外科应用"四针法"关闭十二指肠残端临床资料。结果:"四针法"关闭十二指肠残端,需时短、经济、安全、可靠。结论:"四针法"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操作简单、需时短、经济费用低、残端无张力、安全可靠易于掌握和推广,大大降低了十二指肠残端瘘,从而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胃切除术十二指肠残端瘘防治教训与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八九医院(043014)周全胜我院自1993年7月以来,共收治院内外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3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防治予以分析如下。1病例摘要例1:女,48岁。因上腹隐痛半年间断呕吐20天入院。诊...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残端处理是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和全胃切除术等手术操作的关键之一。由于它的处理受全身及局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当则易产生十二指肠残端漏(瘘),后果较为严重。以致多少年来很多的学者创始了多种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方法,但均较为复杂,而不省时、省力。本院自1986年7月开始应用XF-60缝合器进行十二指肠残端处理,认为这种方法省时、省力、安全、简便,一般不受全身和  相似文献   

15.
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俊 《江苏医药》2008,34(11):1158-1159
目的 探讨对症处理、营养支持、生长抑素在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效果.方法 16例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在一般对症处理的基础上使用生长抑素并给予营养支持,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腹腔引流量、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和体重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腹腔引流液量即显著减少(P<0.05),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增加、血清白蛋白、体重在变化差异不显著,所有患者均治愈,未行手术治疗.结论 胃肠减压、维持内稳态、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给予生长抑素等的综合治疗,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内环境稳定,促进瘘口的恢复,有效地治疗十二指肠残端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探讨处理困难十二指肠残端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改良Nissen法处理困难十二肠残端病人36例的临床效果,其中择期手术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急诊手术21例,并出血急诊手术8例.结果 无1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及医源性胆管损伤.结论 改良Nissen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处理困难十二肠残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切除Bflliroth Ⅱ手术的一种严重饼发症。1959年崔之义统计209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併发十二指肠瘘为1.67%(35例),其中15例死亡,死亡率为42.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临床治疗观察,经瘘口做十二指肠内外引流,用肝圆韧带做内固定引流管,可以减少消化液流入腹腔。早期注意补充肠外肠内营养,维持人体内脏器官所需能量供应,提高机体抵抗力。静滴广谱抗生素加强抗感染。结果通过病情分析及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比较好,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仍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还要继续进行研究与探讨,开创新技术、新疗法,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析胃癌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本院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20例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全面精心的护理后19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死亡.结论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十分危险,在坚持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术后临床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痊愈,对于手术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党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90-3291
笔者对2例行胃癌根治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