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8月对全市麻风包括治愈者进行了畸残调查。1956~1990年6月,全市累计发现麻风3918人,死亡1361人。失访388人,外迁373人,存活1796人;检查1761人(98.05%),其中治愈者1680人,观症81人;男性1291人,女性470人;少菌型1215人,多菌型546人;住院371人,院外1390人;15岁以下1人,16~60岁1121人,50岁以上639人。查发现残疾738人(41.91%);I级43人(5.83%)Ⅱ级323人(43。77%)Ⅲ级372人(50.4l%);无畸残1023人。多菌型的畸残率为62.09%,少菌型为32.84%(P<0.01);院由与院外的畸残患者,分别占91.11%和28,78%(P相似文献   

2.
对103例麻风进行畸残调查,其中现症10人,男84,女19;年龄18—77岁,平均49.16岁;MB 63人,PB 40人;病期0.5—22年.平均4.54年。有畸残52例(50.49%),在MB 和 PB 中分别为40.0%和51.74%(P>0.05)。畸残者中Ⅰ、Ⅱ、Ⅲ级的分别为34.62%、46.15%和19.23%;在Ⅱ级畸残者中.PB 占56.25%,MB 占41.67%;病期<5年的61人中,有畸残19人(31.15%),5年以上的43人中,有畸残33人(78.57%)(P<0.005);单肢、双肢、3  相似文献   

3.
1989年9~11月对本县154例治愈者及现症病人进行检查,其年龄为21~82岁,病期1.7~48年。调查人员事前经过学习。共发现畸残者123例(79.87%)。男女的畸残率无显著差异;95例多菌型中有畸残84例(88.4%),59例少菌型中为39例(66.1%),P<0.01;现症病人与治率者的畸残率分别为89.2%与76.9%;住院者畸残明显多于院外病人。  相似文献   

4.
对本县登记(除死亡、外迁等)的119例麻风病人调查,男91例,女20例;MB 75例,PB 44例。有畸残70例(58.82%),其中Ⅱ级者36例,Ⅲ级者34例。病期不到5年的97人中有畸残54人,6~10年19人中有14人,10年以上者3人中有2人。畸残以手部为主,其表  相似文献   

5.
全区1949~1989年共发现麻风294例,外迁5例,死亡100例,下落不明51例,到1989年底存活病人138例(男97例,女41例),其中治愈者71例,现症67例;年龄为21~76岁,平均41.3岁;病期1~42年,平均15.4年。 1989年曾按部颁麻风畸残分级登记表,检查全区138例麻风,其中76例有不同程度的畸残(55.07%),见表1;Ⅰ级畸残16例(11.59%),Ⅱ级23例(16.67%),Ⅲ级37例(26.81%);单纯为手、足或眼畸残的13例,包  相似文献   

6.
1988年调查麻风畸残,随机抽出200例院外患者进行统计,其中有畸残者119例(59.50%),男87例(59.59%),女32例(59.25%);多菌型100例(33.61%),少菌型79例(66.39%),Ⅱ级畸残60例(50.42%),Ⅲ级54例(45.38%)。畸残发生和加重主  相似文献   

7.
1990年3月在城固县按高、中、低发病区随机抽样三个区,检查全部病人和治愈者。应查330人,实查298人,其中男231名,女67名,MB 168名.PB 130名(现症10例);有畸残者221人(74.2%)。畸残者中男168人,女53人,分别占72.7%和79.1%。畸残I级10例(94.5%),Ⅱ级82例(37.1%),Ⅲ级97例(43.9%);脱眉、塌鼻及面瘫共32人(14.5%);畸残部位为手部121人>足部95人>眼部87人>面部32人。30~39岁组重度畸残率最高,10年以上者有87.6%。有22例(占畸残数的10%)在治愈数年后临床复发的情况下发生畸残。其中3例因麻风反应引起,19例无明显诱因。  相似文献   

8.
德阳市中区人口72.2万,累计发现麻风病人377例,其中多菌型274、少菌型103;男:女=4.3∶1,病期不足2年的116例(30.77%)、2年以上的225例(59.68%);有Ⅱ级畸残者49例、Ⅲ级28例。累计治愈225例,目前有现症病人45例(院内27,院外18)。发现率由1959~63年段的5.25/10万降至1984~87年段的1.07/10万;发病率由1959年均5.25/10万降至1985年均0.55/10万;  相似文献   

9.
随机抽查城固县的现症麻风病人和治愈者298例,其中男231,女67;多菌型168,少菌型130(现症10例)。有畸残的221例(74.2%),其中男168例,女53例,分别占72.7%和79.1%,其中Ⅰ级畸残10例(4.5%),Ⅱ级82例(37.1%),Ⅲ级97例(43.9%);畸残位于手部  相似文献   

