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川内江市基本消灭疟疾技术措施及其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学娅  胡青兰  杨健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13-1214,1181
目的总结基本消灭疟疾防治成效,探讨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方法针对不同时期疟疾流行特点,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控制流行,降低发病率。结果全市疟疾发病率由1963年的237.98/万下降至2003年的0.01/77,2004年已无本地病例发生,五县(区)分别于1985、1988、2004年经四川省专家组考核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实现了全市基本消灭疟疾。结论采用分类指导、分区防治;坚持综合治理,加强培训和健康教育,提高疟防工作质量等,可有效地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2.
十堰市地处鄂西北,辖5县1市2区,2006年底人口数为346.50万。间日疟为本地主要的疟疾流行病,中华按蚊是惟一传播媒介。疟疾曾经是十堰市主要的传染病,1976年疟疾报告发病率高达2636.77/10万。经过多年积极防治,疟疾报告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到1992年已降至1/10万以下,1994年经湖北省卫生厅考核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了解十堰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的流行态势,以便采取有效的防制对策,现将全市1995-2006年疟疾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广西三个疟区县(市)抗疟措施质量与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疟疾防治措施执行情况及其防治的实际效果。方法通过了解疟疾防治机构建设,查阅防治资料、核实数据,复检血片,考核镜检员和现场抽样进行疟疾调查。结果3个县(市)平均疟疾发病率从2001年0.57/万下降至2005年为零,2004~2005年3个县(市)均未查出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结论当地落实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4.
杨兆民 《海南医学》1994,5(3):130-132
商洛地区位于北纬33°5′30″~34°24′40″,东经108°34′20″~111°1′25″,是以中华按蚊为唯一传播媒介的间日疟非稳定性低疟区。经过多年的综合防治,1991年经“陕西省疟疾防治效果考核专业组”考核审评,全区7个疟疾县、市,均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1.疟疾流行概况商洛地区早在民国时期,就有疟疾的流行[1]。建国后,各时期疟疾的发病率分别为:1953年9.56/万,1960年32.51/万,1970年160.73/万,1980年23.40/万,1990年0.04/万。本地和外地感染病例分别为99.81%、0.19%。1980~1990年全区7个县、市…  相似文献   

5.
解放初期,广西靖西县疟疾流行严重,1958年疟疾发病率高达250.39/万(7813/301201),是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混合流行高中度疟区,经疟疾控制前期、疾病控制期、灭疟后期三个阶段,采取落实病人根治、防蚊灭蚊、发热病人血检、病灶点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使疟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三日疟已经绝迹,90年代以来疟疾年带虫发病率均控制在1/万以下,1994-2001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防治效果显,有效控制了疟疾传播流行。2001年11月经广西卫生厅组织专家现场考核验收,确认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总结防治监测工作经验,巩固发展基本消灭疟疾成果,进一步加强基本消灭疟疾后灭疟监测和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是严防疟疾死灰复燃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钦州市钦北区1980-2008年疟疾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钦州市钦北区1980-2008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统计、分析该地区近28年疟疾防治的各种资料。结果该地区1953年疟疾疫情报告为535.70/万,属于多种疟原虫混合流行的高疟区;1984年后恶性疟病人在当地消失。80年代开始通过与周边县的疟疾联防后,90年代中期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至今(2008年)未见内源性病例。结论在行政区域划分多次变更的地区,通过区域间的疟疾联防同样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指标。  相似文献   

7.
