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无创伤颈动脉系统脑血管血液动力学 (CBA)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MEDENGCBACV- 30 0型仪器 ,检测颈总动脉的最大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脉搏波速、特性阻抗、可扩张度 ,外周阻力、动态阻力、临界压力和压差 ,参照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正常值作出分析诊断。结果 :脑梗塞 92例中符合诊断 87例 ,占 95 % ;脑动脉硬化 146例表现为双侧脉搏波速、特性阻抗、外周阻力、动态阻力的参数上升 ;查出脑血管痉挛者 397例 ;颅脑损伤轻型 171例中 2 9例检查为正常 ,142例有脑血管调节功能动态阻力改变和脑血管痉挛 ;中型 192例中除有脑供血不足外 ,多有特性阻抗、可扩张度、外周阻力、动态阻力、临界压力的上升和压差降低 ;重型颅脑损伤 18例中除有临界压力上升和压差降低多有较重的脑血管痉挛并较重的脑缺血。结论 :CBA可以弥补CT、MRI、TCD之不足 ,但它们之间又不可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3.
邓幼清  区美馨 《江西医药》1995,30(3):143-145
通过112例眩晕症发作期TCD改变的分析,发现眩晕症多由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TCD中可见椎-基底动脉系统与颈内动脉系统改变,其中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大脑中动脉痉挛多见,两者在眩晕症病因学上有同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规律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12月9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行脑血流学检查,比较分析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及高血压病组内不同年龄段、不同分级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高血压病组Qmean、Vmean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他各项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岁高血压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除Vmean显著高于〉50岁者(P〈0.05)外,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高血压病患者Qmean、Vmean显著低于Ⅰ级高血压病患者,而其他各项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各项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均高于Ⅰ级高血压病患者(P〈0.05,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较为明显,尤其以血液流速的改变最为明显,晚期高血压是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5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同期75例脑梗死患者为对比研究对象,共130例患者分为TIA组和脑梗死组,均对他们实施全脑数字的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根据检查的结果来比较分析各组患者的颅内动脉、脑动脉颅外段闭塞与狭窄的具体情况。结果根据DSA检测结果得知,75例脑梗死患者中,前循环和后循环系统脑梗死患者分别有22、10例,占前循环48例患者人数的55.0%,占后循环18例患者人数的66.67%,该组前后循环动脉闭塞、狭窄都以颅内动脉的闭塞、狭窄居多,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TIA患者中,前循环系统的颅内动脉闭塞、狭窄有10例,占前循环15例患者人数的66.67%,后循环系统的脑动脉颅外段闭塞、狭窄有13例,占后循环20例患者人数的65.0%,该组前循环的TIA主要以颅内动脉闭塞、狭窄居多,后循环TIA主要以脑动脉颅外闭塞、狭窄居多,前后循环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闭塞或狭窄是导致脑梗死(前后循环系统)和前循环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而脑动脉颅外段闭塞或狭窄是造成后循环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田英 《中国新医药》2004,3(5):102-103
目的 TCD检测TIA患者脑血管狭窄发生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方法 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进行TCD检测。年龄35—86岁,共180例。分别在颞窗、眼窗、枕窗检测,并对所测动脉进行鉴别。结果 TIA患者颅内狭窄发生率为67.2%,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达4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颅内血管狭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TIA患者应早期进行TCD检测以早期发现及预防。  相似文献   

7.
孙绮芬 《江苏医药》1997,23(4):F003-F003
我们应用西门子—AC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2例室性早搏,32例短阵室速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心率在正常范围内,并排除其它器质性心脏疾患的室性心律失常病人,安静休息10分钟后,进行频谱多普勒检查。记录RouT室早,短阵室速发作前后各心动周期的左室流出道、升主动脉收缩期频谱及二尖瓣充盈频谱。计算二尖瓣、主动脉瓣跨瓣压力阶差(P)、平均流速(Vh)、瓣口开放面积(A)、峰值速度(FVI)、每搏⑤SV)及射血时间(T)。检测人数:室早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岁;短阵室速32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检测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CD检测高血压病患者218例1928条脑血管及60例对照组脑血管,评价高血压病及其不同时期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结果 TCD频谱异常检出率Ⅱ期高血压病50%(48/96例),Ⅲ期高血压病72.12%(88/122例),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脑血管血流速度异常发生率Ⅱ期高血压病10.94%(88/804条血管),Ⅲ期高血压病16.90%(190/1124条血管),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其中血流速度增快发生率分别为6.47%与12.45%,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脑血管血流速度中,Ⅲ期高血压病的MCA(98.27±27.53 cm/s)、PCA(50.09±4.05 cm/s)、BA(52.01±17.26 cm/s)、VA(46.40±14.19 cm/s),Ⅱ期高血压病的BA(53.74±14.34 cm/s)、(45.33±14.68 cm/s)均发生变化,与不同病变组或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或显著差异(P<0.01或<0.05)。结论通过TCD检测技术可证实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相应的脑动脉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宫内窘迫时胎儿缺氧的依据 ,加强围产儿的保健 ,本文对正常胎儿及宫内缺氧胎儿的大脑中动脉 (MCA)和脐动脉 (U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间 ,单胎、头位、无高血压、贫血等异常病症的孕妇 ,年龄 2 2~32岁 ,孕 36~ 4 1周 ,晚期妊娠 5 0例 ,为正常对照组 ,宫内缺氧组 2 2例 ,为临床诊断宫内窘迫者以及超声检查时发现胎心率 >16 0次 /分 ,或 <12 0次 /分 ,或有频繁早搏胎心不齐者 ,其中脐带绕颈 9例 (6例为临产腹痛时 ) ,前置胎盘出血 4例 ,胎盘早剥 1例 ,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椎 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 6 6例TIA病人年龄以 6 0a为界分为 2组 ,均服用通心络胶囊 4粒 (每粒 0 .38g) ,tid ,疗程 4wk。结果 :治疗前后TIA病人颅内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值为左、右侧老年组为 (4± 11)cm·s- 1和 (4± 12 )cm·s- 1,青、中年组为 (5± 10 )cm·s- 1和 (5± 11)cm·s- 1;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差值老年人组为 (6± 15 )cm·s- 1,青、中年组为 (4± 10 )cm·s- 1(P <0 .0 5或<0 .0 1) ,且老年组脉动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 .0 5 )。