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龄浅表性多发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高龄浅表性多发性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黏膜剥脱加丝裂霉素黏膜下多点注射的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效果满意,总复发率13.9%。结论 膀胱黏膜剥脱是一种治疗高龄浅表性多发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加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多发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1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的治疗情况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效果满意,总复发率为14.7%。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是治疗膀胱肿瘤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及预防其复发的方法。方法 应用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加电气化术治疗 2 9例浅表性膀胱肿瘤。结果  2 9例手术一次性完成 ,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 3~ 3 4个月 ,复发率为 10 .3 %。结论 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加电气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操作简便 ,病人痛苦少 ,疗效确切 ,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丝裂霉素C(MMC)膀胱粘膜下注射并用凝切法治疗侧壁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用自制尿道膀胱注射针来注射MMC,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利用凝切法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45例,术留署导尿管48小时。结果随访24个月,复发5例(11.1%)。结论经尿道MMC粘膜下注射并凝切法切除膀胱肿瘤操作简单而且彻底、安全、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1 目的探讨局麻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2 方法回顾分析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月我院收治的 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肿瘤直径 0 .6~ 1.5cm ,平均1.2cm ,膀胱镜下插入可弯注射针头 ,于肿瘤基底旁刺入膀胱粘膜及肌层注射普鲁卡因 2~ 3ml,然后行TURBt术。3 结果6例麻醉效果满意 ,术中无疼痛 ,肿瘤切除彻底 ,无并发症。4 结论局麻下行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方法简单易行 ,手术时间短 ,安全有效 ,镇痛效果良好 ,可以达到彻底切除膀胱肿瘤的目的局麻下经尿道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0例患者的进行临床效果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3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好转,病人无并发症出现.讨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王森  胡江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424-2424
目的:探讨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浅表性膀胱肿瘤62例,并采用术后丝裂霉素和卡介苗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术中无膀胱穿孔,无输尿管损伤,无中转开腹手术。随访3个月~24个月,1例多发性膀胱肿瘤术后6个月复发,二次行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12个月再次复发行膀胱全切。其余61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尿道TURBt治疗浅表膀胱肿瘤,手术安全,出血少,创伤小,生活质量高,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挺 《甘肃医药》2015,(1):61-6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4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随访9~48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42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70分钟,平均45分钟。无术后继发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3~7d,术后定期向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羟喜树碱。术后随访平均24个月,18例复发(44.4%),肿瘤复发后再次行TURBT7例,其余病例转上级医院行膀胱全切治疗。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可多次重复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但复发率较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该手术方式或采取更好联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该院1998年10月~2005年10月3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URBt,术后随访9个月~7年,其中有9例膀胱肿瘤复发,2例死于术后肿瘤进展。结论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亦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有效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及创伤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林川  王建琼 《右江医学》2003,31(5):451-452
目的 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气化手术的方法 ,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和气化术治疗膀胱浅表肿瘤 76例。结果 疗效满意 ,除 3例多发性膀胱肿瘤分 2次切除外 ,其余均一次切除 ,平均手术时间为 2 8min ,无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73例患者随访 2~ 3年 ,术后 2年内复发 15例 (19.7% )。结论 电切和电气化结合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Bladder cancer.     
