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康复专业"1+1+1"教学模式改革下物理治疗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方法将201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1班设为对照组(n=48),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班为实验组(n=45),接受"1+1+1"教学模式改革。学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理论及实验考核成绩,并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及实验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好评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1+1+1"教学模式改革下物理治疗学教学方法改革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且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更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对我校2010级四年制普护3个班150名学生采用情景教学法,对2009级四年制普护3个班148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并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判断学习效果。结果两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操作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问卷调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内科护理学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课间见习”教学模式改革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病例分析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从临床医学一系大三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小班(56人)即实验组,采取临床理论课程与“课间见习”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另外5个班即对照组仍采用集中理论教学然后集中见习的教学模式。一年后进行理论、技能、病例分析能力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理论和技能考核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分析能力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问卷调查结果也反映了“课间见习”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结论:“课间见习”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培养本科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参加见习的临床学系学生当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并结合病历讨论的方法,实验组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学期结束比较两组学生自评结果以及期末测评成绩.结果:在各项调查内容上,实验组学生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实验组学生期末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并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以及临床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病例讨论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09级五年制临床本科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47人)和对照组(42人)。实验组骨科教学采用临床病例讨论导入式教学,参与收集典型病例、课堂理论学习、临床见习等教学过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授式教学。教学效果以理论考核和见习考核方式进行评价。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期末理论考试、见习考核(临床操作、病例讨论报告)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病例讨论导入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教学,可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带教班级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PBL结合模拟病人见习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模式结合病例为先导的启发式教学。应用教师自评、问卷调查、成绩分析三种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教学效果满意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历成绩及病例分析成绩良好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的及格率与优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良好率与优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应用于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我校护理专业两个班共135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67)和对照组(n=68),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和操作技能考核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学生满意度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外科护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实验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1个班作为实验组(n=48),1个班作为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综合实验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药剂专业32班和33班学生(共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采用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期末总评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中职药事管理学教学中PBL结合案例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卓越医师班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40位在我科见习的2014级卓越医师班学生,按照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同伴互助学习教学模式,对照组接受普通教学模式。见习结束时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测验,最后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自我测评及课程评价。结果:运用同伴互助学习教学模式组理论成绩及实践操作能力成绩均高于普通教学模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论成绩(97.2±0.7)vs(90.2±1.3);实践操作成绩(98.5±2.4)vs(89.2±1.5);病例分析(98.1±0.8)vs(92.3±2.8),P<0.05]。 参与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者对掌握骨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临床实践技能的自我评价较满意。结论:将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运用于见习课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够帮助卓越医师班学生在见习课中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以“岗位融入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临床检验技术理论和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探索一种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技能和高效率的教学模式。方法选择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9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抽样设立具有可比性的“岗位融入式”教学模式实验组(n=48)和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n=47)。实验组学生采用教学要素岗位化的教学模式,参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标准,采用第三方评价的方式进行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识、学习效果。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实践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实验组中,62.5%的学生认为“岗位融入式”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结论“岗位融入式”教学模式不影响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以真实病例为中心的情境模拟考核模式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的学生,分为实验组(158人)和对照组(156人)。实验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病例情境模拟考核、期末笔试,对照组沿用传统的考核模式。两组期末笔试采用同一试卷,利用期末笔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来评价“病例情境模拟考核”的实施效果,数据使用SPSS 16.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学生期末笔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0);实验组学生独立完成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2、0.017、0.048)。结论 病例情境模拟考核的内容与方法有利于医学生执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任务教学法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中随机选取实验组(n=93)和对照组(n=93)。实验组采用任务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法,利用操作成绩和调查问卷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教学对象(麻醉学本科学生)37名随机分为实验组(Ⅰ组,19名)与对照组(Ⅱ组,18名),分别采用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授课,通过随堂考核、理论考核、麻醉操作考核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来观察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Ⅰ组学生的随堂考核、理论考核、麻醉操作考核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考核平均成绩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在临床麻醉学见习中,PBL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很好培养麻醉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亚专科教师联合带教在诊断学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学生293名随机分成实验组(亚专科联合带教组,n=153)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n=140).两组学生各分为14~16人的学习小组;针对实验组各小组学生,将该学期诊断学见习课所有教学内容(全身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检查)进行分解,并由不同亚专科教师联合带教;针对对照组各小组学生,由一位内科教师全程带教.比较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并行u检验;同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分数(75.2±8.9)和操作考核分数(88.5±6.2)高于对照组[(70.9±10.7)和(8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等于0.001).问卷结果显示,92.8%(142/153)的实验组学生认为自身临床技能水平得到提高,86.9%(133/153)对亚专科教师联合带教表示满意.结论 诊断学见习中亚专科教师联合带教,可以提高学生的诊断学理论和操作水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同伴教育模式对中职学习困难护生操作技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校护理专业10个班100位学习困难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传统模式和同伴教育模式,将两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并调查了解护生的学习交流沟通情况.结果 实验组操作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传统教学方法和同伴教育方法对中职学习困难护生操作技能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同伴教育更有助于提高中职学习困难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水平.结论 采用同伴教育模式教学能提高中职学习困难护生的学习成绩,更有助于增强学习困难护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笔者在内科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现研究其教学效果。方法比较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元化教学模式班级学生的期中、期末(理论及病例分析)总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及病例分析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期中总成绩及期末理论成绩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尤其是远期效果,而传统教学模式对记忆性理论知识有较好效果。因此,在内科学教学中应多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西北医学教育》2017,(6):940-943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结合高端模拟系统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96名学生为教学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TBL教学法+高端模拟人教学)和对照组(传统授课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见习结束后的考试成绩。记录两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课后对各自所接受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实验组49人,对照组47人。两组学生性别(P=0.47)、年龄(P=0.39)、内科学成绩(P=0.46)、病理生理学成绩(P=0.50)和个人理论成绩(P=0.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个人操作成绩(P<0.001)和临床病例成绩(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课后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实验组有95%以上的学生对TBL结合高端模拟系统教学模式评价良好,而对照组认同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仅为80%左右。结论 TBL结合高端模拟系统教学方法可提高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处理实际问题能力,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值得在心肺复苏临床见习教学中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4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n=118)和实验组(n=124),每组两个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精神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成绩及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及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精神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可作为精神科护理学的有效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方法 在尘肺病教学中,将本校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1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54)与对照组(n=67),分别采用CBS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授课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绝大部分学生给予CBS教学模式积极评价.结论 在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采用CBS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