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需进行主动脉弓上动脉重建、累及主动脉弓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以下简称B型夹层)的腔内隔绝治疗经验。方法 2001年10月—2009年3月我科对22例累及主动脉弓的B型夹层行腔内隔绝治疗,病变均累及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5 mm内。根据夹层形态选择应用移植物开槽、移植物开窗、"烟囱"式分支支架置入和弓上杂交技术等治疗方式。出院后6~12个月进行第1次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随访,后每年进行CTA随访1次,研究终点为疾病进展、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果本组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术后随访7.5~51.3个月,平均27.1个月。1例因左锁骨下动脉覆盖造成术后脑梗死,术后6 h行左颈外动脉-左椎动脉旁路手术,术后12 d死亡。1例2期手术后出现心肌梗死,于术后7 d死亡。应用移植物开槽技术的患者中,1例术后6个月出现左锁骨下动脉闭塞,但患者无相关缺血症状。在获得中、长期随访的20例中,所有旁路血管通畅、良好,无近端内漏或移植物移位,夹层假腔均出现血栓化,其中18例假腔直径缩小,平均缩小14.0 mm,另2例假腔直径无变化。结论对累及主动脉弓的B型夹层,腔内隔绝手术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总结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共27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48.3±11.2)岁。急性夹层17例,慢性10例。DeBakeyⅠ型11例,DeBakeyⅡ型1例,DeBakeyⅢ15例。DeBakeyI型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行Bentall术+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8例,行Bentall手术2例。15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果:1例DeBakeyⅠ型合并大面积脑梗经非手术治疗死亡,1例DeBakeyⅡ型慢性夹层非手术治疗假腔内血栓形成,破口闭合。全组患者术后早期无死亡。21例随访3~26个月,人工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位置及形态正常,无二次手术病例。结论:依据主动脉夹层的不同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中层发生与主动脉腔平行的撕裂,血液经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撕裂的腔隙,分离中层,形成血肿,是严重危急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高[1]。临床常用Debakey分类法将此病分为3型:De Bakey I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范围可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De Bakey II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范围局限于升主动脉;DebakeyⅢ型: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扩展范围累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与部分中层发生撕裂并形成剥离.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Ⅰ型是指夹层从升主动脉和(或)主动脉弓开始,累及大部分或整个主动脉.大部分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动脉瘤随时可能突发破裂导致患者猝死,自然预后极差.由于病变累及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加之手术创伤范围大,传统手术过程复杂、环节多,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多,因此手术病死率高.2010年11月我们应用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腔内覆膜支架成功手术治疗了1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现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总结其治疗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主动脉夹层(AD)的一致性及对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善的40例AD患者,比较两种方法显示的AD破口数、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LSA)的距离、左锁骨下动脉远端胸主动脉直径、主动脉夹层累及的范围及主动脉主要分支血管的累及情况、真假腔内血栓形成及钙化状况、行覆膜支架后内漏的发生率。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检测AD破口数、破口距LSA的距离、胸主动脉直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A、DSA发现夹层累及左、右侧髂动脉平面的例数分别为16例(40.0%)、6例(15.0%)和15例(37.5%)、6例(15.0%),两种方法在检测夹层累及左、右侧髂动脉平面时的准确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可检测出夹层血栓、动脉壁钙化,而DSA无法显示。40例AD患者行TEVAR 34例,覆膜支架置入后DSA即刻检测发现内漏者11例(32.4%)。结论 CTA、DSA两者对诊断AD有较好的一致性,对TEVAR术前、后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肾脏CT灌注特点,分析夹层各种影响因素与肾灌注值的关系,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进行双肾血流灌注检查(注射流率5 ml/s,总量40 ml,370 mg I/ml),同时行胸腹部CTA检查,测量双肾血流量参数值(BF),并观察主动脉夹层各种解剖形态学指标。结果显示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36例)或升主动脉(7例)。A型夹层的BF值低于B型患者(P0.05),内膜破口数量不同BF值无显著差异(P0.05)。假腔无血栓的AD患者BF值显著高于假腔有血栓的患者(P0.05)。肾动脉开口于真腔、假腔和骑跨组BF值有差异(P0.05)。真腔组BF值最高,而骑跨组最低。内膜破口大小与BF值相关,随着破口大小增加BF值增大(P0.05)。肾动脉起源于真腔、假腔无血栓化及破口数目的增多易得到较高的BF值。结论 320排CT灌注成像可用于评价整个肾脏血流动力学特征,破口大小、数目及位置、假腔血栓形成及肾动脉起源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肾血流灌注均有影响。灌注成像有助于术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与部分中层发生撕裂并形成剥离。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I型是指夹层从升主动脉和(或)主动脉弓开始,累及大部分或整个主动脉。大部分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动脉瘤随时可能突发破裂导致患者猝死,自然预后极差。由于病变累及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  相似文献   

8.
