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蛋白在正常早孕及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探讨PPARγ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γ蛋白在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n=40)和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实验组,n=40)绒毛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PPARγ蛋白主要在两组绒毛组织中细胞滋养层细胞及绒毛外滋养层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法显示PPARγ蛋白在实验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ARγ对妊娠早期滋养细胞浸润起负性调节作用,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PARγ和MMP-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PARγ和MMP-7蛋白在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5例非典型性增生组织和13例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PPARγ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5%,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20%)和正常黏膜(7.7%)(P<0.05);MMP-7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5%,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28.0%)和正常黏膜(0%)(P<0.05).PPARγ的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MMP-7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PARγ和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PARγ和MMP-7基因在食管鳞癌中具有高表达,且表达具有肿瘤特异性,提示PPARγ和MMP-7在食管鳞癌的生长和侵袭转移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对早孕绒MMP-2及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HBsAg阳性早孕绒毛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检测HBV对绒毛组织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HBV感染病毒的绒毛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MMP-2蛋白主要在早孕绒毛EVT胞浆表达,VT、ST及间质有少量表达;MMP-9蛋白主要在早孕绒毛间质、EVT和VT胞浆表达,S T少量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毒组中早孕绒毛组织中两种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H B V降低早孕绒毛MMP-2和MMP-9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癎)前期患者血清对人早孕细胞滋养细胞活力和浸润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早孕期(孕6-8周)细胞滋养细胞,传代后待细胞长满至70%-80%,分别加入正常孕妇血清(正常组)和子(癎)前期患者血清(子(癎)前期组)培养24 h;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Transwell技术检测细胞滋养细胞的浸润功能;RT-PCR法检测滋养细胞MMP-2、MMP-9和PAI-1 mRNA的表达.结果 子(癎)前期组细胞滋养细胞活力和浸润能力均低于正常组(P<0.05和P<0.01).与正常组比较,子(癎)前期组细胞滋养细胞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而PAI-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和子(癎)前期组中,MMP-2 mRNA与PAI-1 mRN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985,P<0.01;r=-0.933,P<0.05);MMP-9 mRNA与PAI-1 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子(癎)前期患者血清可能通过调节细胞滋养细胞中MMP-2、MMP-9和PAI-1的表达而影响细胞的浸润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EMT)相关蛋白--细胞角蛋白18(CK-18)和波形蛋白(vimentin)在正常早孕绒毛、葡萄胎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39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33例葡萄胎组织和32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侵袭性葡萄胎27例、绒毛膜癌5例)中CK-18、vimentin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 CK-18在各种类型滋养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正常绒毛组的CK-18表达水平高于葡萄胎组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葡萄胎组CK-18表达高于滋养细胞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imentin于各组滋养细胞中呈弱阳性表达,各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葡萄胎滋养细胞轻度增生组,CK-1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滋养细胞中或重度增生组(P<0.01)。在滋养细胞肿瘤解剖学Ⅰ期组CK-1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高于解剖学Ⅱ期及以上组(P<0.001)。结论 伴随着滋养细胞恶性度的升高CK-18的表达逐渐降低,提示EMT可能与滋养细胞的恶性转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孕妇早孕期绒毛组织中双向转录因子Krüppel-like factor 8(KLF8)的定位及表达,探讨其在早孕期滋养细胞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孕6~11周进行选择性流产的22例正常孕妇为研究对象,取绒毛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孕妇绒毛组织中KLF8蛋白的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孕妇绒毛组织中KLF8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孕妇绒毛组织中KLF8、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正常孕6~11周绒毛组织中均有KLF8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绒毛组织滋养层中的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2)KLF8 mRNA 随妊娠周数增加而逐渐升高,并在孕8~10周达到高峰(孕8周最高),而后急剧降低。(3)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KLF8、MMP-9蛋白表达水平同样随妊娠周数增加而逐渐升高,并在孕8~10周达到最高峰(孕9周最高),而后逐渐降低。(4)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KLF8蛋白及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为0.66(P<0.001)。结论:KLF8在正常早孕组织中定位于滋养层细胞尤其是与侵袭密切相关的细胞滋养细胞中,且表达变化与MMP-9蛋白水平以及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相吻合,提示KLF8可能参与胚胎植入及胎盘形成过程中滋养细胞浸润活性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与滋养细胞恶变及侵袭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早孕(<12周)绒毛组织,20例葡萄胎,17例侵蚀性葡萄胎,6例绒癌中MMP-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特征做比较。