GM(1,1)灰色模型在疟疾疫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灰色模型在海南省疟疾流行预测及防治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GM(1,1)模型。根据1999年-2004年海南省疟疾发病率建立疟疾发病率预测模型,并对2005年海南省疟疾发病情况进行预测,从而对海南省2005年疟疾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海南省疟疾发病率预测数学模型分别为Y(t)=135.8807e^0.2237(t-1)-64.6007,经拟合检验,模型拟合度好(C=0.2949,P=1.000)。利用本模型对2005年海南省疟疾发病率进行外推,估计2005年海南省疟疾发病率为130.43/10万,实际发病率为52.46/10万,发病率比预计的减少了77.97/10万,降幅达59.78%。结论建立的疟疾发病率预测数学模型拟合度好,2005年疟疾发病率的模型预测值与观察值差异显示海南省2005疟疾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百色市1987~2005年疟疾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永健  郭传坤  江超穗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797-1799,1796
目的分析百色市1987~2005年疟疾控制结果,评价监测措施,为制定疟疾控制后期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87~2005年百色市12个县(区)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牵口流动人口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描述牵口分析。结果20年间全市12个县区共血栓当地发热病人508.0万人次,病灶点居民13、5万人次,外出回归人群l、7万人次,外来人群9.3万人次,共栓出疟疾病例5686例,四类人群血栓阳性率分别为0.075%、0、26%、5.22%和0.65%。疟疾发病率从1988年的l。98/万下降到2005年的0.01/万,疟疾发病人数从1988年的766例减少到2005年的23例。该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百色市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近5年当地感染病例少,输入性疟疾病例较多、分布面广、高度分散,输入继发病例发生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疟疾监测与控制措施,继续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9.
常德市1950~2006年疟疾防治效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评价1950-2006年常德市疟痰防治效果,进一步巩固基本消灭疟痰的成果。方法收集全市历年疟疾疫情和防治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常德市属非稳定性中低度疟痰区,据疫情报告统计,57年间全市共发生疟疾578404例,死亡204例,年发病率在0.002—233.94/万之间。1988—2006年,全市年发病率一直控制在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万)以内。结论全市广大卫生工作人员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依靠科学,发动群众,坚持反复斗争,采取以灭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疟痰。  相似文献   

10.
台山市过去曾是疟疾高发区,1953年疟疾发病率高达5448.0/10万,1964年仍为516.4/10万,1980年开始为 2.8%/10万以下。1985年经考核,发病率为0.52/10 万,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山区和丘陵区微小按蚊仍然存在,是主要的媒介;平原区媒介只有中华按蚊。为探索灭疟后期疟疾流行特点及简便有效的监测方法,从1991年至2000年连续10年分两个阶段分别采取两种病例侦查方法进行现场防治监测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第一阶段(1991-1995年)1.1.1发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云南省潞西市疟疾流行态势,评价防治效果,提示下一步疟防工作重点。方法收集2004~2008年潞西市疟疾疫情报表和疟疾防治工作材料,按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潞西市共报告疟疾病例3270例,占全市传染病报告数的37.27%,2004年疟疾发病率为264.89/10万,2008年发病率为51.87/10万,全市11个乡镇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境外人口发病占流动人口病例的比例由2004年的3.23%上升到2008年的50.70%。结论潞西市目前采取的抗疟措施有效,应加强疟疾病人服药的督导和开展疟史病人的清理复治,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和流动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环江毛南族自治县50余年疟疾流行过程,评价控制措施和防治效果,为疟疾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环江县1950~2008年疟疾疫情、防治监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50多年的反复防治,疟疾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发病率从1954年的490.16/万降至2007年的0.027/万,2008年,经卫生厅组织专家考核,全县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结论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毛南族疟疾高发区,只要政府重视,加强领导,采取因时因地制宜措施,就能把疟疾发病控制在很低水平。但要继续加强疟疾监测,才能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疟疾防治后期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疟疾防治后期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结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80~2004年湖南省各县、市疟疾疫情资料、发热病人血检、荧光抗体检测以及媒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省疟疾发病率由1980年的89.27/10万至2004年下降为0.19/10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由1980年的2.73%至2004年下降为0.06%;近3年本地居民未查见带虫者;1990年以来湖南省感染病例逐年减少,输入疟疾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51%和93.49%;中华按蚊为唯一的传疟媒介。