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目的分析闭合性跟腱损伤MRI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分析25例有踝关节外伤史、经临床及手术证实,MRI资料完整的闭合性跟腱完全或部分撕裂病例,总结MRI特征。结果 MRI诊断跟腱完全撕裂11例,MRI特征性表现为肌腱增粗、形态不规则,在T1WI、T2WI上其内呈混杂高信号;部分撕裂14例,MRI表现为肌腱增粗、宽径/前后径比例变小,在T1WI、T2WI上肌腱内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部分毛糙、不规则,但在矢状位至少有1个层面是连续的。结论 MRI能准确诊断撕裂的部位和程度,对临床手术治疗提供较可靠的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跟腱损伤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跟腱损伤患者经低场四肢专用磁共振多序列检查,其中7例行缝补术后随访,分析其低场MRI表现,并与5例正常跟腱比较.结果 5例正常跟腱矢状面各序列显示呈条带状均匀低信号.1例利器切割伤显示跟腱下段大部分中断,断面整齐.5例部分撕裂显示跟腱增粗,内部信号不均匀,部分纤维束连续.9例完全性撕裂均显示跟腱连续性完全中断,2例表现为肌腱普遍增粗、形态不规则,T1WI 、T2WI上信号弥漫增高,7例表现为肌腱局部增粗、断裂,断端回缩呈"杵"状改变或扭曲,T1WI 、T2WI上中断处呈高信号.7例术后随访显示高信号强度逐渐下降.结论 低场磁共振能够明确地显示跟腱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形态、信号改变,在跟腱损伤的诊断和术后随访方面能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跟腱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7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19例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跟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其MRI表现特征。结果:跟腱完全性损伤的患者8例,其MRI表现特征为跟腱肌腱不完全增粗,形态不规则,肌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肌腱内T1WI、T2WI上呈混杂性信号。跟腱部分性损伤11例,MRI表现特征为肌腱增粗,肌腱内T1WI、T2WI上呈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内毛糙、不规则。手术病理证实9例完全性损伤,10例部分性损伤。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跟腱形态及其内部结构,准确判断跟腱损伤的性质、范围,有利于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场四肢专用磁共振(E—MRI)在闭合性跟腱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例正常跟腱及8例闭合性跟腱损伤患者经E—MRI不同序列检查,观察分析正常跟腱的形态、信号及跟腱断裂的部位、程度及MRI形态、信号改变。结果5例正常跟腱,MRI矢状面呈条带状低信号;横断面显示两端较薄,呈弧形或月牙形,凹面朝前,突面朝后;中段较厚,近似椭圆形。8例跟腱断裂部位在跟腱跟骨附着点上3~6cm处,MRI显示跟腱的连续性中断,断端回抽,跟腱损伤处扭曲增粗,信号不均匀,T1WI呈中等信号,T2WI及STIR上呈高信号;中断处嵌入撕裂的软组织;周围软组织挫伤,STIR像上显示为高信号影。结论E—MRI能够明确地显示跟腱断裂部位、程度及MRI形态、信号改变,诊断准确可靠,是闭合性跟腱断裂最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骨损伤状态下腘肌及腘肌腱(PMT)损伤后的MRI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33例PMT损伤患者,对全部病例均行膝关节外旋15° MR检查,28例行X线检查,15例行CT检查。将不同程度骨损伤时PMT的表现分为4型,观察其MRI表现。结果 Ⅰ型单纯腘肌、腘肌腱损伤(不伴有膝关节骨质异常)10例,3例MRI显示单纯性PMT内T2WI高信号改变;7例为PMT内T2WI不均一高信号改变伴PMT部分撕裂。Ⅱ型PMT损伤伴腓骨近端骨折4例,MRI显示为PMT内部T2WI不均一高信号改变,2例显示腘肌斜行撕裂,2例PMT多发撕裂。Ⅲ型PMT损伤伴胫骨近端骨折12例,1例为单纯性T2WI高信号改变,11例显示为T2WI不均一高信号改变,同时伴PMT多节段撕裂。Ⅳ型PMT损伤伴胫腓骨近端多发骨折7例,7例均显示PMT内T2WI高信号改变,同时伴PMT多节段撕裂。结论 PMT损伤的MRI影像特征表现为T2WI不均一高信号改变,同时多伴PMT撕裂。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肩关节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肩关节疾病患者常规MRI表现,并与部分病例的关节镜及手术所见进行对照,评价MRI对肩关节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2例为化脓性肩关节炎,均在起病的早期,MRI表现为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周围软组织及骨髓水肿;1例为滑膜型肩关节结核,MRI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多发囊性长T1长T2信号;18例为肩关节损伤,MRI表现为肩袖完全撕裂、肩袖部分撕裂、盂唇撕裂、滑膜炎、关节积液等。6例手术,证实2例肩袖部分撕裂漏诊;4例行关节镜检查,证实1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部分撕裂漏诊。结论 MRI可在炎症的早期发现异常,且能清晰显示肩关节复杂解剖结构,对肩关节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应用。方法对49例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患儿行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行轴位T1WI、T2WI、FLAIR及SWI扫描,观察SWI上的所见并和常规MR图像对照,比较MRI不同序列对出血灶检出率和脑白质HIE病灶在SWI上的表现。结果 HIE所致深部白质病变在T1WI上为点片状高信号,在SWI上为中等稍高信号,与周围组织信号无明显差异。出血灶在T1WI上大部分为高信号,少部分为等信号,T1W上显示67个硬膜下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灶,脑实质内出血13个、脑室内6个;在SWI上出血灶为明显低信号,分别可显示84、19、12个病灶,T1WI、T2WI、FLAIR、SWI序列的出血灶检出率分别为65.8%、53.8%、70%、100%。结论 SWI提高了HIE颅内出血诊断敏感性,为早期诊断HIE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高频超声与低场MRI表现,并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急性期跟腱部位闭合性损伤并均行超声及MRI检查的病例88例,以手术或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的跟腱断裂52例作为对照组,将无跟腱断裂3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超声与MRI的表现特点,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跟腱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急性期跟腱完全断裂超声显示回声中断,断端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区;MRI显示跟腱低信号带中断,断端挛缩分离。部分断裂超声显示跟腱增粗,结构模糊,回声不均;MRI显示跟腱局限性增粗及信号异常。超声与MRI诊断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超声80.8%、72.2%、77.3%;MRI 96.1%、94.4%、95.4%。结论:低场MRI能清晰显示跟腱断裂的部位及类型,比超声检查具有更多优势。  相似文献   

9.
