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骨折愈合与疼痛肿胀的影响。方法:148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补肾接骨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74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5%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肿胀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接骨汤有助于四肢骨折后骨折愈合,改善疼痛肿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改善效果。方法:92例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补肾接骨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疼痛评分以及疼痛消失、肿胀消失、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的效果较好,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及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接骨汤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肿胀及骨折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2.53±0.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7±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及骨折愈合有积极作用,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恢复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1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58例,观察组采取补肾接骨汤治疗,对照组采取接骨七厘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骨痂形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接骨汤能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疼痛肿胀情况,促使患者骨折较快愈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续断接骨汤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38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续断接骨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1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4%显著高于对照组82.65%(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肿胀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续断接骨汤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显著,可以加快骨折愈合,减少疼痛和肿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接骨汤治疗早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肿胀消失时间与骨痂生长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肿胀、压痛消失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汤治疗早期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经续断接骨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中抽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应用随机抽签法分组,治疗组(n=38)应用续断接骨汤,对照组(n=38)口服七厘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骨折愈合时间。结果:(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2)治疗组患者的患肢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四肢骨折经续断接骨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快速消除其骨折部位疼痛、肿胀等症状,并加速其骨折愈合进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建劳 《陕西中医》2012,33(8):1022-1023
目的:探讨运用补肾接骨汤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129例采用续断接骨汤(续断、补骨脂、骨碎补、黄芪、丹参、自然铜)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接骨七厘片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后在骨折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折骨痂生长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上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的骨折疼痛消失时间为22.1±2.6d,肿胀消退时间为18.9±3.2d,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为14.5±1.8d,肿胀消退时间为11.2±1.4d;对照组的骨折骨痂评分情况为2.98±0.91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9.7±5.2d,治疗组的骨折骨痂评分情况为2.16±0.21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4.9±3.6d;以上情况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续断接骨汤可有效缓解四肢骨折后的疼痛肿胀症状时间,缩短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有效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对四肢骨折愈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采用续断接骨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数字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续断接骨汤,对照组采用七厘片,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肿胀消失时间及骨痂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合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83.3%,差异显著(P〈0.05)。结论续断接骨汤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四肢骨折愈合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接骨汤辅治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活血接骨汤。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LT低于对照组,TT、P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血沉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接骨汤可有效缓解疼痛肿胀,改善凝血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386例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386例老年髋部骨折,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致伤原因比较,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年龄主要在65-75岁,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年龄在65-6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年龄在70-75岁,均以老年女性较多(P〈0.05)。跌倒及扭伤是主要致伤原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应根据其特点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骨折愈合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均非常复杂,无论在骨折愈合的任何一个环节受到不良影响均会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对骨折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医源性因素、骨折生长因子及中医药对骨折愈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如骨折治疗中选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及避免粗暴治疗手段,骨折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医药治疗促进骨折愈合机制可能与骨折生长因子的作用相关。结合相关骨折影响因素,分析了临床医生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时所面对的困难,并对骨折愈合因素的相关研究发展趋势及相关成果对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2004年11月收治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13例、Ⅱ型15例、Ⅲ型12例、Ⅳ型9例、Ⅴ型4例、Ⅵ型3例。除I型采用经皮穿刺空心螺钉内固定外,其余各型采用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结果:49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6~36个月),功能评价采用M 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法,优良率达91.86%。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宜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2004年11月收冶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13例、Ⅱ型15例、Ⅲ型12例、Ⅳ型9例、Ⅴ型4例、Ⅵ型3例。除Ⅰ型采用经皮穿刺空心螺钉内固定外,其余各型采用切开复住支持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结果:49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6~36个月),功能评价采用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法,优良率迭91.86%。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宜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15.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71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伤口一期愈合者50例。占70.4%,软组织感染16例占22.6%,骨感染5例,占7%。骨折临床愈合平均89天,5例迟缓愈合,作者主张伤口一期闭合,但要根据伤口损伤程度采用不同的闭合方式,骨折属稳定者外固定治疗,属不稳定者用内固定或外固定加牵引,感染与原始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与医师清创是否彻底骨折固定和伤口产合是否正确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前、后路外科治疗爆裂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前、后路外科治疗42例爆裂型胸腰椎骨折病人神经症状的改善及减压复位效果。结果:平均随诊20个月,前路手术9例,后路手术33例,术后腰痛消失,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有1~3级的改善,椎体高度恢复。结论:外科治疗爆裂型胸腰椎骨折,前路和后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运用经皮穿针力臂反弹撬拉固定架的方法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2例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皮穿针力臂反弹撬拉固定架固定的方法,对照组采用DHS手术固定的方法,对两组患者从治疗效果、创伤大小、操作的复杂程度、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快慢、对骨骼远期的干扰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0.62%,对照组为89.21%,两组优良率相当;治疗组的创伤小、操作简便、费用较低、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快、对骨骼远期的干扰小。结论:采用力臂反弹撬拉固定架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方法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36个椎体)老年病理性压缩骨折患者采用PKP治疗,手术前、后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椎体的高度及后凸Cobb角,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及随访。结果 31例术后椎体前缘及中线高度较术前恢复明显;术后Cobb角较术前明显变小,后凸畸形得到明显矫正,术后各时间点平均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随访4~38个月,疼痛缓解明显,无复发。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病理性压缩骨折具有微创、止痛效果好、无明显并发症及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者行牵引后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结果:加压螺钉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其承载能力大,不但具有抗压、抗扭、抗弯的特性,又能加压使骨折断端紧密接触,在骨折处产生有利于骨折愈合的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再血管化。结论: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愈合率高,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是骨伤科的常见病,与其他骨折相比,股骨颈因其形态和位置的特殊及活动特点,难于实施准确的复位和有效的固定,因此无论是中医保守治疗还是西医手术治疗,疗效均不十分理想。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发挥中医手法治疗的优势,自1985年以来笔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股骨颈骨折获得较好疗效,现将手法在股骨颈骨折中的检查、复位及骨折愈合判断等方面的应用介绍如下。1 股骨颈骨折的手法检查1-1 手法检查的重要性 股骨颈骨折的损伤部位多无剧烈疼痛,但不少患者出现患肢其他部位如大腿中下段及膝部疼痛,摄片人员根据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