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采用耳穴压籽法、针刺疗法及中药内服综合方法治疗 10 0例失眠患者 ,疗效满意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87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74岁 ;病程最长 30年 ,最短半年。1.2 临床诊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及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 .1 有失眠的典型症状 入睡困难 ,时常觉醒 ,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 ;晨醒过早 ;夜不能入睡 ,白天昏沉欲睡 ;睡眠不足 5小时。1.2 .2 有反复发作史。2 治疗方法2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芩温胆汤加味治疗入睡困难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症患者40例,采用柴芩温胆汤加味(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茯神15g、陈皮10g、枳壳15g、竹茹15g、远志10g、夜交藤20g、合欢皮20g、酸枣仁20、炙甘草6g)辨证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痊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结论:柴芩温胆汤治疗入睡困难型失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失眠是指入睡困难、易醒、早醒,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失眠属中医"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范畴。笔者临证用经方治疗失眠取得满意疗效,现举案例介绍如下,以抛砖引玉。1黄连阿胶汤案例1:患者,女,45岁,2014年3月12日就诊。自述失眠2年余,睡眠时好时差,1周前感冒,经输液、服用"解表药"而愈,但失眠加重。刻诊:彻夜不眠,  相似文献   

4.
<正>失眠是指由于入睡困难或早醒、易醒和醒后再入睡困难等睡眠维持障碍,导致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一种常见疾病~([1])。据统计全球有睡眠问题的人群已超过27%,而我国约占30%以上,预计到2020年全球失眠患者将超过7亿~([2])。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的比例较普通人高~([3]),失眠对心血管患者的影响受到心内科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目前西医主要以抗焦虑及镇静、催眠等药物治疗为主,虽然其近期疗效明显,但长期使用易出现诸多不良  相似文献   

5.
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采用自拟调眠汤为主治疗失眠症 31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31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性 12人 ,女性 19人 ;年龄最小18岁 ,最大 6 9岁 ;病程最短半个月 ,最长 10年 ;其中轻度失眠 (入睡困难 ,或中间易醒、早醒 ) 16例 ,中度失眠 (兼有两种情况 ,症状重于前者 ) 9例 ,重度失眠 (具有药物依赖性 ,有严重的失眠不足症候群 ) 6例。1.2 诊断标准 :参照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 )。 31例失眠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入睡困难 ,时常觉醒 ,睡而…  相似文献   

6.
失眠几乎是现代人的常见问题,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失眠患者常由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或焦虑症所致,焦虑型失眠症的特点是上半夜入睡困难、伴焦虑情绪为主引起的症候群;抑郁型失眠症的特点是常在下半夜两、三点早醒,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如不及时接受治疗,长期睡眠障碍对患者及其家属、工作生活等均可能带来影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越来越多的人入睡困难或早醒,治疗较棘手.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以来,笔者采取赵氏雷火灸、针刺、推拿三联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40例,均有典型顽固性失眠症状和体征,曾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著。男10例,女3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8岁;病程1~2年12例,2~10年22例,10年以上6例。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后易醒,多梦,每晚睡眠最长2h,甚至彻夜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1]1.2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治疗患者。其中女57例,男23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2.3岁;蒙医学分型:赫依型失眠35例,希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入睡困难为主症的失眠患者与以夜间早醒为主症的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睡眠相关参数是否存在差异性及规律性,以期为探寻出一种易于掌握的中医失眠症分型方法提供客观证据。方法病例组来自我校附属中医医院神志病科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住院诊断为失眠症的患者,选取以入睡困难为主症的失眠患者45例,以夜间早醒为主症的失眠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45例来自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及门诊无睡眠障碍的志愿者。对两组病例组90名患者及正常对照组45名志愿者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并采集睡眠相关参数,分析比较三组间睡眠相关参数是否存在差异性及规律性。结果病例组两组患者的睡眠结构、睡眠进程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发生改变,且病例组两组之间各有特点。结论以入睡困难为主症的失眠患者与以夜间早醒为主症的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睡眠进程参数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正>失眠,中医又称不寐,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而易醒,梦多易惊,早醒,醒后无法入睡,甚至彻夜难安。祖国医学在治疗失眠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在1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在肿瘤化疗患者失眠的证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有以下五种证型,现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失眠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轻者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重者整夜难以入睡,会使患者的人格发生改变。据统计,有10%~15%的成年人患有慢性失眠,其中一大部分为原发性失眠,但对其诊断缺乏客观指标。皮  相似文献   