结论当前湖南省疟疾以输入病例为主,年发病率已连续9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疟疾疫情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疟疾曾是上海市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建国后曾发生过两次流行,经过大力防治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83年疟疾各县年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1986年通过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的考核验收,此后,全市进入全面监测和流动人员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其他疟疾流行省份的影响,全市疟疾疫情略有波动,但基本控制在1/10万以下。2009年上海作为全国6个试点省(市)之一,率先启动了消除疟疾试点工作,2010年按全国统一行动全面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并确定到2015年全市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2012年原闸北区和松江区两个消除疟疾国家试点县通过了原卫生部组织的现场考核,率先达到消除疟疾标准,2015年黄浦等其他15个区(县)在完成自评的基础上,通过市级考核评估,同年上海市完成全市消除疟疾自评,并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提交自评报告和验收评估的请示。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上海市的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认为上海市达到省级消除疟疾目标。至此,上海市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评估的地区。面临输入性疟疾的再传播风险和维持消除疟疾状态的挑战,上海市已然开始探索维持消除疟疾状态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是疟疾流行较严重的省份,属不稳定疟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疟疾暴发流行。间日疟在全省范围内流行,20世纪80年代恶性疟在北纬31°~33°之间的江淮丘陵地区的20个县、市中流行。20世纪60—70年代,疟疾发病率曾高达3 214/万。经多年积极防治,疟疾发病大幅度下降,全省自1991年以后未发现本地感染恶性疟病例,1999年疟疾发病率下降至1/10万左右。2000年起,全省疟疾疫情出现大幅回升,局部暴发时有发生,病例集中于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至2006年全省报告病例34 984例,发病率达57.2/10万,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居全国首位,其中99%为本地感染的间日疟病例,其他为境外输入的恶性疟病例。2007年起采取以传染源清除行动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疟疾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年发病率降为44.69/10万,2008—2013年疟疾疫情连年大幅度下降,年发病率从22.04/10万下降至0.32/10万,2013年,全省仅报告3例本地感染病例,2014年起至今,全省境内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安徽省于2010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计划于2018年在全省范围内消除疟疾。目前消除疟疾工作进展顺利,两个阶段性目标提前实现。至2016年底,全省已有94个县(市、区)和5个市完成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西大化县1990-2007年疟疾监测结果和流行特征,评价监测措施,为疟疾防治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0-2007年大化县当地居民发热病人、流动人口发热病人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年间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病人362173人次、病灶点居民5562人次,外出回归3864人次,外来流动人群2425人次,检出当地感染疟疾病例23例,输入疟疾病例333例,当地居民发热病人,外出回归和外来人群发热病人血栓阳性率分别为0.003%,8.39%和0.37%,外出回归感染病例占91.01%(324/356),外来病例占2.53%(9/356)。结论大化县疟疾发病率连续18年控制在1/万以下,输入性疟疾病例数量多、分布面广、高度分散,疟疾监测和防治措施可行有效。应继续加强对原高疟区回归人群疟疾管理和监测,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评价横县1950-2010年疟疾防治效果,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收集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上世纪50~60年代是恶性疟、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高度混合流行区,50年代当地居民疟疾发病率为115.86/万,其中1953年疟疾病例共20 908例,居民发病率为449.01/万。60年代下降为12.97/万,70年代为0.51/万。80年代流动人口中疟疾病人增加,但人群发病率下降至0.31/万,恶性疟和三日疟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后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90年代下降为0.22/万,本世纪为0.01/万,2001年在当地居民仅发现1例间日疟病例。结论该县自1993年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流行在当地得到有效控制,但应继续检测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市参加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的4个县近15年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动态。方法收集4个县近15年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和疑似疟疾病例资料,采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结果4个县的人群发热病人血栓占当地总人口的5.84%,人群疟疾发病率从1995年的2.14/万降至2009年的0.04/万,未发现内源性恶性疟病例。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逐渐增多,恶性疟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是在东南亚国家感染。结论百色市4县区域疟疾得到有效控制,其发病率逐年下降,流动人口病例中没有发现当地继发性疟疾病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总结疟疾防治经验及防治效果,为今后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三亚市疟疾防治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从2001年疟疾带虫发病率14.9/万(725/48.8),非发热居民疟原虫带虫率0.46%,分别下降至2010年的0/万及0%。结论 10年疟疾疫情资料分析表明三亚市疟疾防治措施得到落实,疟疾带虫发病数极明显的下降,疫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