结果(1)MMP-2在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中均有表达,但随着滋养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其表达显著升高(χ2=18.367,P<0.001);(2)侵蚀性葡萄胎、绒癌低危组MMP-2表达的定量评分明显低于高危组(P<0.05)。结论MMP-2与滋养细胞的恶变及预后有关,检测MMP-2对临床早期预测滋养细胞疾病恶变及预防性化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Ⅳ型胶原主要降解物MMP-2、MMP-9以及相应的组织抑制剂TIMP-1、TIMP-2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表达及相互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葡萄胎、17例侵蚀性葡萄胎、13例绒癌组织中MMP-2、MMP-9及其TIMP-1、TIMP-2的表达情况,另外选择20例正常早孕(<12周)绒毛组织做对照.结果 (1)MMP-2随着滋养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显著升高(P<0.001);(2)MMP-9在滋养细胞肿瘤中表达明显增强,同时TIMP-1的表达也相应增加,但表达强度较弱;(3)葡萄胎、侵葡、绒癌组织中TIMP-2的表达与正常早孕绒毛组织比较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MP-2随着滋养细胞疾病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明显减弱,MMPs/TIMP表达失衡,转向MMPs产生的活性,可能参与了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m23-H1在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孕早期绒毛、20例葡萄胎(8例发生恶性变)、10例侵蚀性葡萄胎及8例绒毛膜癌组织nm23-H1的蛋白表达量,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m23-H1在正常早孕绒毛及未恶变组葡萄胎组织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发生恶变的葡萄胎组织及恶性滋养细胞肿瘤(P<0.05);单因素分析nm23-H1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与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血β-hCG有关(P=0.025).结论nm23-H1基因的蛋白表达量可作为判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转归的指标之一,其降低表达将预示葡萄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MMP-2/TIMP-2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金属基质蛋白酶-明胶酶A(MMP-2)及其抑制剂(TIMP-2)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法分别从mRNA、蛋白质水平检测MMP-2/TIMP-2在正常早孕绒毛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结果 未恶性转化葡萄胎MMP-2低表达,TIMP-2高表达,恶性转化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中MMP-2表达逐渐增强,TIMP-2表达相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与正常绒毛、葡萄胎组相比,MMP-2、TIMP-2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结论 金属基质蛋白酶的激活与抑制比例失衡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展、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晓霞  王智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11):1693-1696,1701
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曲格列酮对于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ICAM-1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曲格列酮和/
或GW9662(PPARγ拮抗剂)对HeLa细胞进行干预。在不同时间点(0、24、48和72 h)使用MTT法对HeLa细胞活性进行测定。
在干预48 h后,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对HeLa细胞ICAM-1、MMP-9 和PPARγ mRNA和蛋白进行测定。并使用EMSA对
HeLa细胞PPARγ DNA结合能力(核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GW9662组、曲格列酮+GW9662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各时
间点细胞活性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曲格列酮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细胞活性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
学意义(P均<0.05)。干预48 h 后,曲格列酮组ICAM-1 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但
GW9662组和曲格列酮+GW9662组ICAM-1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
0.05)。曲格列酮干预后HeLa细胞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和PPARγ核转位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本实验表明曲格列酮可以通过促进PPARγ表达和PPARγ的核转录水平下调HeLa细胞ICAM-1和MMP-9的合
成,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和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家兔分为对照组(n=8)、高脂模型组(n=8)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n=8)。高脂模型组用高脂饲料饲养16周,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除高脂饲养外加用阿托伐他汀;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主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PPARγ和MMP-9的表达。结果:高脂模型组兔主动脉壁所含PPARγ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14.38%±2.58%)明显高于对照组(7.82%±0.96%)(P<0.01),所含MMP-9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17.13%±1.5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72%±0.36%);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兔主动脉壁所含PPARγ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16.11%±2.35%)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而所含MMP-9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12.11%±2.05%)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PPARγ的表达,抑制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刘维佳  饶珊珊  张湘燕  刘琳 《重庆医学》2011,40(34):3436-3438,353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罗格列酮对照组、博莱霉素组、罗格列酮干预组,予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HE染色和Masson染色行病理学检查;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应用Westen blot及荧光定量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GF-β1浓度。