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伤寒论》中关于三阳病的传经次第,历来认为太阳传阳明,阳明传少阳。上起王叔和编次《伤寒论》,下迄现今的中医教材皆持比说。笔者通过学习,验之临床,认为三阳病的传经次第,应是太阳病可传阳明也可传少阳;太阳病传阳明,而阳明病绝不传少阳。也就是“伤寒”传经先少阳后阳明,与历来的说法不同。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179条曰:“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对于此条,历来注家,包括现行中医院校《伤寒论》统编教材部认为:本条主要是讨论阳明病的来路和成因。如成无己指出:“邪自太阳经传之入府者,谓之太阳阳明;邪自阳明经传之入府者,谓之正阳阳明;邪自少阳经传之入府者,谓之少阳阳明。”至于其成因,《伤寒论译释》指出“太阳阳明由于津亏,正阳阳明由于阳旺,少阳阳明由于误治”。“正由于他们的来路和成因不同;  相似文献   

3.
白虎汤出于《伤寒论》,为治阳明经证之主方。阳明病有邪热在“经”和在“腑”之分,其来路有三:一为太阳、少阳之邪传里;二为病原在太阳、少阳,经误治而陷入阳明;三为阳明直中或伏邪。其病理机制为邪热伤津,造成“胃家实”。所谓“胃家”系指胃肠而言,《灵枢·本输篇》云:“小肠大肠皆属于胃。”胃为水谷之海,邪热入胃  相似文献   

4.
阳明篇一、阳明病大旨阳明为病胃家实.原文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此条乃阳明病之纲领.热实邪盛在胃肠.胃家实者,邪热实盛也,不仅指燥屎大便硬一点,惟燥屎便坚亦括在其中耳.正阳阳明乃自发.原文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  相似文献   

5.
四、传经问题《伤寒论》关于传经的几条条文,有似一日一经的,有的二三日、六七日、十余日尚在一经的,兹据本论及各家对传经的见解而讨论之.《伤寒论》:"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一条说伤寒一日是太阳受邪,脉静则病不发展,若脉数急而有欲吐烦躁等证,则病情发展.钱璜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者,即《内经·热论》所谓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之义也."本论之六经与《热论》不同,钱氏之说非,然本条及下条又均似《热论》传经之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医宗金鉴》解释说:"伤寒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本为和解表里之剂,少阳枢机之方,然因少阳介于太阳、阳明之间,且少阳胆腑与厥阴肝木相表里,故在仲景之《伤寒论》中,小柴胡汤不仅存在于少阳病篇中,太阳病、阳明病、厥阴病篇中皆有论述,可见其运用之广泛.  相似文献   

7.
目前,祖国医学对《伤寒论》少阳位置的认识,尚未统一,因此对少阳病的生理病理以及对寒热往来的解释亦有争议,故笔者不揣荒陋,陈以拙见,请教于同道。一、从阴阳消长看少阳的位置《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洽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在《素问·经脉别篇》文中亦提出“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179条曰:“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又247条曰:“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相似文献   

9.
自利【原文】伤寒自利,何以明之?自利者,有不经攻下,自然溏泄者,谓之自利也。伤寒自利多种,须知冷热虚实,消息投汤,无致失差。杂病自利,多责为寒,伤寒下利,多由协热。其与杂病有以异也。表邪传里,里虚协热则利;不应下而便攻之,内虚协热遂利,是皆协热已。又合病家,皆作自利;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黄芩汤主之;阳明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大承气汤主之。三者皆合病下利,一者发表,一者攻里,一者和解。所以不同者,盖六经以太阳阳明为表,少阳太阴为在半表半里,少阴厥阴为在里。太阳阳明合病为在表者也,虽曰下利,必发散经中邪气而后已,故与葛根汤以汗之。太阳与少阳合病,为在  相似文献   

10.
1 枢机之含义枢机之含义 ,《素问·阴阳离合》篇云 :“太阳为开 ,阳明为合 ,少阳为枢。”“太阳为开 ,厥阴为合 ,少阴为枢”。就三阳经而言 ,“太阳为开 ,谓阳气发于外 ,为阳之表 ,“阳明为合”谓阳气蓄于内 ,为阳之里 ;“少阳为枢”谓阳气在半表半里之间 ,可出可入为枢机。就三阴经而言 ,“太阴为开”谓阴分之表 ;“厥阴为合” ,谓居阴分之里 ;“少阴为枢” ,谓居阴分之中。开者为出 ,合者为入 ,枢者为出入之间 ,此为“开、合、枢”之说。《伤寒论》少阳证是介于太阳、阳明之间 ,起着二经枢纽作用。按着疾病发生部位而言 ,三阴又有少阴为…  相似文献   

11.
《素问·阴阳离合论》有“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之句,《灵枢、根结》、《甲乙经·经脉根结》皆与此同。历来注《内经》的都根据之。独《太素》卷五《阴阳合》、卷十《经脉根结》两篇,二开字均作关,在意义上与《素问》发生很大的差别。对于这一问题,很有研究的必要。考王冰《素问》注:“夫开者,所以司动静之基;阖者,所以执禁固之权;枢者,所以主动转之微。由斯殊气之用,故此三变之也。”这是以开阖枢三者作为动词解释。杨上善《太素》注:“三阳离合为关阖枢,以营于身也。夫为门者,具有三义: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膀胱足太阳脉,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为关也。二者门阖,谓是门扉,主关闭也。胃足阳明脉,令真气止息,复无留滞,故名为阖也。三者门枢,主转动者也。胆足少阳脉主筋,纲  相似文献   

