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对72例经头颅CT证实为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应用4种不同剂量的蝮蛇抗栓酶进行实验室体外模拟血栓形成及全血表观粘度、血沉、红细胞夺积试验,并进行溶血方面的观察。结果提示:蝮蛇抗栓酶0.75-1/次剂理脑梗塞病人在缩短血栓长度、降低血栓重量、血表观粘度、知沉、压积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P〈0.05或0.01)》  相似文献   

2.
薛文颖  刘宁 《河北医药》2011,33(7):1025-102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NIDDM)应用蛇抗栓酶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应用及其治疗。方法将62例血液流变学异常无并发症的NIDDM患者,进行随机复合对照研究,治疗组31例,定期应用蝮蛇抗栓酶连续治疗3年,对照组31例用于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ⅡNIDDM血液流变学异常患者定期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是控制NIDDM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4.
经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脑梗塞,观察治疗前后全部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所有病人血液粘度指标均有下降或恢复到接近正常(P<0.05或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下降(由治疗前的21.25±1.14降至12.85±1.06 P<0.01),说明蝮蛇抗栓酶具有良好的抗凝、解聚、去纤和降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牛珺辉  王军 《医药导报》2001,20(3):161-161
我院对临床确诊为冠心病且伴有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患者6 4例 ,分别用降纤酶 (defibrase ,去纤酶 )与蝮蛇抗栓酶 3号(svate 3)进行治疗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按WHO ISFC标准[1 ] 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6 4例 ,经检测均有明显血液流变学异常 ;无凝血异常、活动性出血及重症肝病史。男 48例 ,女 16例 ,年龄 (5 0 .0± 5 .3)岁。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将患者随机分为defibrase组即A组和svate 3组即B组。1.2 给药方法 A组 :降纤酶 (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990 5 0 1) 10U加…  相似文献   

8.
庄雷  罗玲  邓爱琼 《淮海医药》1999,17(1):15-16
目的 探讨兆科蝮蛇抗栓酶对急性脑梗塞患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对60例急性脑梗塞患应用兆科蝮蛇抗拴酶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5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应用兆科蝮蛇抗栓酶治疗后患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 兆科蝮蛇抗栓酶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治疗急性脑梗塞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的非传统药物治疗胡旭华(浙江省开化县人民医院开化324300)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近年来,发现许多非降糖药物对糖尿病亦有良好疗效。本文综述如下。1蝮蛇抗栓酶(Svate)徐萍等[1]报道治疗组31例用蝮蛇抗栓酶0.25~0.5u溶于...  相似文献   

10.
对比观察藻酸双酯钠与腹蛇抗栓酶-3号对90例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作用的影响。结果示:藻酸双酯钠与蝮蛇抗栓酶-3号均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液粘度。蝮蛇抗栓酶-3号比藻酸双酯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洋地黄素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穗  凌云 《天津医药》1998,26(5):268-270
探讨血清内洋地黄素浓度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内洋地黄素水平为(0.49±0.16)μg/L,明显高于正常人(0.22±0.11)μg/L(P<0.01).提示内洋地黄素可能参与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发心血管病的NID-DM患者内洋地黄素浓度为(0.52±0.18)μg/L,亦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0.43±0.10)μg/L(P<0.05),进一步提示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可能是内洋地黄素的释放增多。结果还显示,内洋地黄素水平与病程无关。内洋地黄素是通过其缩血管效应和刺激平滑肌增生作用促进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疾患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45例2型糖尿病合并肝损害降糖治疗前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DM)合并肝损害患者降糖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变化。方法:45例2型DM合并肝损害患者采用降糖药物治疗,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生化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肝损害患者TC、AST、ALT-TBIL、HA、SF、sIgA经降糖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1),而TG、ALB、GLO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2型DMA合并肝损害虱,经降糖治疗后能够改善肝功能。2型DM患者常规进行肝功能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检测血清HA、SF、sIgA水平对于解肝功能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及术后早期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胃癌根治手术的病人30例,年龄40~60岁,在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术毕(麻醉苏醒时)和术后24 h、48 h、72 h分别采肘静脉血,检测Hηb、Lηb 、ESR等.结果:与麻醉前比较,麻醉期间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降低,其中Hηb...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危险因素的评估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马建华  王颖 《天津医药》1998,26(2):77-80
分析该院近10年的糖尿病住院手术患者187例,评估其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围手术期临床特征分为: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术前高血糖,手术时间,术后平均血糖,麻醉方式,手术种类,术后并发症中轻型包括切口感染,重型包括心、肺、肾功能衰竭,卒中、代谢失代偿,或死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术前高血糖,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手术时间长,与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观察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情况;进一步了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人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诊断为中重度OSAHS患者在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治疗1月及治疗3月后行多导睡眠监测、血清EPO及血流变检测,分析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患者血清EPO及血流变水平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结果 ①治疗3月后OSAHS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积聚指数、RBC、Hgb、HCT、MCH、MCV、血清EPO、LSaO2比治疗前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所有指标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月后OSAHS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积聚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患者RBC、Hgb、HCT、MCH、MCV、LSaO2及血清EPO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3月及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OSAH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PO水平与Hgb浓度、RBC均呈正相关(均P<0. 01) 。治疗前后AHI与血清EPO水平呈正相关(均P<0. 01) ,夜间LSaO2与血清EPO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OSAHS患者缺氧可诱发促红细胞生成素升高,血液粘度增加,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程度,使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降低血液粘度,所以早期检测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以缓解气道阻塞对于防治OSAHS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胆囊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合并胆石症发生率较高,有报道高达30%,为了进一步了解糖尿病合并胆石症发病原因,笔者于1993年-1995年对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超微结构改变进行了系统观察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治疗及药学服务模式。方法:根据糖尿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结合本院用药情况,交流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主要内容。结果与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治疗,以及早期应用胰岛素的益处和必要性。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防止潜在用药问题的发生,从而使糖尿病患者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预防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避免或减少糖尿病相关性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糖尿病(DM)患者1211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3组。结果:(1)相关分析示UAER与年龄、病程、餐后血糖(P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F),血清尿酸(SUA)、甘油三酯(TG)、纤维蛋白原(FIB),餐后胰岛素(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24h尿尿酸(UUA)等多变量呈正相关。(2)回归分析示病程、24hUUA、TC、FIB、IR为D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N的危险因素有多种,主要与胰岛素抵抗,血胆固醇(TC)、FIB及24hUUA排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2种方法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诊断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例,一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CSII),另一组予三餐前门冬胰岛素加睡前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MDI),治疗2周,随后门诊口服药物治疗6个月,比较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清c-肽、HbAlc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住院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2组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清C.肽均明显升高(P〈0.01),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较MDI组短(P〈0.05)。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0.161次/人)低于MDI组(0.387次/人)(P〈0.05)。门诊治疗6月后,CSII组的HbAlc下降值较MDI组显著,未服口服降糖药血糖达标率较高(P〈0.05);CSII组的血清空腹c-肽及餐后2hc一肽增加较MDI组显著。结论2组注射方法均能使血糖获得良好控制,使用胰岛素泵能尽快使血糖达标,低血糖发生较少,中长期血糖控制及胰岛B细胞功能保护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新诊断且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治疗前采血检测血流变学、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经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全血低切粘度、低切还原粘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MVP、PDW、FIB明显高于正常。PLT,PCT,PT,APTT,TT、明显低于正常。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存在明显异常,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定期检测上述指标对于判断糖尿病病情控制和防治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