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减轻动脉硬化程度 ,改善脑供血 ,是治疗椎 基底动脉系TIA和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徐崧巍 《天津医药》1999,27(10):587-58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早期发现急性颅脑损伤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C2000型TCD诊断仪分别于伤后24小时,3天,第1,2,和3周观察63例脑外伤患者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的平均流速(Vm),MCA/ICA比值,脉动指数(PI)和阻抗指数(RI),结果:(1)TCD与GCS评分密度相关,≤7分者在3天内Vm可达高峰〉120cm/s,〉7分者V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中老年糖耐量减低(IGT)患者早期动脉硬化(A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中老年IGT患者(IGT组)及正常对照(NGT组)各50例,采用高分辨率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用肱动脉舒张内径的变化率(D%)表示;检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测定空腹(FPG)及糖负荷后2 h血浆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上述指标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及影响颈动脉IMT的危险因素.结果:IGT组BMI、WHR、2 hPG、TG、LDL-C、hs-CRP、HNS、HOMA-IR和颈动脉IMT均较NGT组增高,但NO及D%较NGT组减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GT组颈动脉IMT与年龄、BMI、WHR、2hPG、TC、LDL-C、ks-CRP及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D%呈负相关(P<0.01);年龄、WHR、HOMA-IR及D%是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中心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异常是影响中老年IGT患者发生早期AS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血浆醛固酮(AL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2例,男71例,女51例,年龄(51.57±10.77)岁,根据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左室肥厚(LVH)组和无LVH组;根据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有无斑块将患者分为颈动脉IMT增厚组和无颈动脉IMT增厚组;根据微量白蛋白尿测定将患者分为有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无微量白蛋白尿组。测定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并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患者血浆肾素(PRA)及ALD水平。比较有、无靶器官损害组间ALD水平的差异。结果:LVH组和无LVH组、颈动脉IMT增厚组和无颈动脉IMT增厚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无微量白蛋白尿组间血浆AL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颈动脉IMT增厚和微量白蛋白尿与血浆ALD水平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5.
殷淑珍  谭华  马薇 《天津医药》2000,28(11):647-64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与血脂变化的关系,对脑出血与脑梗死两者间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方法: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00例急性脑血管病人血脂,并以100例其它系统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ACVD组的血脂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之间对比,某些血脂指标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ACVD不论是出血还是梗死,虽然都存在着血脂代谢紊乱,但异常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血脂异常是急性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后继脑梗死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根据脑梗死患者梗死前有无TIA史分为脑梗死Ⅰ组(梗死前无TIA)和脑梗死Ⅱ组(梗死前有TIA),分别从TIA持续时间、与脑梗死间隔时间及发作频次与梗死前无TIA患者比较,应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评定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梗死前患者TIA持续时间≤10min、与梗死时间间隔≤7d及发作频次2~3次与梗死前无TIA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Ⅰ级预后较好。结论脑梗死前已发作TIA可能使大脑产生缺血耐受,对后继脑梗死有神经保护作用,且与TIA持续时间、脑梗死间隔时间及发作频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妊高征患者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妊高征患者和78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彩色多普勒分别进行胎儿大脑中动脉和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S/D、PI及RI的测定,分析妊高征组各项指标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并计算妊高征组患者围生儿MCA和UA各项指标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阴性拟然比和阳性拟然比。结果妊高征组患者MCA各指标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孕妇,且随患者病情逐渐加深呈逐渐递减趋势,中度妊高征组患者S/D值和重度妊高征组患者PI、RI及S/D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妊高征组患者UA各指标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孕妇,且随患者病情逐渐加深呈逐渐递增趋势,中度妊高征组患者S/D值和重度妊高征组患者PI和S/D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妊高征患者单一血管中MCA各项指标异常围生儿结局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UA各项指标异常患者。妊高征组患者围生儿MCA各项指标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阴性拟然比和阳性拟然比计算结果均高于UA各项指标。结论妊高征患者围生儿MCA和UA各指标有明显变化,将两者结合分析对预测围生儿结局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大庆市中医医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临床疗效。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后动脉(PCA)脑血管的血流速度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CA、MCA、PCA峰值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能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有效改善脑缺血症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弥散性扩张(Coronary artery diffuse ectasia ,CAE)的临床特点,旨在了解冠状动脉扩张病变对心肌供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按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分3组:冠状动脉弥散性扩张组(A组),单纯冠状动脉狭窄组(B组)及正常冠状动脉组(C组).比较3组间的一般资料、常见危险因素、心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重度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反应性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多普勒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治疗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脑血管改善程度为(0.24±0.1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脑血管改善程度为(0.05±0.03),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脑血管反应性,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最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