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诊断和内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27例,死亡5例,死于肾衰竭2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脑卒中1例。内科治疗稳定后3例行外科人造血管置换术,3例外科置入支架。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做到全面细致查体和及时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壁内膜撕裂后循环中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心血管急症。急性主动脉夹层动瘤患者约50%的在48h内死亡,70%死于1周内[1],传统的经胸腹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3.
刘伟隆  剧仲华 《中医药研究》2009,(11):1359-1359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提高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首诊及外院转诊入院治疗的2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幄床特征以及诊疗手段。结果21倒患者中入院时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4例,疑诊4例。因有冠心病史及心电图异常诊断急性心肌梗死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4例,因有胸憋、气短夜间不能平卧诊断左心衰竭1例,因意识障碍诊断为脑梗死1例。因心脏杂音诊断瓣膜病1例,因咯血、胸痛诊断肺梗死1例,因腹痛、血液检验异常诊断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或结石各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急诊处理的有效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早期诊断和急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共出现8例误诊,误诊率为21.6%;9例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成功后病情好转出院;1例患者急性发作死亡,尸检结果表明,主动脉夹层发生破裂出血到胸腔;27例患者给予止痛、控制血压等治疗后转院。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可为各个年龄段,疼痛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并给予有效急诊处理措施,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6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CT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6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为误诊(误诊率为4.55%)低于CT诊断的误诊率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63例患者中,Ⅰ型患者45例,Ⅱ型患者3例,Ⅲ型患者共15例,这些患者均显示为真腔和假腔内膜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出合并主动脉瓣中量反流患者共27例,有12例患者检测出内膜破口,24例患者检测出合并心包积液。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高,与CT诊断相比其诊断率高,且可以快速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进行分级,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瘤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动脉夹层瘤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和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急腹症的鉴别诊断较困难,是心血管病中的急危重症,未经治疗的患者多在48h内死亡。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其次为马凡氏综合征、妊娠或先天性心脏病等。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发病的不断升高,急性主动脉夹层瘤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1997年12月—2001年12月我科共收治主动脉夹层瘤患者10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车祸外伤致主动脉Ⅲ型夹层临床诊疗经验.方法 分析总结9例车祸外伤致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入院后应用256排螺旋CT明确诊断,并在局麻下行主动脉腔内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进行治疗.结果 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正常存活.结论 车祸所致主动脉夹层多因减速运动导致主动脉峡部小湾侧血管壁受损致Ⅲ型夹层,急诊行主动脉腔内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是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江门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62例,根据患者实际患病类型进行参考分组,其中研究组32例为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对照组30例为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两组患者均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死亡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动脉扩张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应用于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治疗中,无论是复杂性或非复杂性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病症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均相似,效果均较好,将这种手术方法应用于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治疗患者死亡率更低,对于保证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研究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方法.方法:对于不同患病类型的急性胸痛患者应予以区别治疗.结果:本组126例急性胸痛患者在经过区别治疗后,成功治愈118例,占93.65%.死亡8例,占6.35%(涵盖转入ICU或专科后死亡的2例),其中主动脉夹层2例,占25.00%,肺栓塞2例,占25.00%,急性冠脉综合症4例,占50.00%.结论:急诊外科医生通过全面迅速的诊断急性胸痛患者的病理,可以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发时间,使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降低急性胸痛患者的病死率,进而提高了急诊急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45例患者经过降压治疗,6h后有38例血压恢复正常标准,其余均在24h内恢复,经过镇静止痛后,40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结论:通过及时的镇静、降压、止痛治疗,能够有效缓解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病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内科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在中南五省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79例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目前市县各级医疗机构的术前CTA或MRA均能明确诊断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63例表现为单一夹层裂口,16例表现为多裂口。手术方法为在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植入覆膜支架封闭夹层裂口。结果:手术成功率98.7%,16例多夹层裂口者,10例使用2个覆膜支架,1例使用3个覆膜支架同时封闭不同部位夹层裂口,5例远端夹层裂口旷置。手术结束时残存血流量极小的I型内漏4例;1例术后近期死亡,其余病例术后无心、肺、肾功能衰竭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36个月,1例术后26个月因交通事故死亡,1例于术后2个月再发StanfordA型胸主夹层瘤行手术治疗,其余病人未出现与支架植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已成为更多医生认知并掌握的方法,随访结果表明该技术安全、有效,不断提高操作技巧和选用适合的覆膜支架可以减少内漏及其它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常文广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5):120-120,128