结果博莱霉素气管内注入后,Ashcroft评分,肺组织胶原沉积、羟脯氨酸含量,BALF中TGF-β1水平及肺组织中TGF-β1、PPARγ、MMP-9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加;给予罗格列酮干预后,除PPARγ表达进一步增加外,上述指标均下降。博莱霉素组PPARγ蛋白表达水平与TGF-β1mRNA、MMP-9mRNA表达水平分别呈负相关。结论罗格列酮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进程有拮抗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γ蛋白表达,抑制TGFβ1、MMP-9mRNA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GW9662组。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观察大鼠脑缺血后24h时PPARγ、色素上皮源性生长因子(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干湿法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采用TTG染色法测定患侧脑梗死体积,采用改良Longna分级法评价神经功能。结果 MCAO后24h,溶剂对照组PPARγ、PEDF表达明显减少,而MMP-9显著增加;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激活PPARγ能够上调PEDF、下调MMP-9,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减轻脑水肿,减小梗死体积,保护缺血脑组织;替米沙坦+GW9662组合并应用PPARγ特异性阻断剂GW9662显著逆转上述保护作用。结论 PPARγ是调控脑缺血后炎症反应的关键性因子,激活PPARγ途径可能成为治疗脑缺血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PARγ)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RT—PCR检测PPARγ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癌组织的表达。结果正常卵巢组织无PPARγ的表达,PPARγ的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浆中。卵巢交界性肿瘤中PPARγ表达阳性率为60.0%,浆液性囊腺癌中PPARγ表达阳性率为93.3%,明显高于交界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且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PPARγ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卵巢上皮癌的分化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舒林酸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途径影响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初步探讨PPARγ途径在舒林酸抗肿瘤作用中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经特异的PPARγ抑制剂GW9662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舒林酸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PARγ、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MTT法显示GW9662作用后,舒林酸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弱,细胞增殖增多,而且这种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和浓度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GW9662预先干预与舒林酸单独作用相比,SGC7901细胞的PPAR-γ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的表达亦明显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增强(P〈0.01)。结论PPARγ途径在舒林酸抗肿瘤作用中具有一定作用,其机制与激活PPARγ对Bcl-2、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经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分子调控网络的作用。方法:罗格列酮干预AngⅡ处理后的HUVECs,通过RT-PCR、实时定量PCR检测内皮细胞PPARγ、ET-1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PARγ、ET-1前体蛋白、Akt、ERK1/2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AngⅡ可上调HUVEC中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量、ET-1mRNA及ET-1前体蛋白表达,TNF-α分泌量呈浓度依赖性增高,ERK1/2的表达量增加;罗格列酮干预后细胞PPARγ表达量明显升高,ET-1表达量明显降低,细胞上清TNF-α含量明显降低,ERK1/2的表达被抑制。Akt的表达没有变化。结论:罗格列酮通过上调PPARγ基因的表达,抑制ERK1/2信号转导途径,影响AngⅡ处理的HUVECs中ET-1基因及其前体蛋白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干扰RNA片段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了解PPARγ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的时候,内皮素-1(ET-1)的基因表达量有无变化,以探讨PPARγ及ET-1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iRNA Expression Cassette方法干预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RT-PCR、适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γ及ET-1的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针对PPARγ基因设计的siRNA Expression Cassette 1(1 326)使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量下调,ET-1 mRNA表达量增多,二者之间表达量的mRNA灰度比值变化有相关性(r=0.995,P=0.042)。siRNAExpression Cassette 2,3,4片断未能发挥干扰效应。结论:干扰RNA片段siRNA Expression Cassette 1(1 326)对PPARγ的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可以在转录水平抑制PPARγ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同时使ET-1基因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配体活化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杂交(Western-blot)法测定PPARγ在SW480和LS174T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PPAR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GZ)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分子Fas、bcl-X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PPARγ在SW480和LS174T结肠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15d-PGJ2和PGZ对两种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效应。15d-PGJ2和PGZ显著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或P<0.01),电镜显示凋亡细胞特有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PPARγ激动剂诱导Fas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bcl-XL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该改变与凋亡程度呈正相关。结论:PPARγ经配体活化后,通过诱导凋亡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与促凋亡基因Fas抗原表达上调以及凋亡抑制基因bcl-XL表达下调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