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假体选择(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于1年前高处坠落致右髋臼多发骨折、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骨牵引1个月后行髋臼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自体骨移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型股骨柄、骨水泥型髋臼),术后3个月患者未遵医嘱而弃拐行  相似文献   

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假体选择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假体选择. 方法 1995年1月~2002年6月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33例(33髋),其中男7髋,女26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22例,感染后松动8例(其中2例合并窦道形成);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3例,不伴有假体中心性脱位.对无菌性松动和股骨头磨损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13例,生物固定型假体12例,股骨侧翻修假体均选择骨水泥固定型广泛涂层假体,8例感染患者均行一期骨水泥固定型全髋置换. 结果随访6个月~7年6个月,平均3年11个月.2例出现X线透亮带,但无临床不稳;4例遗留持续性疼痛,无假体脱位、断裂.本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24~47分(平均38.6分),上升为术后的68~88分(平均82.4分),满意率87.9%. 结论无菌性松动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髋臼侧翻修假体可选择骨水泥型假体、也可选择生物型假体,股骨侧翻修假体均选择骨水泥固定型广泛涂层假体,感染后的翻修选择骨水泥假体较好.  相似文献   

4.
5.
作者报告24例Bateman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初步结果,随访17例中优良者13例.其优点是可减少术后假体松动和髋臼磨损,术后疼痛也较轻,故优于Moore型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6.
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假体运动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柄部蚀损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1997年9月20日因右股骨颈骨折(头下型)而入院。于9月29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双极头、钴铬钼合金,天津市骨科医疗器械二厂产品)。术后常规抗炎、止血及对症治疗。术后第5天体温上升到39-4℃,切口红肿。术后第9天拆除部分缝线,扩创引流,有淡绿色夹杂咖啡色稀薄状脓液,两次细菌培养均未检出细菌。于术后1个月行右髋关节扩创19990329收稿,19990607修回作者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骨科,安徽 铜陵 244000作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的治疗计划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自1988年1月至2001年6月本组收治的45例患者,依Vancouver分类系统,共有7例A型骨折,24例B1型骨折,7例B2型骨折,4例B3型骨折以及3例C型骨折。分别根据假体稳定度作骨折内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应用钢板加钢丝或钢索、Dall—Miles钢板、异体结构骨、异体骨碎片等,翻修手术应用常规骨柄或组合式股骨柄,并分析各类型骨折及各种治疗方式的结果与并发症。结果A型及B1型骨折的愈合率高,但必须注意钢板的长度;B2型骨折要注意翻修手术时的角度,避免术后出现脱臼;至于B3及C型则由于骨折复杂,并发症及失败率极高。因此,本研究提出关于这类损伤的治疗流程,让整个复杂程序更具逻辑性、简单性。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要获得成功的治疗,必须清楚判断骨折的特性,善用各种骨折治疗材料,以一个逻辑性思考做术前治疗计划,因此适当的分类系统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9.
无骨水泥固定珍珠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与断裂的力学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活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十分常见,但对股骨头的血供状态研究较少。为此,对159例多种原因导致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X线照片、组织学、电镜、四环素荧光标记和ECT等项目观察股骨头活性。结果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在无应力状态下有其自然的修复规律,股骨头塌陷与在活跃的修复过程中受应力作用有关,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应当重视患肢在不负重的情况下渡过修复重建过程。对股骨头外观尚好,而头内结构紊乱者,采用有血供的骨瓣移植,有利于股骨头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和一期THA治疗非创伤性ONFH的临床疗效有无差异。方法2004年6月-2007年7月,对203例ONFH患者行THA。其中二期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ONFH83例83髋(A组):男56例56髋,女27例27髋;年龄45~75岁,平均58.3岁。Ficat分期:Ⅲ期61例,Ⅳ期22例。改良Harris评分为(37.6±2.0)分。病程1~6年,平均2.6年。一期THA治疗非创伤性ONFH120例167髋(B组):男67例94髋,女53例73髋;年龄41~67岁,平均52.6岁。其中激素性79例,酒精性41例。Ficat分期:Ⅲ期56例83髋,Ⅳ期64例84髋。改良Harris评分为(38.2±1.0)分。病程1.5~5.0年,平均2.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术后20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4年。A组单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输血量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4髋(4.8%)、B组2髋(1.2%)发生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3髋(3.6%)、B组1髋(0.6%)出现创伤性脱位;A组2髋(2.4%)、B组1髋(0.6%)出现持续股痛;A组无深部感染发生,B组1髋(0.6%)术后2年出现深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髋臼外展角、前倾角、股骨前倾角、联合前倾角及髋臼旋转中心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A、B组髋关节改良Harris评分分别为(79.4±2.1)分及(84.2±3.5)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期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ONFH与一期THA治疗非创伤性ONFH相比,手术难度无明显增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但术中骨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纳米晶胶原基骨(nano-hydroxyapatite collagen,nHA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复合材料修复免股骨头坏死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6月~10月,取4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制成舣侧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进行修复,A组:骨缺损小填充任何材料;B组:骨缺损填充单纯nHAC;C组:骨缺损填充nHAC与MSCs的复合材料。