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与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改变与再灌注心律失常关系,评价第三代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剂卡维地洛(carvedilol,CVD)对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药组术前7 d连续胃管给CVD(1 mg/kg),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30 min后松开,进行再灌注360 min,处死动物.进行HE染色及电镜检查并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变化.结果 CVD使再灌注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减少了53.85%,病死率减少了57.15%(P<0.01).CVD可减少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的释放,稳定一氧化氮(NO)的分泌.心肌HE染色及电镜检查对照组细胞明显呈片状或局灶性坏死,闰盘结构紊乱,大量反应性的中性粒性细胞浸润于坏死细胞之间,CVD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闰盘结构基本完整,粒细胞浸润也明显减少.结论 CVD明显降低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对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卡维地洛对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第三代肾上腺素 β受体拮抗剂———卡维地洛 (Carvedilol,CVD)对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 ,建立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 7d连续胃管给CVD(1mg/kg) ,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 30min后松开进行再灌注 36 0min ,处死动物。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和肌酸激酶 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及丙二醛变化 ,并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及电镜检查。结果 :CVD使再灌注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 5 3.85 % (P <0 .0 1) ,死亡率减少 5 7.15 % (P <0 .0 1)。CVD减少肌酸激酶 同工酶、低密度脂蛋白及丙二醛的释放 ,稳定一氧化氮的分泌。心肌苏木精 伊红染色及电镜检查对照组细胞明显呈片状或局灶性坏死 ,闰盘结构紊乱 ,大量反应性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于坏死细胞之间。CVD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闰盘结构基本完整 ,粒细胞浸润也明显减少。结论 :CVD明显降低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对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具有强烈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尼古丁对缺血心脏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缺血后大鼠心脏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离体大鼠心脏缺血模型。测定尼古丁加入前后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二羟苯基乙二醇(dihydr oxyphenylethyleneglycol,DOPEG)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1)非缺血条件下,低浓度尼古丁灌注液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无明显影响;(2)在缺血10min后,低浓度尼古丁灌注液组较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及神经肽Y释放明显增加;(3)缺血20min组与缺血10min组相比,神经肽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去甲肾上腺素及DOPEG含量明显上升。结论 尼古丁促进缺血心脏以胞裂(exocytosis)和非胞裂(nonexcytosisin0方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4.
缺血预适应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缺血预适应 (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C)是指反复短暂的缺血使心脏产生快速适应 ,对随后较长时间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Murry等 1986年在狗身上首次发现IPC现象。随后Yellon等首次报告人类亦存在IPC现象。早期IPC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缩小心肌梗死方面 ,Shiki等在 1987年首次证实预先 5min的冠状动脉闭阻可明显降低在体大鼠心脏持续缺血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经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均证实 :IPC明显降低缺血及再灌注所导致的室性早搏 (VPB)、室性心动过速 (VT)、室颤 (VF)的发生率[1~ 3 ] ,本文就IPC抗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结肠特异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P_2X_3受体表达和电生理特征,探讨P_2X_3受体在大鼠内脏高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10只幼鼠分为2组,经结直肠分别灌注乙酸诱导内脏高敏感模型(内脏高敏感组)、0.9%氯化钠溶液作对照(对照组);在结肠壁上注射1,1'-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羰基花青高氯酸盐(DiI)逆行神经标记的DRG神经元为结肠特异DRG神经元,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其P_2X_3受体表达变化和膜片钳技术进行电生理记录。[结果]内脏高敏感组与对照组大鼠比较,结肠特异DRG神经元上P_2X_3受体免疫阳性率明显增加(45.47%∶32.15%,P0.01)、结肠特异DRG神经元静息电位和阈电流降低(P0.05)、动作电位频率增高(P0.05)。AWR评分值与结肠特异DRG神经元上P_2X_3受体阳性率(r=0.86,P0.01)、2倍阈电流刺激下动作电位频率(r=0.82,P0.01)呈正相关,与阈电流值(r=-0.77,P0.01)呈负相关。[结论]P_2X_3受体在结肠特异DRG神经元上表达上调且DRG神经元兴奋性增加与内脏高敏感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老年大鼠脑突触体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代谢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雄性青年大白鼠(3月龄)和老年大白鼠(27月龄),分别取其海马、额皮质和颞皮质制备突触体,观察衰老时,突触体高亲和力摄取和释放Glu、GABA的变化。