双源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35例分析及术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源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术前评价价值。方法收集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资料,所有患者的图像分析及后处理工作均在工作站上完成,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等。重点观察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分型及重要分支受累情况等。结果依据夹层累及范围,35例患者包括DeBakeyⅠ型13例,DeBakeyⅡ型4例,DeBakeyⅢ型18例,所有患者均观察到撕裂的内膜片及近端初始破口的位置,并准确显示了主动脉重要分支血管的受累情况。结论双源CTA检查操作简便,综合原始及各种后处理图像可以准确诊断并评价主动脉夹层情况,是主动脉夹层诊断及随访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部破口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杂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应用杂交外科手术治疗3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照架桥方法及术式分为:颈总动脉间架桥加腔内隔绝术19例,颈总动脉-升主动脉架桥加腔内隔绝术12例,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架桥加腔内隔绝术4例,腹主动脉-双侧肾动脉架桥加腔内隔绝术3例。结果所有患者夹层破口均被闭合,恢复真腔血流,住院死亡2例(成功率5.2%),术后复查均未发生支架移位,1例原夹层破口处出现内漏,3例出现新破口,再次分别行腔内支架隔绝治愈。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通过外科手术结合腔内隔绝介入的综合外科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增强螺旋CT、MRI诊断:5例为DebakeyⅢ型,1例为DebakeyⅡ型。先行升主动脉造影(左前斜45°)及腹主动脉造影(正位),明确诊断,确定破口位置,然后选择合适的带膜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记忆合金支架自动张开封闭破口。结果:4例典型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应用带膜支架成功封闭破口。术后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随访5~12个月,支架位置及形态均未见明显改变,假腔内血栓渐机化。结论:与传统的经胸人工血管置换术相比,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具有简捷微创、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的优点。目前,对于近期疗效已得到认可,对其远期疗效的评价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破裂并肺动脉壁血肿的发生机理、CTA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0年7月行CTA检查并诊断为非外伤性AD病例183例,对其中AD破裂并肺动脉壁血肿及蔓延的3例病例CTA表现、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临床均以胸骨后疼痛而就诊,年龄45~82岁。CTA检查表现:第一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段累及胸腹主动脉1例、主动脉弓升主动脉侧累及升主动脉1例、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侧累及胸腹主动脉1例;破口直径大小分别为0.9cm、0.8cm、0.4cm;主肺动脉干壁血肿1例、主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壁血肿1例、主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壁血肿和肺泡出血1例。随访中,1例行手术治疗患者至今仍存活,另2例保守治疗患者均于入院48h内死亡。结论:CTA检查不但能明确AD的诊断,还能确定有无夹层破裂外穿并肺动脉壁血肿及蔓延。结合相关文献及本组随访结果,年龄因素与动脉夹层破裂致肺动脉壁血肿并延伸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主动脉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是利用带膜支架的扩张作用,使支架与主动脉内膜紧密相贴,有效地覆盖动脉内膜破裂口,压塞夹层动脉瘤破口,重新恢复主动脉血流,并使闭塞的动脉夹层假腔血栓化、机化而达到有效的动脉管腔重建,从而防止动脉瘤的增大与破裂~([1])。它是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急性肾损伤诊断为术后48h内血肌酐增高1.5~2.0倍,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带膜支架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技术及疗效。方法对12例DeBakeyⅢ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左桡动脉穿刺主动脉造影,了解主动脉真假腔位置、夹层裂口及其与主要分支血管位置关系。切开右股动脉置入带膜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后主动脉造影复查。结果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定位准确,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真腔明显扩大,假腔没有显影。无严重并发症。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带膜支架植入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具有简捷、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室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122例杂交手术室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配合。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CTA随访证实所有病例夹层破口完全封闭,假腔内血栓形成。结论:利用杂交手术室的优势,配备高素质专业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术中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夹层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主动脉夹层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其中DeBakeyⅠ型53例,DeBakeyⅡ型9例)确诊并将行开胸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采用TEE评价主动脉瓣解剖结构、有无内膜撕脱及其范围、破口位置、升主动脉内径及夹层分型.