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心脏内科收治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共166例,以及正常体检人员24例。发病24h内测定CRP血清浓度,随访患者0~35d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CRP浓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RP不仅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且其血清浓度越高,临床情况越重、预后越差,心脏事件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2月已行冠脉造影确诊并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148例,分成3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例。测定患者血清hs—CRP浓度,比较各组间hs—CRP的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各亚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s—CRP的浓度(8.7±6.3)mg/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5.1±4.7)mg/L(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s—CRP的浓度(23.9±11.8)mg/L,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结论血清hs—CRP的浓度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CH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在CHD的发病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98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s—CRP水平。并对其中43例CHD患者检测治疗后hs—CRP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hs—CRP的含量变化。结果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8.25±6.38)较正常对照组(1.93±0.77)显著增高(P〈0.001);其中心肌梗死(AMI)组(13.93±5.81)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42±5.25)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7±3.10)(P〈0.01);AMI组血清hs—CRP水平与UAP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除SAP组外,其中36例CHD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SAP到AMI的过程中,hs—CRP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hs—CRP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CH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血脂康干预hs—CRP水平的作用。方法:冠心病分为四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缺血性心肌病组,比较并分析各组间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各组hs-CRP水平越来越高(缺血性心肌病组〉AMI组〉UAP组〉SAP组)(P〈0.01),表明随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加重hs—CRP的水平逐渐升高。血脂康应用后各组的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hs—CRP的水平也逐渐下降(P〈0.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血脂康具有显著的降低hs—CRP的作用,且为中成药,临床上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不同危险分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的浓度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危险分层将UAP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个亚组,分别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UAP患者47例、对照组(健康者)28例的血清hs—CRP及Lox-1浓度。结果UAP组、SAP组、对照组血清hs—CRP及Lox-1浓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hs—CRP及Lox-1浓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线性相关分析hs—CRP与Lox-1的浓度呈正相关(r=0.795,P〈0.01)。结论血清hs—CRP及Lox-1浓度随UAP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两者的浓度变化呈正相关。测定血清hs—CRP及Lox-1浓度对UAP高危患者的筛选、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清hs-CRP、CTnI、TCH/HDL—C比值与冠心病预后的关系,探讨hs—CRP、CTnI、TCH/HDL—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CHD患者122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0例,非趼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组12例,卵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组38例。以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CTnI,酶法测定血清TCH、IDL—C。比较三者与冠心病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血清hs-CRP、CTnI、TCH/HDL—C水平与冠心病临床类型有关,冠状动脉病变越重,血清hs—CRP、CTnI、TCH/HDLC水平越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而SAP组与对照组比较hs—CRP、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心脏终点事件分析中,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发生死亡和心脏事件的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显著升高,与无事件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hs—CRP、CTnI、TCH/HDL—C与冠心病临床类型密切相关,其联合检测有助于CHD危险程度的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2例,测定血清HCY、hs-CRP,行冠脉造影检查,并与同期的非心绞痛患者98例对照。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HCY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冠脉病变支数、不同中医证型与HCY及hs—CRP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气虚弱型〉心肾阴虚型〉心肾阳虚型。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型间血清HCY、hs—CR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HCY、hs—CRP可能作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脂联素和hs—CRP在冠心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症状体征将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选择正常健康人为对照(CON组),比较四组研究对象血清脂联素、hs—CRP和Gensini积分的差异,分析脂联素、hs—CRP与Gensini积分相关性。结果SAP组、UAP组和AMI组冠心病患者脂联素显著低于CON组(P〈0.01),hs—CRP和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CON组(P〈0.01)。SAP组、UAP组和AMI组脂联素依次降低,hs—CRP和Gensini积分依次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UAP组和AMI组冠心病患者脂联素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5),hs—CRP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脂联素和hs—CRP在冠心病患者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脂联素水平越低、hs—CRP水平越高,表明冠心病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b—ox—LD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稳定性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79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3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b—ox—LDL浓度。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Ab—ox—LDL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Ab—ox—LDL及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Ab—ox—LDL和hs—CRP在对照组无相关性(r=0.302,P〉0.05),在冠心病组呈高度正相关(r=0.706,P〈0.01);在冠心病组,Ab—ox—LDL与Gensini积分呈低度相关(r=0.36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Ab—ox—LDL及hs—CRP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呈正相关。结论血清Ab—ox—LDL及hs—CRP水平不仅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以评价冠心病斑块的稳定性,二者在冠状动脉硬化进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探讨其在ACS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8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6例,选取12例已排除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取血清测定hs—CRP、MMP-9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ACS组血清hs—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血清hs—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UA组(P〈0.01)。结论:血清hs—CRP、MMP-9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特别是与AMI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清hs—CRP、MMP-9浓度升高可能是ACS,特别是AMI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董立 《中外医疗》2009,28(25):10-10
目的探讨hs—CRP和IL-18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病人测定其血清中hs—CRP和IL-18浓度,并与2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冠心病组hs—CRP和IL-18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病人血清hs—CRP与IL-18水平具有正相关性(r=0.285,P〈0.05)。结论hs-CRP和IL-18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胱抑素C(CysC)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空腹血hs—CRP与CysC水平。结果AMI组、UA组及SA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UA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SA组(P〈0.05);UA组与AMI组相比Cys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AMI组和UA组CRP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清hs—CRP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r=0.659,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RP与CysC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分型及其严重程度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3.