结果表明:①老年大鼠海马、额皮质和颞皮质突触体对~3H—Glu、~3H—GABA的高亲和力摄取较青年鼠均极显著下降;②老年大鼠海马突触体释放Ser、His、Gly、Thr、Met及GABA显著减少,释放Glu无明显改变;③β—丙氨酸抑制青年鼠突触体摄取~3H-GABA,抑老老年鼠突触体摄取~3H-Glu和~3H-GABA。本文结果提示,衰老时大鼠脑突触体两种递质氨基酸Glu和GABA的代谢减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研究七氟烷预处理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心脏建立Langendorff灌注模型,随机分入以下三组:(1)对照组;(2)缺血再灌注组;(3)七氟烷预处理组(3%七氟烷预处理15分钟)。记录各组的血流动力学、心电图,测量冠脉流出液肌钙蛋白I水平,测定细胞内钙离子和活性氧水平。结果七氟烷预处理能显著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左室发展压,左室内压上升/下降速率和心率,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减少冠脉流出液肌钙蛋白I水平(P均〈O.05)。在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七氟烷预处理能显著减少室性早搏个数[从182(133)次/分降至83(52)次/分],缩短室速[41(45)s降至20(22)s]和室颤[从22(43)s降至0(0)s]的发作时程,减少室颤发生率(从80%降至10%),并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从4(0)降至2(O)](P均〈0.05)。七氟烷预处理还能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和活性氧水平(P均〈0.05)。结论七氟烷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起保护作用,能改善离体大鼠心脏的再灌注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缺血预适应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6年Murry等[1] 首次证实 ,心肌在经受 1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及再灌注后 ,对嗣后更长时间的致死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增强。并将此现象命名为缺血预适应 (is chemicpreconditioning ,IPC)。早期关于IP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缩小梗死范围的作用方面。Shiki等[2 ] 在 1987年首次证实预先 5min的冠状动脉阻闭可明显降低在体大鼠心脏持续缺血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此后许多学者对IPC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及机制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综述。一、缺血预适应对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林家骥  周贺  裴建明 《心脏杂志》2012,24(5):549-558
目的:证明κ阿片受体( κ-OR)激动剂(U50,488H)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内钙来保护Cx43蛋白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在体内心律失常实验中,通过使用丝线短暂阻断成年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流30 min。在缺血前由静脉选择注射U50,488H、κ-OR激动剂的阻断剂(or-BNI)、L型钙通道激动剂(Bay K8644)、硝苯地平(Nifedipine)和庚醇(heptanol)。假手术组接受相同的手术过程,但未阻断左前降支血流。在离体心律失常的研究实验中,每个离体心脏被迅速取出,接受10 min的正常灌流后,在37℃下接受30或90 min的实验灌注。实验心脏被分为3个组,即对照组、高钙灌流组及低钙灌流组。实验中,使用心电图(ECG)衡量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对大鼠离体灌流心脏使用心电监测和免疫印迹的实验中显示,高钙灌注的心脏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并检测到Cx43蛋白的表达下调。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测到U50,488H可以抑制心室细胞的L型钙通道电流。这种现象能并能被nor-BNI所阻断。在心肌缺血损伤之前,注射U50,488H能够提高心律失常的评分。这种现象能并能被nor-BNI、Bay K8644和Cx43蛋白解偶联剂庚醇所阻断。最后免疫印迹的结果证实,U50,488H对Cx43蛋白的保护作用能被Bay K8644所逆转。结论: U50,488H激活κ-OR是通过钙-Cx43信号通路途径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麻醉大鼠或离体灌流大鼠心脏建立缺血/再灌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应用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IK1) 激动剂zacopride(扎考比利)中文 缺血预处理观察zacopride对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效应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 在体实验:结扎SD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局部缺血15 min,松扎后再灌15 min,建立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在缺血前3 min(缺血预处理,pretreatment)分别给予1.5、15 或50 µg/kg zacopride。应用利多卡因(Lidocaine)做阳性对照药,IK1非特异性阻断剂氯喹拮抗zacopride的效应。全程连续记录心电图。离体实验:麻醉SD大鼠,开胸取出心脏,建立Tyrode液-Langendorff离体灌流系统,结扎SD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局部缺血15 min,松扎后再灌15 min,建立离体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缺血前3 min分别给予0.1、1或10 µmol/L zacopride观察预处理对离体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IK1非特异性阻断剂BaCl2 1 µmol/L拮抗zacopride的效应。结果 在体实验:应用1.5~50 zacopride缺血预处理可显著抑制再灌注诱发的心律失常,最适剂量为15 µg/kg(P<0.05),与利多卡因效应相仿(P>0.05);离体实验: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应用0.1~10 μmol/L zacopride缺血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1 μmol/L为zacopride作用最适浓度,其效应被1 μmol/L BaCl2明显逆转。结论 大鼠在体和离体实验证明,zacopride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应用低剂量的BaCl2可消除zacopride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表明zacopride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作用是通过其激动IK1通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1.