12.
胃家实浅识     
仲景著《伤寒论》本为救急,欲使后人见病知源,其实并不复杂,但后世医家未得其要,愈注愈繁,脱离本义者多。阳明病胃家实一证,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在此略谈管见。何谓阳明?古人根据日照关系,把一日分为阴阳两类,昼阳夜阴,进而分为三阳三阴,日出为太阳,日中为阳明,日入为少阳。一日如此,一年如此,天人相应,人身亦如此。阳明即日头正中前后一段时间,也就是太阳大放光明、日照最多之时,故称阳明,绝非手足阳明经之阳明,故仲景称阳明病而不叫阳明经病。阳明前为太阳,后为少阳,故阳明病有太阳阳明(从太阳传来)、少阳阳明(从少阳传来)、正阳阳明(阳明自受邪)。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六经提纲,人所共知。然而,另有两条目设于《伤寒论》各篇之中,却不大为人所注意。细读《伤寒论》,可知仲景在六经各篇之中,都设有中风与伤寒两条目。即:在“太阳篇”中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在“阳明篇”中有阳明中风、阳明伤寒,在“少阳篇”中有少阳中风、少阳伤寒等等。除此而外,还在汤证中进一步分析中风、伤寒的不同。在“太阳篇”中,中风、伤寒,说的很清楚。第2条说的是太阳中风:“太阳病,发热……名为中风。”第3条说的是太阳伤寒:“太阳病,或已发热……名为伤寒。”  相似文献   

14.
一、枢机之含义关于枢机的含义,《内经》中早已有沦述。《紊问·阴阳离合篇》云:“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就三阳经而言,“太阳为开”,是谓阳气发于外,为阳之表;“阳阴为合”,是谓阳气蓄于内,为阳之里;“少阳为枢”,是谓阳气在半表半里之间,可出可入为枢机。就三阴经而言,“太阴为开”,是谓居阴分之表;“厥阴为合”,是谓居阴分之里;“少阴为枢”,是谓居阴分之中。开者为出,合者为入,枢者为出入之间,此为“开,合,枢”之说。《伤寒论》少阳证介于太阳、阳明之间,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系《伤寒论·少阳篇》的主方,根据明代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记载,书中应用本方“主之”者7条,“与之”者9条,“宜之”者1条。仲景应用本方既治少阳证,又治少阳兼太阳表证与阳明兼少阳证之发热症。 笔者运用小柴胡汤化裁治疗了很多发热症,其中有胆道感染、肺炎、流感、钩端螺旋体感染、免疫系统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热势均在38—40℃之间,最短发热3天,最长  相似文献   

16.
从少阳的位置看"少阳为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医家言少阳经居于阳明经和太阴经之间 ,并以此论证少阳经为阴阳之枢〔1〕,但难以解释少阳经为三阳之枢。笔者认为此说法有所不妥。另有些医家言少阳经居于太阳经和阳明经之间 ,并以此论证少阳经为三阳之枢〔2〕,但又难以解释少阳为阴阳之枢。笔者在研读《伤寒论》后认为 ,从六经传变来看 ,少阳经的位置应在太阳经和阳明经之间 ,这样认识既可解释少阳经为三阳之枢 ,又可解释少阳经为阴阳之枢。1 少阳经的位置当在太阳经和阳明经之间对少阳经的位置 ,有云在太阳经和阳明经之间者 ,有云在阳明经和太阴经之间者 ,两说长期争论不休。笔者认…  相似文献   

17.
太阳属表,阳明主里,而少阳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诚如陆渊雷云: “太阳为在表之上,阳明为在里之下,而少阳自昔称为半表半里。所谓半表半里者,非半在表半在里之谓,谓在表里上下之间也”(《伤寒论今释》)。表病当汗,里实当下。而少阳既不  相似文献   

18.
自古至今,历代注家均认为太阳、阳明有经腑二证之分,而惟独未见少阳有经、腑证之别。笔者通过重温《伤寒论》,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少阳病也应分经腑二证。现就此问题作一探讨,谬误之处敬请同道教正。 一、从经脉与脏腑的关系和受邪的传变来看 经脉在生理上有勾通内外的作用,故《素问·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即任何一条经脉都有与其所属脏腑组织器官相连的关系,如足太阳经与膀胱相连,足阳明经与胃相连等等。生理上如此,在病理上经脉就成  相似文献   

19.
仲景著《伤寒》示人以六经辨证之大法。然其医理奥博难解,三阴篇最为难读,而少阴病更易使人迷惑;如呕吐下利与太阴者无殊,腹胀不大便与阳明者略同,始可发汗似太阳之在表,咽痛用和法似少阳之有热上炎。“脉微  相似文献   

20.
一近代解《伤寒论》者,一般都把太阳、阳明二经病分为经证和腑证,而对于少阳病则鲜有论及经腑者。非不论也,是不易论也。因为太阳之腑是膀胱,职司排泄小便,只要小便不利又加上小腹满,就可诊知是太阳腑证。阳明之腑是胃与大肠,主司食物的受纳与传导,凡证见腹满、腹痛而又便秘,就可知是阳明腑证。而少阳之腑是胆与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