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9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发现该病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Y=0.969),而年龄与高血压比率呈负相关(Y=-0.9129),即随年龄增大,SAE发病率增高,患高血压病的比率下降。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弥漫性密度减低是该病主要Cr表现,常伴腔隙性脑梗塞,或并发脑溢血。但脑梗塞发生率在三型SAE中无且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bconical artrioscle—totictnce phatopathy,SAE),又称进行性皮质下血管性脑病(Binswangtr,宾氏病)。以高血压、卒中发作及慢性进行性痴呆三大症状以及逐渐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为临床特征,头部CT或MRI扫描发现脑室周围低密度,病理可见大脑半球髓质弥漫性脱髓鞘和轴突丧失,小动脉壁纤维化、玻璃样增厚及小的囊性病灶。  相似文献   

3.
葛仪龙 《中外医疗》2008,27(14):110-110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Binswanger's病,是一种发生于脑动脉硬化基础上的老年性脑血管丧病,主要病因为高血压.临床上以脑深部小动脉硬化,皮质下白质变性,进行性痴呆为特征.1894年Binswanger首先报道该病例,过去的诊断均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故认为是一种少见病.随着CI、MRI的广泛应用,临床对此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目前认为该病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本文就46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CT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简称SAE)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脑血管病。该病自1896年Binswanger通过尸检发现提出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条件限制很少作出诊断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但随着CT、MR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明显提高了该病的检出率,在病人生前作出诊断已无困难。笔者总结了我院近年来发现的SAE164例,旨在分析该病的CT特点及与年龄和高血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96例皮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发现该病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即随着年龄增大,SAE发病率增高,患高血压病与SAE成正比,该病的CT表现为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弥漫性密度减低,常伴发腔隙性梗塞灶,脑萎缩。  相似文献   

6.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是一种发生于脑动脉硬化基础上,临床上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的脑血管病。常见于6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及其它动脉硬化征象者。笔者回顾分析了67例SAE的CT所见,并结合临床及病理学基础,探讨SAE的CT检查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T诊断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探讨其病因、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主要CT表现为:①脑深部对称性的低密度灶;②腔隙性脑梗死灶;③脑萎缩。结论结合临床资料CT能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SubcorticalArterioscleroticEn cephalopathy ,SAE) ,又称Binswangers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现将我院 1990年 8月至 1999年 1月住院治疗的 6 0例SAE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47例 ,女 13例。年龄为 5 4~ 86岁 ,平均 6 9 3岁 ,6 0岁以下 8例。高血压病史 5 3例 (88% ) ,动脉硬化史 5 2例 (86 % ) ,中风史 49例 (82 % ) ,冠心病史 2 8例(4 6 % ) ;38例 (6 2 % )以卒中起病 ,17例 (2 8% )以头晕、行动无力起病。经长谷川痴呆…  相似文献   

9.
对179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临床、CT检查结合病理学基础进行了分析,虽然CT不能直接显示脑小穿支动脉的硬化改变,但可以反映动脉硬化后所造成的脱髓鞘改变和腔隙性脑梗塞。作者认为,通过CT结合临床能够对该病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CT诊断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探讨其病因、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主要CT表现为:①脑深部对称性的低密度灶;②腔隙性脑梗死灶;③脑萎缩。结论 结合临床资料CT能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JP12.6型六轴透镜抛光机工艺参数的自动调整,对其进行了改装;并构造了完整的加工过程工艺参数的自动检测系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抛光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以转速作为评判工件磨抛稳定与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和CT表现,方法:对1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病因以小动脉硬化为本病病因,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为首先症状的唯一症状,最常见为进记忆障碍,反复发生的精神系统局灶体现,甚至痴呆,CT特点为脑白质内片状低密度影,以侧脑室周转最为明显,特别是侧脑室额角、枕角周围受昆最先且较重,其次始发于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严重者脑各叶白质全部明显累及。结论:本质以往只能靠病理资料证实,现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临床表现和CT检查可明确诊断,且为无创伤性检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了100例比较典型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例,结合文献,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20例临床与CT苗勤1)王芳2)1)郑州铁路中心医院内科郑州4500522)河南医科大学九三级郑州450052关键词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多发性脑梗死;痴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自1984年Binswanger报道命名以来,由于检查...  相似文献   

16.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头部CT变化。方法:对3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头部CT进行分析。结果: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大多有高血压病史。其头部CT特征主要是脑室周围白质的低密度灶,按其低密度灶分布部位将其分为前角型(40%),后角型(33.3%),前后角型(16.7%),周围型(10%),结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均有脑动脉硬化病史,有一定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其典型CT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CT特点,提高皮质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本院完整病例103例,多数病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眼底动脉硬化或老年痴呆,特征为进行性智力减退,不同程度偏瘫、失语、头昏、眼花、恶心、手足麻木等,结合临床及CT加以分析.结果本病常见于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渐增高,CT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半卵圆中心白质中呈对称性低密度影[1],病变边缘模糊不规则,两侧侧脑室扩大,脑池、脑沟增深并增宽.脑白质CT值降低,可并发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熟悉掌握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CT特点,对提高本病的CT诊断准确率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临床表现及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CT诊断为SAE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AE常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且均有5~30年不等的高血压史。脑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内脱髓鞘改变、腔隙性梗死灶以及脑萎缩。结论熟悉掌握SAE的临床及CT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延缓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subcortexarteriosclerosisenceph alopathy,SAE) ,又称Binswanger病 ,是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结合我院诊治的 47例SAE的CT表现和临床特征 ,就其病因、病理、诊断和智能障碍等相关因素进行初步分析。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本组SAE患者 47例 ,男 36例 ,女 11例 ,年龄 5 3~ 84岁 ,平均 (6 2 .6± 7.8)岁。 47例均有高血压病史 ,病程 5~ 30年 ,9例有糖尿病 ,16例有冠心病 ,14例有高脂血症 ,10例有TIA ,4例有脑出血 ,3例有脑梗死 ,15例有腔…  相似文献   

20.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文宇 《广西医学》2000,22(3):569-570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又称为Binswangar病,是一组以高血压动脉硬化、痴呆、脑室周围白质低密度区(WMIA)为特征的综合征,其灰质相对完整,属于特殊类型的老年性血管性痴呆.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影象学技术的提高,其临床检出率逐渐增多.本文就我院诊断的48例BD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