术后即刻评价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及人工血管的功能情况.结果62例患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5例.TEE准确评估升主动脉内径大小、内膜撕脱情况、破口位置、主动脉瓣结构及反流情况、真假腔情况,同时显示假腔内血栓.根据TEE在术前提供的诊断信息,采取主动脉瓣不处理、主动脉瓣成形术、David术及人工机械瓣置换术.术后即刻评估手术效果,主动脉瓣成形术后效果理想20例,不理想4例;David术后效果理想4例,不理想1例;人工机械瓣功能良好20例,有瓣周漏1例.结论TEE在主动脉夹层术前提供诊断信息,术中指导手术操作,术后评价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6例连续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均行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并将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重建后处理,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5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依据De Bakey分型:Ⅰ型14例,Ⅱ型2例,Ⅲ型40例。所有患者真假双腔及内膜片均清晰显示,其中3例(5.4%)患者为三腔(双假腔)主动脉夹层,其一例患者急性期假腔及伴有血栓的慢性期假腔各一个。真腔Ct值多较假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显示了所有患者初始破口的位置,并发现50例(89.2%)患者存在一个破口或多个再破口,6例(10.7%)未见再破口。CTA清晰显示了主动脉夹层范围、重要分支血管受累、内膜片旋转方向以及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结论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无创、快速、准确性高等优点,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可靠影像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时机及操作技巧。方法1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9例、胸主动脉瘤1例)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术前行CTA或MRA及主动脉造影检查,判断主动脉夹层裂口位置与数量及胸主动脉瘤范围、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左侧胸主动脉直径、近端裂口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真腔直径以及腹主动脉主要分支血管的血供来源,选支架规格及输送路径,然后在全麻下行右股动脉切开,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释放系统,定位准确后释放覆膜支架,完成腔内隔绝术。1例因破裂口位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而先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结果10例患者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近端裂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距离平均3.5cm,出现Ⅱ型内漏1例。随访1~24个月,术后无截瘫发生,胸背部疼痛症状消失。1例胸主动脉瘤破裂伴食道瘘患者术后1个月死于感染。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方法。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血管疾病.由于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弹力纤维和平滑肌扩张形成纤维化和玻璃样变,主动脉内膜与中层的附着力下降,在内外力作用下导致内膜撕裂,血液流入内膜与中层之间,使之剥离向周径和长径方向发展,形成主动脉夹层[1].Debackey等1955年根据内膜撕裂的部位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3型:DebackeyI型是内膜撕裂位于升主动脉或弓部,即剥离的血肿扩展至主动脉弓和胸降主动脉,甚至可达髂动脉,也包括破口位于左弓面内膜逆行剥离达升主动脉者.Debackey II型内膜破口与I型相同,夹层血肿仅限于升主动脉.Debackey III型是内膜撕裂位于降主动脉,向下扩展到腹主动脉及髂动脉,向上波及主动脉弓,未累及心脏部位[2].本院2010年11月24日为1名主动脉夹层I型Bentall术后7年再发主动脉夹层III型的患者行大血管覆膜支架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较常见又很凶险的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旁路搭桥转流术治疗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较一般的胸主动脉置换具有突出的优势,而且对于某些患者而言也是不可避免需要采用的手段.为了探讨锁-腹搭桥对主动脉夹层假腔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及该术式的有效性,分别构建了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及其锁-腹搭桥的理想化三维几何模型,然后将模型导入ANSYS 11.0中进行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实施搭桥后假腔入口处和假腔内的血流速度与压力均小于搭桥前.这对于减轻血流对夹层病变的冲击、减缓破裂口的进一步扩大、防止夹层破裂、促进夹层局部病变愈合是非常有利的.所以,锁-腹搭桥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治疗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主动脉夹层31例,慢性主动脉夹层7例;均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的杂交手术治疗,术后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后3、6、12个月均行CT血管造影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2.63%;术后发生内漏2例,脑梗死2例,低氧血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35例随访3~12个月,CT血管造影显示支架形态良好,无移位,假腔血栓逐渐形成。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需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