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本人自 1 993年~ 2 0 0 0年间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 8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2 8例门诊患者中男 1 2例 ,女 1 6例 ,年龄2 4~ 6 6岁不等。病程 1~ 7天为 2 3例 ,8~ 1 5天为 4例 ,1个月为 1例 ,患者均由神经科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 ,常规消毒 ,阳白透鱼腰 ,丝竹空透鱼腰、四白、下关 ,地仓透颊车、风池、翳风、水沟、合谷、太冲 ,每次选用 6~ 7穴 ,交替使用 ,得气后留针 3 0min ,每日 1次 ,1 0次为 1疗程。3 治疗结果  以患侧眼睑闭合正常 ,口角不再歪向一侧 ,表情自如…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倍尔氏麻痹(Bell氏),为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又是高寒地区的好发病.现就我们1975~1990年针刺治疗447例患者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总给病例447例,其中男性221例,女性226例;最小2岁,最大者71岁,以青壮为多;病程最早为2天者6例,30天以内者410例,1~3个月者16例,3~6个月者8例;6个月~1年者4例;一年半以上者3例;病位发于左侧232例,发于右侧215例.治疗(一)急性期针刺点:面神经总干的1~2个神经点(相当于下关和翳风穴),面神经总干的神经点(瞳子髎),面神经中干的神经点(相当于颧髎穴),面神经干的神  相似文献   

3.
颜面神经麻痹是针灸科常见病症,有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之分。现将采用针刺治疗为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例172例之疗效观察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172例,男性97例,女性75例;年龄1~20岁36例,21~40岁90例,41~50岁21例,51~70岁25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1天。  相似文献   

4.
戴嘉云 《河北中医》2001,23(8):588-588
1998-02-2000-11,笔者运用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0例,并与传统针刺方法治疗用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1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其中男的例,女56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日,最长1个月;左侧面瘫84例,右侧面瘫36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日,最长1个月;左侧面瘫36例,右侧面瘫24例。2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67年~1996年运用针刺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4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49例,年龄13~58岁,病程3天~3个月。治疗方法针刺取急例颜面部主穴:太阳、下关、颊车、牵正、地仓;上肢取合谷、双下肢取双侧足三里;配穴取患侧颜面部头维届、巨、阳白、迎香、承泣、翳风、印堂、人中、四白、承浆;上肢取手三里,下肢取双侧巨虚及内庭。选用26~28号0.5~2寸毫针,每日针一次,每次取主穴3个配穴6个,针15天为一个疗程,留外30分钟,10分钟行针一次,间隔5天后行第Th疗程。每…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赟 《河南中医》2006,26(11):61-62
笔者2003年10月~2005年10月运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72例,取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40例患者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病人,按患者首次就诊顺序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信封法)分为2组,治疗组72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68岁,平均(38.73±15.38)岁。对  相似文献   

7.
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采用针刺的方法治疗本病急性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又称贝氏 (Bell’s)瘫痪 ,为一侧面颊筋肉迟缓的病症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 2 0岁~ 5 0岁为多 ,男性多于女性。祖国医学称之为“口呙”、“口眼口呙斜”、“口僻”等。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0 8例病人均来自我院门诊病人 ;男 5 0例 ,女5 8例 ;年龄最大 79岁 ,最小 13岁。将以上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60例 ,对照组 48例。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均基本一致 ,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见表 1。表 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组 别例数男女年龄 (Y)病程 (d)观察组 …  相似文献   

9.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王晶 《中国针灸》2004,24(1):47-48
目的 :观察不同深浅刺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浅刺法 (治疗组 )和沿皮透穴刺法 (对照组 )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 95 8% ,对照组愈显率为 81 3%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沿皮透穴刺法。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症 ,祖国医学称为口眼歪斜、面瘫等。治疗面瘫的方法颇多 ,我科采用针刺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56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经治 56例中 ,男 4 0例 ,女 16例 ,其中年龄最小2岁 ,最大 6 8岁。病程 15天以内 14例 ,15~ 30天2 8例 ,1~ 2个月 10例 ,2个月以上 4例 ,发病次数 ,第 1次发病 54例 ,第 2次发病 2例。2 治疗方法2 .1 针刺操作方法 主穴 :地仓、颊车、下关、阳白、太阳、合谷。配穴 :攒竹、丝竹空、四白、迎香、水沟、承浆、风池。  每次取穴 6~ 7个 ,采用浅刺、轻刺激不…  相似文献   