10.
1984年6~11月对全县104例和治愈者1例现症病人进行了调查,其中男81例,女24例,有畸残66例(63.O%),Ⅱ、Ⅲ级的占57.1%;多菌型中畸残者占80.0%,少菌型中占56.0%;畸残发生在14岁以下的占65.0%,15~24岁85.7%,25~34岁46.9%,35~44岁53.8%,45岁以上58.3%;麻风发病至发生畸残经历3月~15年,2年内畸残的占38.5%,3年以上77.2%;治疗2年内畸残的占38.2%,3年以上74.6。66例畸残的原因为外伤、冻伤、烫伤、水泡、皲裂的占31.8%,治疗不及时的68.2%;曾有麻风反应的占42.8%。  相似文献   

11.
四川是中国麻风重流行区之一,至1991年底全省累计发现病人30843人,现有现症病人4047人;现在活着的病人和治愈者共17574人,其中畸残者8625人,畸残率为49.08%,包括Ⅰ级畸残8.09%(1423例),Ⅱ级畸残22.77%(4001例),Ⅲ级畸残18.21%(3201例),还不断有新的畸残出现,因此畸残的预防和康复医疗十分繁重。 从1988年起,对全省麻风防治人员进行了麻风畸残预防的培训,重点在早期发现病人和及时处理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12.
大理州近5年新发现麻风患者306例,其中男220例,女86例,发病年龄7~76岁,少数民族129例(42.16%),有Ⅱ、Ⅲ级畸残者81例(26.47%);MB 216例,PB 90例,两者之比为2.4:1;病期2月~42年,平均3.71年,其中<2年者201例,2~5年者53例,10  相似文献   

13.
广元是四川的麻风高发地区之一。1985~1992年发现病人343例,男243例,女100例,MB275例,PB68例,畸残Ⅱ级96例,Ⅲ级14例;查菌阳性280例;治疗后复发者36例(24.64%),Ⅱ型52(75.36%);患病率从  相似文献   

14.
大理州2532例麻风患者中,男1818人,女714人;多菌型1474例,少菌型1057例,不明型别1例;年龄3~76岁;病期0.8~28年。有畸残者1540例(60.82%),其中男1114例,女426例。男女之比为2.62:1。畸残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病期越长畸残越  相似文献   

15.
1989~1990年对全市134名现存(6人外出)麻风病人进行调查.发现93例畸残,其中Ⅰ级8例(8.6%),Ⅱ级23例(24.73%),Ⅲ级62例(66.67%);Ⅰ级以上85例中男63,女22;MB28,PB57,眼手足畸残只有单项者36例(42.65%),两项者32例(37.66%),三项者17例(20.0%);手部畸残61人次(71.76%);足部56人次(65.88%);其中足底溃疡39例;眼部33人次(38.82%)。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于1991年底对存活的28006名麻风患者中的27782人作了畸残调查,发现畸残14577人(52.46%),其中Ⅱ~Ⅲ级占88.7%。面部畸残以脱眉最多,手部以爪形指和猿手较多,畸残随年龄及病期而增加,不规则治疗及未治者的畸残率高于规则治疗者(P<0.001),农民的畸残率显著高于其它职业(P<0.001);以BT的畸残率最高。要防止畸残必须早发现,及早规则治疗病人,正确处理神经炎,特别是无痛性神经炎,并教育病人做好自我护理。  相似文献   

17.
南平市累计发现麻风病人710例。有畸残者269例(37.9%),其中男234例,女35例;MB 96例,PB 173例;Ⅰ级畸残134例,Ⅱ级93例,Ⅲ级42例;20~60岁的228例(84.76%),60岁以上28例,20岁以下19例,以尺神经和腓  相似文献   

18.
1970~1993年共发现296例,其中男208例,女88例;年龄10~71岁;病期1个月~42年,平均3.45年,两年以内的有197例66.6%;多菌型89例,少菌型207例;传染源明确的113例(其中家属或亲族中有43例),有神经损害的250例;发现时有Ⅱ或Ⅲ级畸残的53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麻风患者延迟发现及发生畸残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蒙自市麻风治愈存活病例及现症患者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延迟期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畸残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集麻风治愈存活者及现症患者192例。中位延迟期为17(11~37.75)个月,不同文化程度、传染来源、发现方式、病期及神经损害数间延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䥺Symbol|@@0.01)。文盲、家庭外感染、少菌型、延迟期>24个月、病期>11年、皮肤损害数≤5块是致畸残的危险因素(P<0.05)。1956—2020年,新发病例中Ⅱ级畸残比下降、延迟期、病期明显缩短(P<0.001),Ⅰ级畸残比上升(P<0.05),儿童发病比及其Ⅱ级畸残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自市麻风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I级畸残及儿童发病问题值得重视。患者间延迟期差异较大,应继续加强麻风早期发现工作。文化程度、传染来源、型别、延迟期、病期及皮肤损害数是致畸残的影响因素,当地相关部门可据此制定针对畸残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院外357名麻风患者进行了畸残调查,其中男262例,女95例;年龄20~83岁;少菌型107例,多菌型205例;治愈者336例,现症病人21例。发现畸残274例(76.75%);多菌型中212例(84.80%),少菌型中62例(57.49%);病期越长,畸残越多越严重。康复工作应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