背景:MRI检查可以早期确诊隐匿性骨折,低场强磁共振成像还具有专有线圈使图像更清晰的优点。目的:分析低场强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关节镜检查或临床证实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低场强MRI情况。结果与结论:45例病例在X射线平片正侧位上均未见异常,而低场强MRI检查均呈现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STIR上病灶与正常骨组织的对比度更高,显示出不同部位隐匿性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其中34例伴交叉韧带、副韧带及半月板撕裂。提示低场强MRI能敏感显示创伤性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诊断准确,同时能发现膝关节韧带、肌腱及软骨的损伤,为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42例肩袖损伤的影像表现,探讨MRI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患者行横断位T2WI,斜矢状位T1WI,斜冠状位脂肪抑制(STIR)、T1WI、T2WI、分析磁共振扫描与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及关节镜检查,分析MRI诊断肩袖损伤在临床中的意义。结果:冈上肌腱36例部分撕裂,5例完全撕裂,1例未见异常。19例显示冈下肌腱态和信号异常,12例部分撕裂,7例完全撕裂。肩胛下肌损伤6例。喙突下滑囊积液19例,盂唇损伤12例,骨损伤20例。其中斜冠状位能把冈上肌、冈下肌腱全长及肱骨干长轴显示于一幅图像中,显示最为清晰。结论:斜冠状位脂肪抑制(STIR)序列在肩袖损伤的显示效果及结果均优其它序列。MRI对肩袖损伤有较高的诊断率,对患者的初步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MRI表现及MRI在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58例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病例的MRI、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分别计算MRI与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初步总结其MRI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8例异位妊娠病例,MRI诊断53例,准确率为91.38%,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45例,77.59%)(P0.05)。56例异位妊娠病例在MRI图像上显示完整孕囊,影像表现为囊性、囊实性或不均质性团块影,孕囊包块MRI图像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与周围组织分界多较清晰,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内夹杂片状、线状略高或高信号,其中高信号与孕囊内出血有关;2例孕囊破裂,影像表现为不规则包块影,T1WI及T2WI信号都不均匀,T1WI呈低、等信号为主,T2WI呈均匀程度不同的高、等混杂信号改变,其内可见散在或斑片状出血信号,T1WI呈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孕囊出血及盆腔积血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MRI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全面观察胚囊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明确定位,清晰显示孕囊位置及植入情况,对于超声难以确诊的异位妊娠病例可进一步行MRI检查,对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颅内原发性胶质肉瘤的MRI表现特征,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颅内原发性胶质肉瘤的MRI、病理及临床表现。结果 12例肿瘤均位于幕上,大小不等,边界较清晰;10例T1WI肿瘤实质表现为低信号、T2WI高信号,2例T1WI、T2WI均呈等信号;FLAIR均呈高信号;肿瘤实质区D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11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本组 3例误诊为脑膜瘤,1例误诊为室管膜瘤,1例误诊为淋巴瘤,1例误诊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结论 胶质肉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I能清楚显示病灶实质及周围水肿范围,有助于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3.
