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管方结合针灸、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通管方结合针灸、通液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针灸、通液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管方配合针灸、通液术在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妊娠率方面优于针灸配合通液术。  相似文献   

2.
贺丽娟  张爱菊 《光明中医》2012,27(11):2209-2211
目的探讨提高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患者生育能力的治疗方法。方法将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患者,依据术后有无接受中医综合治疗,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盆腔炎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患侧输卵管再通情况,术后正常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6条输卵管术后再通24条,再通率42.9%,术后1年妊娠15例,受孕率26.8%。对照组50条输卵管,15条输卵管通畅,再通率30.0%。术后1年内妊娠8例,受孕率16.0%,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及受孕率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输卵管保守手术后的中医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育能力,增加术后再次妊娠概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中西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效果,观察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重复性异位妊娠、宫内妊娠的发生率。方法:对30例要求保留生育的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物清除结合局部冲洗和局部注射氨甲喋呤的方法治疗,并观察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变化,并判断PEP发生率,术后当天使用康复消炎栓,月经恢复即可计划妊娠,并配以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追踪24个月的生育结果,并与同期经腹保守性手术30例相比较。结果:腹腔镜联合中西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无1例PEP发生,与同期经腹保守性手术30例相比较,2年内宫内妊娠率明显提高,降低了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和不孕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中西药物治疗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此方法可减少PEP的发生,降低了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和不孕率,明显提高宫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联合输卵管通液术二联疗法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妇科门诊就诊的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妊娠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能够明显改善输卵管通畅率,提高妊娠率,起到治愈疾病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通畅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4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成功后,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输卵管通畅度为4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8 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5 9,P<0.05)。结论:针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者给予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输卵管通畅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06-2009年期间,选择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时期选择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46例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输卵管通畅程度,一年内宫内妊娠率及异位妊娠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再通率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且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有更高的宫内妊娠率及更低的重复性异位妊娠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有一定疗效,较开腹手术更适合有生育要求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超短波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以及超短波治疗。分别比较两组卵管通畅率、妊娠率以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3.33%(28/30),与对照组的70.00%(21/30),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宫内妊娠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1次异位妊娠患者的妊娠率为85.71%(24/28),高于对照组的62.07%(18/2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超短波应用于异位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以及再孕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宫腹腔镜下通液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宫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在通液术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组疗程为6个月(不包括治疗期间妊娠者),随访6个月;对照组术后随访观察1年。观察比较输卵管通畅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及妊娠率。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程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3治疗组、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48.00%、20.00%,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宫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可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异位妊娠2种保守性治疗途径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用MTX治疗异位妊娠和用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术前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Ⅰ组给予MTX肌注,Ⅱ组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结果Ⅰ组治愈49例,成功率82%,输卵管造影术输卵管通畅30例,成功率61%,重复性异位妊娠8例。Ⅱ组治愈60例,成功率100%,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通畅47例,成功率78%,重复性异位妊娠5例。结论2组治疗途径各有利弊,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愿望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中药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生殖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中药通络助孕方治疗;对照组采取输卵管通液术,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2年观察再次妊娠情况后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88.5%。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通络中药能疏通输卵管,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生殖状态,提高受孕率,减少再次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0例因输卵管异位妊娠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在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基础上给予温针灸配合口服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仅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治疗后采用阴道B超检查观察患者输卵管愈合及盆腔积液情况,通过输卵管碘油造影技术观察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后1个月输卵管包块吸收明显,相对通畅,盆腔内积液较少(均P0.05)。结论针药并用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异位妊娠患者术后输卵管愈合及盆腔积液吸收,改善输卵管通畅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早期运用中药综合治疗对输卵管通畅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结果:术后复查观察组和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输卵管通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宫腔镜再通术结合康妇炎胶囊治疗输卵管重度通而不畅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腹宫腔镜再通术治疗,观察组加用康妇炎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异位妊娠率、生化妊娠率及不孕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通而不畅率及堵塞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疼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宫腔镜再通术结合康妇炎胶囊治疗输卵管重度通而不畅不孕可提高妊娠率及输卵管畅通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朱琰  李强  张勤华  李晶  齐聪 《中医杂志》2012,53(21):1860-1861
目的 观察新通管方联合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再通术( SSG+ FTR)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16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9例.治疗组给予SSG+ FTR术和口服新通管方,新通管方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200ml;对照组单纯行SSG+ FTR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术后妊娠时间、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结果 治疗组宫内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1疗程及第3疗程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新通管方联合SSG+ FTR术后可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宫内妊娠率,缩短妊娠时间,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管方配合输卵管通水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管方配合输卵管通水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通水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6.7%,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痊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4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管方配合输卵管通水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辨证属于气滞血瘀证的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中药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生殖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自拟通络助孕方治疗;对照组采取输卵管通液术,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2年观察再次妊娠情况后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总有效率72.4%。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输卵管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显著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黄体期孕酮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补肾通络中药能疏通输卵管,降低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浆ET水平,调整内分泌,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生殖状态,提高受孕率,减少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保留输卵管术后的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有生育要求并成功随访的、无不良病史、无输卵管粘连的患者149例,分为保留输卵管术后通液组、保留输卵管术后不通液组及切除输卵管组,运用x~2检验的方法比较不同组之间患者生育结局的差异。结果:149例患者中,术后行通液术组的宫内妊娠几率最高,切除术输卵管组术后异位妊娠率最低,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对无不良病史及无输卵管粘连的并保留输卵管的患者术后可行通液术改善输卵管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32例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的患者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行输卵管疏通术后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中药组再口服“通管方”和“灌肠 2号方”灌肠,以 1个月为一疗程,进行两组保持通畅率以及妊娠率的比较。结果保持通畅率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 05),妊娠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术后配合中药综合治疗SO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为SOI的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组术后加用中药口服,配合妇炎康胶囊口服和中药灌肠,而对照组则术后未使用任何中药,术后统计其输卵管再通情况、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输卵管通畅35例,再通率达77.78%,对照组术后输卵管通畅21例,再通率46.67%,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术后半年正常宫内妊娠、异位妊娠及不孕患者分别占71.11%、6.67%、22.22%;对照组正常宫内妊娠、异位妊娠及不孕患者分别占44.44%、15.55%、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术后配合中药综合治疗是治疗SOI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提高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丹参注射液输卵管通液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32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5例)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n=6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通液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输卵管通畅率、1年妊娠率及异位妊娠率,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输卵管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输卵管通畅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hs-CR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1年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妊娠时间则明显缩短(P0.05),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宫腔镜下丹参注射液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炎作用,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