11.
罗飞 《光明中医》2016,(18):2699-270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及治疗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4周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95.95%。对照组有效65例,总有效率87.84%。经比较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时间方面,治疗组(14.67±2.13)天,对照组(15.63±2.56)天,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明显提高有效率,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针刺配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黧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2):11-12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针刺配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50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42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与结论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特殊针刺治疗方法。方法:将93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选取面部瘫痪表情肌穴位,额肌(阳白、阳白旁开1寸)、眼轮匝肌、颧肌(颧髎、巨髎)、提上唇肌(上迎香、迎香)、口轮匝肌(夹水沟、夹承浆、地仓),浅刺针体穿行于肌层,每组穴位加电针断续波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方法选取穴位,加电针以疏密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病程和House-Brackmann ( H-B )分级及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49/50),优于对照组的90.7%(39/43),两组比较P<0.05;痊愈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痊愈率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及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明显。结论:特殊针刺疗法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不仅大大的缩短了疗程,也减少了面瘫后遗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将4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针灸治疗,侧重症状重一边,针灸手法用深刺、重捻。主穴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丝竹空、四白、下关、牵正、颧髎、颊车、迎香、人中、地仓、承浆、夹承浆,配以健侧合谷、太冲,患侧外关、中脘、足三里,双侧风池,针刺深度,春夏浅刺、秋冬深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留针30min/次,1次/d。拔针后艾条点燃温灸,再局部按摩。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间隔2d,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康社  边燕丽 《光明中医》2016,(10):1437-143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面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6例面瘫病患者采用先针刺、后背俞穴拔罐相结合治疗,按照不同的发病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期,即发病的1~7天,取基本穴位,不带电,手法轻,穴位少;静止期,即发病的8~15天,带电,刺激量大,手法重,穴位多;恢复期,即发病的15天以后,带电,刺激量小,穴位少。结果无效10例,有效15例,显效65例,痊愈236例,总有效率96.87%。结论针刺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面瘫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刺分段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周围性面瘫不同神经损伤节段、不同分期及治疗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神经损伤节段不同分为A组14例,B组19例,C组20例和D组33例。A组为面神经Ⅰ段损伤,B组为面神经Ⅱ段损伤,C组为面神经Ⅲ段损伤,D组为面神经Ⅳ段损伤。四组均采用针刺方法进行分期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采用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疗效分析,6个月后回访患者后遗症发病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与同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总有效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后遗症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且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和方法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并进行面部穴位微循环血流量观察。结果治疗愈显率94%,治疗后面部穴位微循环血流量明显提高。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肯定,该法能够明显改善面部微循环血流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棍针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配合棍针治疗。记录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3等级40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判定评分法"评分和不良反应等的指标,并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33.3%,对照组为6.7%,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等级40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判定评分法"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吹哨症状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余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治疗比较,棍针配合针刺对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更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对吹哨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A、B两组各方面无明显差异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针灸治疗效果,以患者主观是否接受针灸治疗为依据进行分组,每组60例,A组采取针灸治疗,B组采取药物治疗。结果 A组治愈45例(75.0%),显效9例(15.0%),好转6例(10.0%),无效0例,有效率100.0%;B组治愈33例(55.0%),显效10例(16.7%),好转9例(15.0%),无效8例(13.3%),有效率86.7%。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显示有明显差异(P=0.2327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不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平衡阴阳针刺法对周围性面瘫后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99例周围性面瘫病程在30日以上的中、重度患者随机分为平衡阴阳针刺组35例,常规针刺组32例和西药组32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各组治疗后的疗效分析。结果 各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01),平衡阴阳针刺组、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3.8%和71.9%。平衡阴阳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针刺组与西药组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衡阴阳针刺组与西药组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平衡阴阳针刺法对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患者确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