Bladder cancer is the fourth most common cancer in England and Wales. The most common presenting symptom is macroscopic haematuria. The management options for superficial and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depend on the stage at presentation. Most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s are managed by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and cytoscopic follow-up. The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is less good. The role of chemical, radiotherapeutic and surgical interven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化疗药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噻替哌组(35例),丝裂霉素C组(32例),分别用化疗药物行膀胱内灌注,观察1 ̄3年复发率,并与对照组(未灌药22例)作比较。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N-丁基-N(4-羟丁基)亚硝基胺[N-butyl-N-(4-hydroxybutyl))nitrosamine,BBN]诱发的实验性大鼠膀胱癌进行动态观察。实验证实,大鼠膀胱癌的发生经历了三个重要的与人类原型相似的形态改变阶段。电镜显示的各阶段超微结构变化,以膀胱粘膜移行上皮表层细胞的变化最具有形态学意义。观察结果表明,移行上皮非对称性单位膜的改变、多形性微绒毛形成、梭形小泡消失、微丝和连接复合体减少所致的壳层结构丧失、胞浆内溶酶体增多及印戒样细胞形成、核周纤维层不规则或消失等是癌变的重要依据,因此可作为膀胱粘膜上皮早期癌变的超微结构学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0~30岁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0~30岁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诊断特点、病理结果、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共20例,占同期膀胱肿瘤的1.22%(20/1 645),平均年龄(25.8±3.1)岁,男13例,女7例.以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0例,因非血尿症状检查发现者6例,健康体检中发现4例.肿瘤多发2例,单发18例;总计24枚,位于侧壁15枚,后壁3枚,前壁1枚,三角区3枚,膀胱颈口部2枚.B超检查发现22枚肿瘤,2例血尿患者B超检查阴性;B超测量肿瘤最大径为0.4~2.7 cm,平均(1.1±0.7)cm.膀胱镜的肿瘤诊断率100%.病理诊断为副神经节瘤1例,尿路上皮肿瘤19例(其中平坦型病变2例,乳头状肿瘤17例).19例患者接受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1例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新辅助化疗4个周期后行剖腹探查.1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平均(28±16)个月,随访期间3例复发,l例进展为肌层浸润性癌.结论 20~30岁膀胱肿瘤患者总体具有单发、低级别、低分期的特点,但也有高恶性度肿瘤发生的可能,相当部分患者临床症状隐匿值得重视,治疗后长期随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膀胱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向膀胱腔内突起的肿物是临床诊断膀胱癌的重要特征。然而,皮革样膀胱癌患者(EBC)并不表现为向膀胱腔内突起,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了4例EBC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77岁。临床表现均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单次排尿量减少,伴或不伴排尿困难。影像学检查示膀胱壁弥漫增厚,均未见外突性膀胱占位。3例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膀胱最大容量41~128 ml。1例患者出现肉眼血尿,2例患者镜下血尿,1例患者无血尿膀胱壁增厚。膀胱镜检查未见肿物,最终通过反复活检或术中冰冻确诊为膀胱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4种不同药物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复发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收治行TURBt的16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予以丝裂霉素C(MMC)、吡柔比星(THP)、羟基喜树碱(HCPT)、表柔比星(EPI)膀胱灌注,疗程12个月。观察4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成本-疗效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4组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P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HCPT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MMC、THP、HCPT、EPI四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 045.69、13 878.49、9 709.59、11 729.25;THP、HCPT、EPI组相对于MMC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7 650.74、31 959.60、74 193.55。结论从药物经济学来看,HCPT组方案较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5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0.3~3年。术后3年内38例复发。16例T3~4期膀胱癌全部复发,多次行TURBT;1例膀胱肉瘤术后3个月死亡;其余21例患者5例行膀胱全切术,其他再行TURBT。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拓志勇  夏勇  张战宏  邵林海  旦锋  兰海河 《医学综述》2008,14(22):3513-3514
目的观察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汉中市中心医院2006年1~6月应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针对性选择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患者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切除瘤体部,钬激光切除肿瘤蒂部及基底。结果发现,20例膀胱肿瘤1次切除,平均手术时间35min,术中无膀胱穿孔,全组无输血。术后平均留置导尿管72h,15例随访24个月,复发2例(13.3%)。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损伤小,可快速切除瘤体,汽化深度易于控制,视野清晰,但对于侧壁浅表性膀胱肿瘤在切除过程中因闭孔神经反射易致穿孔,冲洗液吸收导致电切综合征等危险。而钬激光不会导致此并发症,但对于较大肿瘤其切除速度较慢。结合二者的优点治疗膀胱侧壁肿瘤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症状膀胱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方法对27例无症状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70例有症状就诊,诊断为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与有症状膀胱肿瘤相比,无症状膀胱肿瘤均为TaT1期肿瘤,多数病理分级低。结论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无症状膀胱肿瘤有重要作用。无症状膀胱肿瘤中膀胱癌多见,但恶性程度低,肿瘤表浅,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TEN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转录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27例膀胱癌及癌周组织PTENmRNA的表达。结果 27例膀胱癌组织中,PTENmRNA无表达10例,阳性表达17例;癌旁组织全部为阳性表达。癌组织表达率明显低于癌周组织(P<0.05)。27例膀胱癌标本中18例表浅性癌,PTENmRNA阳性表达14例(78%);9例浸润性癌,阳性表达3例(33%)。浸润性膀胱癌PTENmRNA表达率明显低于表浅性癌(P<0.05)。结论 PTEN基因转录水平的低表达与膀胱癌细胞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