术后3组分别于4、8和12周对股骨头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影像学和组织学显示C组复合材料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术后4周即有明显的成骨反应和新骨形成.12周基本修复股骨头的骨缺损区;B组材料修复能力较C组差,但B组和C组均优于A组。B组和C组对nHAC无明显异物反应。结论nHAC有较强的传导成骨作用,是修复兔股骨头骨缺损的良好移植材料;复合MSCs后能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使用激素所引起的股骨头缺血坏死40例(50个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进行了远期随访。平均随访8年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定标准,平均得分为75分。术后4年内进行翻修术的占2%,5~8年6个月占18%,总翻修率为20%。翻修的主要原因是假体松动。随访显示,此类手术中远期失败原因除与异物反应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骨改建异常有关。随访资料进一步证实,对此类患者及早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能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意义。方法新西兰兔60只,雌雄不拘,体重2.6~3.5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予耳缘静脉注射马血清(10ml/kg)2次,每次间隔2周;马血清注射完毕2周后,连续3d腹腔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5ml/kg·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后2、4、6和8周采用气栓法处死动物,切取双侧股骨头标本,行组织形态学、透射电镜观察及TUNEL法凋亡细胞检测。结果给药后4周,实验组凋亡细胞数为112.33‰±26.12‰,明显高于对照组47.01‰±22.95‰(P〈0.01);随着时间推移,凋亡细胞逐渐增多。给药后6、8周,实验组空骨陷窝百分比分别为17.23%±3.44%、28.56%±3.45%,对照组分别为11.29%±2.89%、11.26%±2.75%,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6、8周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见部分骨细胞有完整核膜、染色质浓集、电子密度增加等凋亡特征;对照组骨细胞占据整个骨陷骨,细胞突起较多、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发达。结论细胞凋亡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骨内静脉造影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应用股骨头骨内静脉造影术(IVFH)判断股骨头血运情况,为术式选择及判断预后、康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4例股骨颈骨折病例行造影,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股骨头中,显示其中的血管,造影剂潴留时间和从静脉引流方向,推断股骨头血运情况。结果:34例中,新鲜骨折23例,有7例注入阻力少,在数秒至十余秒即显出股骨头全部血运,5分钟内显出引流静脉,属股骨头血运正常。其中有5例用闭合复位螺纹钉内固定,2例有牢固嵌插,保守治疗,均于5个月内愈合。5年随访无坏死发生。新鲜骨折23例中,16例有循环障碍,5例用人工关节置换术,11例切开复位,螺纹钉内固定及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植骨术,术后6~9个月愈合,随访9年,有3例发生骨坏死。结论:IVFH能显示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情况,对临床选择疗法及术后康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用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00年10月~2002年2月,对26例(31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了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获随访的21例(25髋)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患髋术前Steinberg分期:Ⅱ期,5髋;Ⅲ期,8髋;Ⅳ期,12髋. 结果 21例(25髋)中各期患者的Harris评分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患者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随访的X线片显示,18髋的股骨头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6髋未出现明显的改变,1髋恶化. 结论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阻止或延缓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成人重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治疗成人重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对成人重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5种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213例,术后定期随访,对其中82例系统随访5~9年,根据手术前后疼痛、功能和 X 线片综合评定。结果:术后优良率83.6%。结论:Ficat Ⅲ期行三条血管束或带血管蒂的髂骨瓣及血管束联合植入:Ⅳ期行大块带血管蒂或肌蒂骨瓣加松质骨块及血管束植入术,再配合坏死骨彻底切除、头臼成形、滑膜切除及闭孔神经切断等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和带血运骨瓣移位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1986年3月~1993年3月,共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1例。将其中59例单侧患者分为两组:一组26例行THR,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48.3分;另一组33例采用带血运骨瓣移位术,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48.7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年龄段患者Harris评分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随访10年3个月~16年5个月,平均15年2个月。Harris评分变化术后初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远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arris评分变化THR组不同年龄段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带血运骨瓣移位组不同年龄段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均较满意,THR更适合治疗中老年患者,而青壮年患者选择带血运骨瓣移位术治疗更合适。  相似文献   

2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报道显微手术改善股骨头血液循环、促进病灶修复的疗效。方法:根据病损程度,对Ⅱ期以上者可采取带血管蒂骼骨块植入术,单纯血管束植入术,或两者并用,或再加带血运的骨膜包颈术等治疗226例。结果:有效率为88.6%。结论:显微手术是当前治疗此症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