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红艳 《北方药学》2018,15(5):50-51
目的:探析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实施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4例,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分为两组,每组42例.实施硼酸冰片滴耳液治疗对照组,实施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试验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和病原菌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听力改善情况差于试验组,起效时间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实施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病症情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给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病例筛选我科接收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40例,采取随机对照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物理微波治疗,将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治疗效果、临床意义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84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急性期根据鼓膜穿孔情况给予局部治疗,观察组患者急性期在局部治疗基础上,给予上颌窦穿刺冲洗、负压置换治疗,必要时行鼻腔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平均住院治疗日明显优于对照组42例患者,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9例鼓膜未穿孔患者治疗过程中鼓膜穿孔率与对照组32例鼓膜未穿孔患者治疗过程中鼓膜穿孔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由于局部感染控制不佳,咽鼓管引流不畅等因素,治疗后极易反复发作,因此临床上应结合病因给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5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根据不用的病理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5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2.3±2.1)个月;其中53耳经修补鼓膜后完全成活,成功率为92.9%,无穿孔发生;52耳听力提高10~15dB,占91.2%,3耳听力无改变;2耳听力轻度下降;听力提高总有效率为92.11%;患耳的听力能力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疗效显著,听力有明显先改善。  相似文献   

5.
彭亚  李湘胜  李琴  柳浩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4):105-106
目的 评价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硼酸冰片滴耳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病原菌清除率、听力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听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好,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0例经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加强对症护理.结果 通过治疗和护理缓解耳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注意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2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0.25%氯霉素滴耳液,观察组给予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效果显著,作用持久,具有高效、稳定、副作用小,安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84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氯霉素滴耳液组)42例(42耳)和B组(复方黄连滴耳液组)42例(42耳),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时间、细菌清除率、听力改善幅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满意率均高于A组,显效时间短于A组,听力改善幅度大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9.
林可霉素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民  孟芹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11):32-3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中的常见病,易反复感染化脓.现将我院自2003年9月~11月收治的50例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06-307
目的分析319例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菌培养检测结果。方法我院耳鼻喉科今年共有319名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其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250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69名。研究治疗前后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我院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治疗后,检出2种以上病原菌的病例消失。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感染情况,除了铜绿假单胞菌之外,其他具有统计学差异。细菌感染的检出人数及检出类型在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普通的治疗方法,能够对绝大部分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手术有效的临床护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以入本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56例确诊为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方法,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 56例患者中17例痊愈,显效者31例,有效者8例,无效者0例,总治疗有效率达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9%,为1例出现面瘫,及时治疗后恢复。结论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后充分全面的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感染及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尾市逸挥基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经乳突改良根治术治疗,术中及术后均无大出血、脑脊液漏,脑膜炎及迷路炎。6例患者术后2d外耳道及耳廓出现红肿,无触痛,术腔多量黄色渗液,为碘仿纱条过敏,换以抗生素纱条,并予抗过敏治疗后好转。60例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复查手术耳,其中,听力显示轻度聋30耳,中度聋16耳,中重度聋7耳,重度聋l耳,其余患者均痊愈。结论根据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提高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欣  王朝歆 《中国医药》2022,(5):736-739
目的 探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24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所有患者根据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精准抗感染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霉素滴耳液滴耳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病原菌分布情况、治疗后病原菌总清除率、耳部疼痛评分、听力改善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感染卡他莫拉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卡他莫拉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例数分别为19、15、20、27、35例,对照组分别为22、11、13、25、31例,观察组病原菌总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116/120)比85.0%(102/120)](P<0.05)。治疗后,观察组耳部疼痛评分、听力改善评分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8±0.38)分比(1.61±0.22)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将本院6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本法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简单易行、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既可减轻患儿痛苦又可节约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化脓性中耳炎局部治疗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丹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159-159
目的:将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中耳炎局部治疗方法作一介绍,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患者取坐位,头略偏向健侧,先大致拭净外耳道的脓性分泌物,再用3%双氧水反复多次清洁外耳道,尽可能洗净中耳内积脓。然后用5ml注射器抽取已备的滴耳液,滴入外耳道,以滴满为宜。结果:用头孢唑啉钠、地塞米松滴耳液局部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均获痊愈。结论:本法药源广,较经济,操作简单,疗效好,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故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作探讨。方法纳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90例,将其根据入院单双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45例用硼酸冰片滴耳液治疗,观察组45例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95.6%高,与对照组75.6%比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低,与对照组46.7%比较存在差异,P <0.05。结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接受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病耳37例(66.1%),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病耳19例(44.2%),总有效率74.4%,两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化脓性中耳炎能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00例临床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分析患者的具体病症、病因等情况,为患者制定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主要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研究患者临床护理对于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效果。结果 2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护理治疗后的有效率为137例(68.5%),好转率为54例(27.0%),无效率为9例(4.50%),治疗总有效率为191例(95.5%)(P<0.05)。结论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因,对患者采取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并在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性反应,是因化脓病菌侵入中耳而发生,在全身抵抗力降低时较易得病。患上呼吸道疾病(如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时擤鼻涕不当,常使鼻涕由耳咽管侵入中耳、引起发炎,本病也是麻疹等急性传染病较常见的并发症。婴幼儿咽鼓管较短、宽而平直,鼻咽感染容易侵入中耳,所以此病好发于小儿。另外,当鼓膜外伤时,也可因致病菌直接进入中耳,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20.
张晓静 《北方药学》2017,14(12):34-35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及氯霉素滴耳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药物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听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73.2%),不良反应发生率(2.4%)低于对照组(17.1%),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能够明显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改善听力状况,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