卡维地洛抗豚鼠再灌注早期心室颤动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抗豚鼠再灌注早期心室颤动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卡维地洛在0·1、1·0和10·0μmo1/L3个浓度时对再灌注早期心脏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及心室颤动发生的影响。结果:①卡维地洛在1·0μmo1/L和10·0μmo1/L时心脏流出液中的NE含量分别为(13·390±7·011)pmol/g心脏组织和(5·004±2·598)pmol/g心脏组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38·670±13·661)pmol/g(P<0·05);②卡维地洛可明显降低再灌注早期心室颤动的发生。结论:缺血再灌注心脏释放的NE在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卡维地洛呈浓度依赖性的减少再灌注早期心脏交感神经递质NE释放的作用应是其抗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不同病因的心脏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尽管VA是心脏病患者发生猝死的重要原因,但对其发生机制的认识和治疗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研究表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升高在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1]。以往认为,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反应主要是通过β1受体,并因此促进了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的产生,以减少因阻断心脏外β2受体而产生的副作用。然而,最近研究发现β2受体占人心脏全部β受体的20%~40%,使这一看法也发生了改变[2]。临床研究表明[3],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比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能更好地降低…  相似文献   

13.
Blum报告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某些胰岛素瘤患者的胰岛素(Ins)释放,但α_2受体阻滞剂对胰岛素瘤的影响尚未研究过。作者研究了选择性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Midaglizole对  相似文献   

14.
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缺血(旷置)30分钟后恢复灌流,导致心脏发生典型的再灌注损伤,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低下,心肌组织蛋白和细胞内酶漏出,细胞内钙和钠超负荷,K~+/Na~+比值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等。缺血心脏再灌注的同时,应用MnSO_4作为Na~+—Ca~(2+)交换抑制剂,明显抑制了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反之再灌注时应用Na~+-K~+ ATP酶抑制剂哇巴因,则使再灌注损伤更加严重,结果提示Na~+—Ca~(2+)交换机制在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的发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大鼠心脏交感神经顿抑现象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运用电场刺激 (频率 6Hz,电压 5V ,脉宽 2ms,持续 1min)诱导离体灌注鼠心去甲肾上腺素 (NA)胞裂释放 ,并通过自身前后两次刺激比较(S2 ∶S1)以判断心脏交感神经末梢NA的释放状况。结果 :①大鼠心脏缺血 30min后恢复灌注其交感神经末梢NA的释放受到明显抑制 (neuronalstunning ,神经顿抑 ) ,并随复灌时间的延长 (第 1、5、30分钟 ) ,交感神经顿抑得到逐渐恢复 (S2 /S1:0 .2 3± 0 .0 31,0 .4 1± 0 .0 4 3和 0 .6 2± 0 .0 5 ,均P <0 .0 1) ;②腺苷受体阻滞剂 8 苯基茶碱使缺血后大鼠心脏交感神经末梢NA的释放得到恢复 [(12 8.30± 8.2 9)∶(12 6 .4 0± 8.0 9) pmol/L ,P >0 .0 5 ],而浕2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育亨宾则对其无明显影响 [(5 4 .70± 10 .2 7)∶(12 7.5 0± 7.87)pmol/L ,P <0 .0 1];③腺苷受体激动剂 2 苯异丙基腺苷使非缺血大鼠心脏交感神经末梢NA的释放受到明显抑制 (6 1.70± 10 .6 5∶12 6 .30±14 .18,P <0 .0 1) ,而α2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可乐定则对其无明显影响 [(130 .0 0± 9.90 )∶(130 .4± 10 .33)pmol/L ,P >0 .0 5 ]。结论 :心脏较长时间的缺血可引起交感神经顿抑 ,且内源性腺苷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观察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对大鼠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影响 ,以及给予氯沙坦 (AT1受体拮抗剂 )和培多普利 (ACE抑制剂 )干预的结果。1 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造成心肌梗死 ,30min后松解结扎线再灌注心肌 6 0min ;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即假手术组 (S组 )、生理盐水组 (C组 )、氯沙坦组 (L组 ,5mg/kg体重 )、培多普利组 (P组 ,3mg/kg体重 )。