超敏C反应蛋白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60例冠心病病人(冠心病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各15例,应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浓度,ELISA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并与2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8.14~18.59,P〈0.01),幽门螺杆菌IgG阳性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Х^2=4.310,P〈0.05)。结论 血中hs-CRP浓度升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Ⅰ(cTnⅠ)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TnⅠ,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共检测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同时检测50例健康人群做对照。结果 SAP组的cTnⅠ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UAP组、AMI组的cTnⅠ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类型的CHD患者中cTnⅠ和hs-CRP浓度比较,AMI组UAP组〉SAP组p〈0.01。结论 cTnⅠ为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hs—CRP为心肌损伤的敏感性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CHD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中hs—CRP的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瑞舒伐他汀进行干预治疗的价值。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45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40例治疗前的hs—CRP水平。对于血清中hs—CRP增高者,随机对其分成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在用药后4、8周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血清hs—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的血清hs—CRP增高(均〉3.0mg/L)的阳性率分别为75.6%和5.0%。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组经治疗4~8周较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冠脉内不稳定病变与血清hs—CRP水平有一定相关,瑞舒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此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有助于对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病变的治疗,并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69名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纽、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3组,另选取2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纽,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浆OX—LDL及血清hs—CRP。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OX—LDL及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对照组(P〈0.01);血浆OX—LDL和血清hs—CRP在对照组无相关性(r=0.084,P〉0.05),在冠心病组呈高度正相关(r=0.801.P〈0、01);在冠心病组,血浆ox—LDL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r=-0.05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OX—LDL及血清hs—CRP水平与ACS呈正相关。结论血浆OX—LDL及血清hs—CRP水平不仅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在评估ACS病变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性C反应蛋白及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常规生化分析仪测量LDL-C,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85例CHD患者的hs—CRP和PPARγ,并与3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CHD组血清LDL-C、hs—CR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PPARγ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LDL-C、hs—CRP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升高(P〈0.01),PPARγ水平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3)LDL—C、hs—CRP与PPARγ负相关(P〈0.01)。结论LDL-C、hs—CRP和PPAR1可能参与CHD的发病讨程。且与病变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浆脂肪因子趋化素(Chemerin)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湖北省荣军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18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普伐他汀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浆Chemerin水平、hs—CRP、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分析Chemerin、脂联素、hs—CRP与血脂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疗程结束后,普伐他汀组血浆Chemerin、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脂联素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P〈0.01)。血浆Chemerin与TG呈正相关(r=0.48,P〈0.01);hs—CRP与HDL—C呈负相关(r=-0.21,P〈0.01);血清脂联素与HDL—C呈正相关(r=0.56,P〈0.01),与Chemerin、hs—CRP均呈负相关(r=-0.43、-0.36。P〈0.01)。结论 普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而且能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以降低hs—CRP浓度及血浆Chemerin水平。  相似文献   

19.
曾燕波  郑海斌 《浙江医学》2010,32(1):52-53,56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18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1例冠心病患者f冠心病组)及20例体检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对象血清中hs—CRP(以免疫荧光法测定)及IL-18(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的含量,并作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hs—CRP及IL-18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冠心病组中心肌梗死患者hs—CRP及IL-18含量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P〈O.01)。但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问hs—CRP及IL-18含量并无明显差异(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患者hs—CRP与IL-18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02,P〈0.05),而对照组hs—CRP与IL-18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hs—CRP及IL-18在冠心病患者中呈现高表达,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hs—CRP及IL-18对于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与冠心病(CHD)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CHD患者182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4例1及健康对照组80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hs—CRP含量检测。结果SA组、UA组、AMI组血清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2个月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UA组及A/VII组)11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SA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L(P〉0.05);随访ACS患者2个月,发生心脏事件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脏事件发生者(P〈0.01)。结论炎症在CHD尤其是ACS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s—CKP含量测定可作为CHD严重程度的有效评价指标;hs—CRP对ACS患者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