刘菁菁  王伟  张力 《中国临床康复》2011,(30):5591-5595
背景:MRI检查可以早期确诊隐匿性骨折,低场强磁共振成像还具有专有线圈使图像更清晰的优点。目的:分析低场强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关节镜检查或临床证实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低场强MRI情况。结果与结论:45例病例在X射线平片正侧位上均未见异常,而低场强MRI检查均呈现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STIR上病灶与正常骨组织的对比度更高,显示出不同部位隐匿性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其中34例伴交叉韧带、副韧带及半月板撕裂。提示低场强MRI能敏感显示创伤性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诊断准确,同时能发现膝关节韧带、肌腱及软骨的损伤,为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MRI不同序列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不同时期的诊断价值及其成像的病理基础。方法:对100例小儿手足口病出现脑炎早期临床表现的患儿行轴位常规序列(T2WI、T1WI)和T2FLAIR、DWI序列扫描,其中56例有MRI阳性表现,56例中30例首次MRI检查后分别于第2周(13例)、第3周(17例)行MRI复查,扫描序列同上。比较4种成像序列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不同时期病变的检出率。结果:56例患儿显示病灶共147个,病灶多为对称性,MRI主要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或低信号,T2WI、T2FLAIR、DWI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的片状、斑点状影,边缘模糊,部分病灶于T2FLAIR或DWI序列上显示更清楚。T1WI显示病灶50个(50/147),T2WI显示病灶65个(65/147),T2FLAIR显示病灶120个(120/147),DWI显示病灶109个(109/147)。DWI和T2FLAIR分别与T2WI、T1WI相比,P<0.05;T2FLAIR与DWI、T1WI与T2WI相比,P>0.05。30例复查病例显示病灶共73个,T1WI显示病灶55个(55/73),T2WI显示病灶57个(57/73),T2FLAIR显示病灶68个(68/73),DWI显示病灶15个(15/73)。T2FLAIR与DWI相比,P<0.05;DWI分别与T1WI、T2WI相比,P<0.05;T2WI与T2FLAIR、T1WI与T2WI相比,P>0.05。结论:T2FLAIR、DWI序列相结合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T2FLAIR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恢复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T2FLAIR、DWI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早期检查的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脏外周型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5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MRI主要表现为不规则浸润性肿块,其中11例病变位于肝左叶区,4例位于肝右叶。15例病变于T1WI均呈低信号,13例于T2WI呈不均质性高信号,2例于T2WI呈较均质性略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早期病灶强化不明显,或肿瘤边缘及肿瘤实质部分轻微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扫描肿瘤进一步强化。结论:外周型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的关键技术,早期边缘强化、延迟后肿瘤进一步强化是其影像诊断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SIS患者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均出现冈上肌肌腱损伤。MRI表现:14例为肌腱信号增高;16例为肌腱局部撕裂,肌腱表面信号异常、混杂;12为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4例为肌腱全层撕裂,斜冠状面T2WI示冈上肌肌腱正常条带状连续性低信号中断,中断处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改变。肩峰形态呈平直形6例、弧形18例及钩形22例。4例肩峰-肱骨距<5mm,为钩型肩峰伴有肩锁关节增生、赘骨形成;23例肩峰-肱骨距为5~7mm,13例肩峰-肱骨距>7~10 mm,6例肩峰-肱骨距>10~15 mm。40例患者出现肩峰下滑囊增厚或积液改变。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SIS患者肩袖损伤征象,亦能显示肩峰形态及肩峰下滑囊等改变,对临床诊治有一定帮助。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扁桃体癌的CT和MRI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扁桃体癌患者CT和MRI影像学资料,其中行CT平扫18例,CT平扫+增强扫描6例,MRI平扫+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3例。结果病灶均为单发,形态不规则20例,呈椭圆形8例,圆形3例;边界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17例,边界较清晰14例;CT表现为扁桃体区软组织肿块,肿瘤呈稍低密度;MRI显示T1WI肿瘤呈等信号,信号强度类似或稍低于肌肉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信号强度高于肌肉信号,增强扫描多数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可清晰显示扁桃体癌的形态、范围,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侵犯周围组织,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肾脏嫌色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CT检查15例,平扫时病灶呈软组织密度,其中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匀8例,增强后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MRI检查8例,病灶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等、稍低信号6例,混杂高信号2例。结论肾脏嫌色细胞癌属少血供肿瘤,CT能清晰显示肿瘤内钙化灶和血供情况,而MRI容易检出肿瘤内小出血灶、囊变坏死灶以及中央星状瘢痕,可对肾脏嫌色细胞癌的诊断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早期脑出血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脑出血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早期脑出血MRI表现。结果:15例根据MRI表现从部位上分为内囊-基低节区出血13例,小脑出血2例,从出血时间上分为超急性期(〈24h)6例,急性期(1~3天)9例。超急性期呈等T1或低T2信号,水肿不明显,急性期在T1WI,有3例均呈等信号,有6例核心呈等信号,核外层局部见“片”样略高信号。T1WI核心层呈略低信号,核外层呈略高信号,水肿明显。结论:MRI可较精确显示早期脑出血表现。对早期脑出血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MRI诊断骨嗜酸性肉芽肿及评价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骨嗜酸性肉芽肿的MR表现,并用MR评价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的治疗前后的MR表现。结果11例骨嗜酸性肉芽肿主要表现为T1WI等或低信号,STIR为高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嗜酸性肉芽肿是造成青少年扁平椎最常见的原因。治疗后破坏的骨质逐渐修复,MR较X线更敏感显示病灶,表现为T1WI低信号区逐渐被高信号影修复,周围软组织明显缩小。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MR表现有一定特点,MRI可敏感地显示病灶,对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