每组大鼠 19只 ,其中每组有 8只结扎LAD30min后 ,于心肌再灌注 5min时 ,从心脏取血 ,测量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 ;各组其余 1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 7) [Ang (1 7) ]与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在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离体大鼠心脏置于Langendorff装置上 ,采用主动脉逆灌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15min后 ,剪断丝线再灌流 30min ,造成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缺血期和再灌注期分别用含有Ang (1 7)或AngⅡ的缓冲液灌注 ,浓度均为 1.0nmol L ,观察它们对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左室收缩压 (LVSP)及冠状动脉流量的影响。结果 :AngⅡ明显增加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程度记分 ,不利于再灌注期冠状动脉流量和LVSP的恢复 ;而Ang (1 7)可减少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程度记分 ,促进再灌注期冠状动脉流量的恢复 ,并能预防再灌注期LVSP进一步下降。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甲酯可阻断Ang (1 7)对再灌注期冠状动脉流量的影响 ,但不能改变其对再灌注期心律失常及LVSP的影响。结论 :外源性Ang (1 7)在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不同于AngⅡ ,能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它对再灌注期冠状动脉流量的影响可能与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离体大鼠心脏低氧复氧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明确EDLS在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制备离体大鼠心脏低氧复氧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富氧K—H液(充以95%O2 5%CO2混合气体,流量10mL/min,温度37℃,压力80cmH2O)持续灌流90min;低氧复氧损伤组:富氧K—H液灌流30min后,予以乏氧K—H液(充以95%N2 5%CO2混合气体,流量1~2mL/min)灌流30min,再给予富氧K—H液复灌30min;维拉帕米组:于复氧前向灌流液中加入维拉帕米(5mg/kg),复氧灌流前灌注完。其余同低氧复氧损伤组;小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中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大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于复氧前分别向灌流液中加入地高辛抗血清3.3mg/kg、10mg/kg、30mg/kg,复氧灌流前灌注完,其余同低氧复氧损伤组。连续记录各组心电图。各组于复氧灌流结束时,测定心肌匀浆中EDLS含量、心肌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以及线粒体内Ca^2 水平。结果 低氧复氧损伤组于复氧灌流早期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心肌组织EDIS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明显下降,线粒体内Ca^2 水平显著升高。大、中剂量地高辛抗血清能拮抗复氧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降低心肌组织EDLS水平,恢复心肌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降低线粒体内Ca^2 水平。结论 地高辛抗血清通过拮抗EDLS,恢复心肌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减轻细胞内Ca^2 超载,对复氧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表明EDLS是介导低氧复氧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将12只Wistar大鼠的离体心脏在改良的Langendorff装置上灌流,造成全心缺血和再灌注心律失常模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1)单纯心肌缺血时罕见快速性心律失常;(2)缺血时发生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再灌注时不同,前者最终发展为心脏停搏。由此认为:(1)再灌注时频发室性早搏的出现可能是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先兆;(2)缺血性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可能是特点、类型和机制都极不相同的二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0.
内皮素对离体灌注心脏的冠脉和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内皮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离体灌注心脏的影响,发现其具有强烈持久的冠脉收缩作用,减慢心率和致心律失常效应,可直接增强但间接减弱心脏收缩力,并可损害心脏的舒张和收缩速率。与WKY组相比,SHR肥厚心脏的舒缩功能更为易损。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预处理可减弱内皮素的冠脉—心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