12.
失眠,又称"不寐",是指以经常的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疾病.轻者入睡困难,寐而易醒,或醒后而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患者倍受其苦,本证多见于西医的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针灸疗法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发展并发挥优势使其治疗失眠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将近7年的针灸治疗失眠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其表现为入睡困难,病人辗转反侧,烦躁不安,不能入睡,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催眠药对失眠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但副作用多且疗效不巩固。笔者采用足反射疗法加耳穴按摩治疗失眠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失眠属于蒙医学"赫依"病范畴。主要由赫依血紊乱且心脏白脉受累而引起;是以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睡眠障碍。本文就失眠的蒙医药治疗及传统疗法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建军  吴燕 《河北中医》2011,33(12):1832-1833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亦称不寐。表现为入睡困难,睡而易醒,甚至彻夜难安等。失眠患者常伴有多梦、心慌及乏力等,长期失眠易造成患者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及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处于抑郁、焦虑或恐惧状态,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治疗失眠方法较多,其中针灸治疗亦应用广泛,且方法甚多。2008—2010年,我们采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治疗失眠45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4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失眠是指长期持续性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深度不足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1]。近年来,失眠已成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据调查表明,在成年人中符合失眠诊断的人达10%~15%,且半数为长期失眠患者[1]。长期失眠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失去生活信心而自杀。现代医学主要以服用镇静、抗焦虑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但长期服用具有依赖性、反跳性等不良反应[2]。失眠相当于中医  相似文献   

17.
《新中医》2017,(12)
<正>失眠是一种主观体验,表现为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意,进而影响日间工作~([1])。而临床多数通过辨证论治运用耳穴治疗失眠,亦有研究从体质辨证入手治疗失眠~([2])。杨红丹教授在耳穴治疗失眠中以神门、皮质下、枕、垂前为基础穴,运用证素辨证法将失眠进行分型具有独特之处,再结合辨证论治,体现出执简驭繁的临证思维,疗效良好。笔者就耳穴辨治不同类型失眠症思路浅述如下。1入睡困难型入睡困难型失眠是指入睡潜伏期≥30 min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辨证按摩治疗失眠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指病人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睡后易醒,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全身不适或白天嗜睡等表现。笔者采用辨证按摩治疗失眠患者50例,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其中脑力劳动者40例,体力劳动者10例;年龄在18至65岁间;患病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两年。治疗时间最短者10次,最长者30次。2治疗方法2.1基本手法:2.1.1患者坐位,术者用拇、食二指揉、按揉安眠穴数分钟,然后拿揉、滚推颈肩部数遍。  相似文献   

19.
刘瑞云 《河南中医》2006,26(6):71-72
失眠为老年人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时睡时醒、难以熟睡,伴有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笔者自2000年以来,以针刺阴经为主治疗老年人失眠患者3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8例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5岁;病程最短15 d,最长20 a;有半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夜预汤结合疏肝理气针刺法治疗卒中相关失眠障碍疗效。方法 纳入107例卒中相关失眠障碍患者(2021年1月—2022年3月)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成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卒中常规疗法治疗并口服劳拉西泮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并结合夜预汤及疏肝理气针刺法治疗,两组数据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中医证候(入睡困难、时寐时醒、寐而不酣、头晕耳鸣等)积分变化、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变化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变化、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变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及、脑卒中患者生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52/54)比对照组患者(83.02%,44/53)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入睡困难、时寐时醒、寐而不酣、头晕耳鸣等)积分、PSQI评分及AIS评分、ISI评分、HAMD评分及SS-QOL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入睡困难、时寐时醒、寐而不酣、头晕耳鸣等)积分、PSQI评分及AIS评分、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