目的:探讨以急性脊髓损害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分离破裂的发病机制,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4例以急性脊髓损害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分离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急性脊髓损害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分离破裂的患者,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易误诊,早期确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结论:我们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遇到截瘫患者,特别是伴随胸痛、背痛、腹痛、腰痛的患者,应考虑到主动脉夹层的可能,尽早明确诊断,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开平市中心医院经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的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检查所得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血管分析(VA)等数据进行分析,均经手术证实诊断结果。结果:本研究50例患者中39例患者为主动脉夹层,11例患者为主动脉瘤,患者结合多种重建方法可准确显示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波及范围、分型、真假腔、夹层旋转方向、血栓形成、撕破内膜等情况,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瘤类型、范围、位置、血栓形成、瘤壁钙化等情况。结论: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的效果较好,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速度快等特点,可直观、准确显示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对2004-2008年我院收治的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症状有疼痛者26例,胸痛和(或)背痛者20例,突发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者16例。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eBakeyⅠb型主动脉夹层的综合外科治疗。方法对16例Ⅰ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综合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夹层破口被闭合,真腔血流恢复,除住院期间1例因夹层破裂死亡外,无手术死亡者。6个月后复查无一例支架移位,1例原夹层破口处出现内漏,行腔内支架隔绝治愈。结论Ⅰ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可通过手术结合介入的综合外科治疗方案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临床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20排CT在胸腹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并被确诊为胸腹主动脉夹层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30例患者实施320排CT检查,B组30例患者实施多普勒超声检查,C组30例患者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三种诊断方式的检查用时以及对胸腹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的准确率。结果:A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100 %,DeBakey分型准确,检查平均用时(23.57±1.45)min;B组30例患者中,胸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3.33 %,食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0.00 %,两者结合诊断准确率为100.00 %,DeBakey分型准确,检查平均用时(24.26±7.21)min;C组30例患者诊断准确率为100 %,在DeBakey分型方面,1例Ⅰ型被误诊为Ⅱ型,检查平均用时(37.57±1.01)min。结论:对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320排CT诊断,诊断准确率高,且分型准确,耗时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治疗上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9例行经皮桡动脉穿刺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术后主动脉造影见主动脉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假腔消失,无瘤体破裂及支架移位,无发生截瘫,无中转开胸手术。术后随访1-48个月,术后7个月1例死亡。结论:经皮桡动脉穿刺行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江门市三家二甲医院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化及趋势。方法:对江门市三家二甲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次入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10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总人数、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类型及治疗方式、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结果:Standford A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15例;Standford B型患者中男42例,女11例;所有患者的年龄26~92岁,平均(59.3±33.1)岁,其中83例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Standford A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40例;Standford B中有高血压病史43例。Stanford A型患者中死亡16例,转诊16例,好转出院21例,放弃治疗2例。Stanford B型患者中死亡2例,转诊18例,好转出院3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年龄多在50~72岁;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断率,结合有效的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死亡率并给外科及介入手术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夹层瘤是心血管疾病中急危重症 ,现将我院近 2年来所遇到 3例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 ,5 1岁。因持续性腹痛 12小时于 1997年11月 2 0日入院。患者缘于 12小时前劳动时突发腹部剧烈疼痛 ,向腰背部放射 ,伴有大汗 ;6小时后出现腹泻 ,大便呈淡红色 ,伴里急后重感。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 T 37.5℃ ,P 90次 /分 ,R 2 0次 /分 ,Bp2 4 / 14 k Pa。双肺呼吸音清 ,心界无扩大 ,心律齐 ,无杂音。腹平软 ,无压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肝区肾区无叩击痛 ,肠鸣音亢进 ,四肢活动正常。心电图示 TV5~ V6 倒置 ,血清心肌酶谱检查正常。粪常…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心血管急性病例,典型症状表现为剧烈胸背部及腹部撕裂样疼痛,临床上易误诊为急腹症。本文报告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误诊为急腹症而探查手术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和治疗,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避免因误诊、误治而导致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